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议题是当今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生态环境破坏往往会加剧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而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同样会使生态环境恶化。一直以来生态女性主义的涉猎范围较为广泛,然而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基础构建的反思视角略显不足,由此,在对其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强调女性参与生态环境事业的同时,不能忽略性别生态的平衡发展和性别的支持互助,要注重男性参与和男女合作的模式,以此审视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价值意义,凸显其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上提供的新思路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女性主义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因素在劳动力流动与人口迁移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随着女性在迁移和劳动力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女性主义理论进入迁移和就业分析,形成新的话语系统与分析框架.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化迁移的趋势,提出在户口制度与性别因素双重作用下的女性注意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凯特·肖邦的作品《一小时的故事》在美国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女作家肖邦在作品中融合她对生活的感知和极具创造性的表达,十分深刻地反映出妇女的生活。19世纪末南方社会中女性为塑造自己的身份和争取独立话语权而付出的大量努力是她创作时所关注的重点。基于对《一小时的故事》的分析,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阐述作品中关于传统女性形象的挑战,并指出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不彻底之处。同时,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浅析当时女性主义的发展因其所处时代而具有的局限性,并探讨十九世纪女性作家为争取女性意识解放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韩俊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211-213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虽然已是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但实际上女性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地位,在家庭里女性成为"无报酬劳动者",在社会中成为"最少受惠者".女性主义正义观就是要通过分析女性的经历,尽可能地消除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进而赋予女性正当的权利义务.它的实现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可以从法律、劳动分工、学校教育、网络媒体、个体道德感培养等多方位上加以确保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究竟该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女性主义从性别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自然,正如从奴隶的角度来审视奴隶社会、从农民、工人的角度来审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其共同特征是从社会的底层或边缘视角来审视主流社会结构,带有边缘优势立场。女性主义自然观凸现了一直受到忽视的女性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加了新的认知方式,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米德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女人类学家,也是公认的女性主义理论主要奠基人。米德战胜了"她那个时代"对于女性的重重阻碍,取得了令男性都难以企及的学术成就和社会成就,进而创造出一个"她的时代"。米德为女性主义研究和女权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光彩夺目的一生成为人类学世界和女性世界不可复制的传奇。以"缘起、贡献、评判"三个部分探讨米德对女性主义研究和实践之间的纠结历程。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以她自己最犬儒的方式写出女性的权力和欲望,女性怎样采取一种极端方式和当时男权社会抗争.从而显示出女性的力量,也折射出张爱玲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女性与自然的认同,反对在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主张整体自然观、平等与和谐、关怀伦理、女性原则和女性价值,倡导运用生态智慧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农地与女性之间存在关联,她们都处于一种被压迫的境地,故而,可以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认识和修正农地保护制度.农地保护制度要体现女性原则,融入女性关怀,落实女性参与和认同女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夏娟 《开放时代》2003,60(4):95-105
本文从女性主义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对浙江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进行性别层面的分析.通过与男性的比较,可以看到,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性别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两性政治参与的自觉与自主程度基本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村民自治权力机构中,女性的参与程度与男性存在着很大的反差.这表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父权制价值体系仍然制约着女性的实际政治参与,而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仍然是村民自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一支生力军,它引导着人们以崭新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过去与现在。本文主要从政治或意识形态批评和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两方面来探讨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反对人类中心论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生态女性主义将女性与自然相结合,寻找二者的共性,反对女性的从属地位及以男性为代表的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这种思想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不仅仅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很多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就出现萌芽,在黑人女性文学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陈丹  王伦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77-278
传统译论长期忽视译者的身份及其主体性,译者的价值和功能被长期遮蔽,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翻译、忠实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女性主义翻译强调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视角独特、新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独具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生态主义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性别、人与自然关系等概念进行重新解读,国内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主要从介绍理论发展、理论源流、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理论跨学科分析等视角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在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是个人重要的一种资本。它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价值观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性别间其人力资本是否存在差异呢?我们利用广西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人力资本比女性丰富,主要体现在女性的文化程度与男性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女性和男性不存在差异。因此,要缩小人力资本之间的性别差异,主要应该从提高女性的文化程度着手。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不失为一个研究小说《磨砺》很好的切入点。小说的女主人公罗莎蒙德一系列离经叛道的思想与行为——将男性边缘化,使其成为女性的“第二性”与“他者”以及用母爱取代性爱作为其精神独立的主要途径——蕴涵了德拉布尔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明了她既不同于传统女性又有别于激进女性主义者,在倡导女性独立的同时又强调做母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健康的社会分层模式下探讨城市人口健康的性别公平问题。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总体性别差异、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性别差异和同一性别内部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差异;二是分析社会经济的性别不平等和健康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对健康性别差异的解释力度。研究指出,中国城市人口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男性健康水平要好于女性。健康性别不平等不仅存在于所有社会阶层之中,而且呈"倒U型"分布。人口健康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性别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造成的,女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这个角度讲,健康的性别不公平实质上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笔下的厄秀拉是他最喜欢的人物,甚至有人说厄秀拉的生活原型就是他的妻子.厄秀拉作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于当代女性的特征.厄秀拉虽然在<虹>中的一系列斗争似乎都已失败告终,但体现了厄秀拉的女性主义觉醒,本文着重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厄秀拉的生命之虹.  相似文献   

18.
陆薇薇 《开放时代》2021,(4):122-137
日本女性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旨在为女性主义,即女性解放思想和运动提供理论支撑与学术支持.上野千鹤子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入剖析日本近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机制.虽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但其研究也同时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中心论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遮蔽,并借用弗洛伊德理论加以补充分析.首先,上野指出,"父权制"与"资本制"这两个辩证关系的变量,分别作用于家庭(私人领域)和市场(公共领域),对女性造成了"性别"和"阶级"的双重压迫,"无酬家务劳动"和"再生产方式"是明晰父权制与资本制之间辩证关系的两个关键词.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又补充了与资本制同属公共领域的"民族国家"这一变量,揭露作为民族国家的日本对女性的父权制压迫,进一步明晰了女性解放运动所要对抗的目标,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学课程教学中"性别视角"的运用要做到:了解女性批评话语产生的历史语境;突出性别视角、强调女性自审意识;注意"性别视角"运用的综合性,避免"女性主义"的偏执性。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是,坚决反对在文学作品中将女性置于社会下层,并将翻译附属于文学的哲学传统。为此,女性主义必须探讨翻译是如何被"女性化"的过程,解构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译论以及构成其哲学基础的性别逻辑,因此对翻译的性别角色,对规定性的"忠实"伦理以及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