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视角下的我国金融体系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到基金等中介的兴起,都是交换与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金融中介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和其他中介的竞争压力;同时,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全球金融逐渐走向自由化为金融中介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条件,这些就是金融中介不断演变的内在规律。对金融中介演变规律的理论解释是基于三条线索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张艳 《南方金融》2002,(10):13-16
本文首先回顾建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上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可以看到:1、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提供流动性并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的作用。2、与金融市场这样一种直接融资方式比较而言,银行更倾向于解决跨时风险分担问题,而前者便利跨部门风险风担。同时从实证方面显示金属中介体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传统区分方式已经过时。而比金融中介理稳定的实际上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以此为逻辑起点来设计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不同组合成为了金融系统研究的要中之要,也是历史上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如此多样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与金融市场相比,金融中介机构因如下理由而存在:降低交易成本;流动性保险和提供支付手段;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分散投资风险以及金融中介的不同产权安排。在此理论框架下,我国金融业将走向混业经营趋势。  相似文献   

5.
6.
金融中介是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Freixas&Rochet,1997)。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中介呈现多元化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中介理论成为了理论界的研究热点。Gurley&Shaw(1960)、Benston&Smith(1976)、Mishkin(1984,1995)等从交易成本的角度,Leland&Pyle(1977)、Diamond(1984)等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Allen&Santomero(1998)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Merton(1995)、Merton&Bodie(1993、1995)等从功能观的角度,以及Scholtens&Wensveen(2000)等从价值增值的角度等各种不同的视角去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中介理论,  相似文献   

7.
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至今已开展了50年。这期间,虽然也曾产生出许多具有重要贡献的观点和经典的文献,但是与几乎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理论相比较,整体的应用性和影响力都不如资本市场理论那样强大。两种理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研究定位不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不同。探讨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特殊性和拓展空间,将有利于明确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对多元化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虽刚兴起却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与传统银行形成一种竞争的格局。出于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纳什均衡结果显示:对于传统银行而言,要获得最好的受益,最好选择(f+b-e)/f的概率进行变革;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最好选择c/d的概率进行进军,以1-c/d的概率选择不进军。本文也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进行了各自竞争要素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变革的重要性,使得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银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金文龙 《时代金融》2014,(7Z):57-58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虽刚兴起却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与传统银行形成一种竞争的格局。出于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纳什均衡结果显示:对于传统银行而言,要获得最好的受益,最好选择(f+b-e)/f的概率进行变革;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最好选择c/d的概率进行进军,以1-c/d的概率选择不进军。本文也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进行了各自竞争要素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变革的重要性,使得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银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金融技术发展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金融技术的发展,金融领域变革与创新的加速,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越来越不适宜,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本文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本身的变化的分析,得出:中央银行可以将利率定为货 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重点,通过调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包春静  金雪军 《浙江金融》2005,(10):32-33,36
金融中介理论现代文献中一个重要的范例是,借款人和出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理解金融中介机构(FIs)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浪潮,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已经悄然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根本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试图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世界银行对各国银行监管与微观企业调查的跨国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量巴塞尔协议三大银行监管手段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充足率要求与私营部门监测均会降低融资可得性,且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而政府部门监管权力能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鉴于此,监管机制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冲击,慎重调整资本充足率与对私人监测程度的监管要求,妥善应用政府监测程度监管权力来实现金融稳定与企业融资的双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生态,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金融生态的有机整体.其中以征信体系为保障的信用环境是衡量、评价金融生态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所说的征信体系是指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其主要功能是为信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还向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服务.在实践中,征信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有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以及政府.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解决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约束企业和个人自觉维护信用记录,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脱实向虚”成为我国实体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企业金融化问题抑制了实体企业对实业资产的投资,融资约束困境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负向影响。研究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相关财务报表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影响,分析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在两者间起到的作用,并构建门槛模型,进而探讨企业成长性起到的非线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具有挤出效应;(2)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强融资约束进一步加强了对实业投资的负面影响;(3)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企业金融化在一定区间内促进了实业投资。基于此,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优化金融结构体系;二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三是加强政府有效引导;四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金融深化理论有其特定的内涵及借鉴的价值,与国际性金融危机的产生也有相应的关系。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金融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要以金融深化为终极目标,客观地对待深化理论和实践,稳妥推行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和金融市场发展指标两大部分,其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戈德史密斯采用金融相关率(FIR)指标,对各国金融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与经济须臾不可分,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进历程就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无用"到"有用",从"中性"到"非中性",从"结构"到"功能",直至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在每一个阶段,国内外学者都有闪光的智慧体现。金融与经济短期关系的明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国内目前衡量金融中介发展的指标有待改进 ,提出了使用信贷总额指标代替金融深化指标 ,同时引入世界银行专家近两年采用的对私营部门贷款占GDP比重的指标 ,并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 ,结论证实两者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随后本文对这种正相关关系尝试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之进行检验 ,证明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很可能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方向为金融中介发展引致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