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上市银行应按双重标准披露,即除了披露按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与制度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外,还应披露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从已经公告的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2000年主报告来看,会计收益双重披露的结果存在过大差异,造成过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缩小过大差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上市银行会计信息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0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上市银行应按双重标准披露会计信息,即除了披露符合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法定财务报告外,还应披露符合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要求的补充财务报告。从近几年四家上市银行所公布的年度报告来看,会计信息的双重披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对上市银行双重披露差异及与此有关的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布了《国际审计实务公告第1014号—关于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审计报告》(以下简称“1014号实务公告”)。1014号实务公告是对《国际审计准则第700号—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补充,目的是在财务报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时,通过提供《国际审计准则第700号》的应用指南,为审计人员提供帮助。 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 仅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情形《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规定了企业的财务报表被视为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编制应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报表编制中模拟问题的产生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公开发行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规定原国有企业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公司应当披露的有关信息中,包括“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在新股发行定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肇始于2001年的针对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上市公司的强制境内境外审计(即所谓的"双重审计")自然失去了其存在的根由,由此,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废除了"双重审计"的强制规定,而这将大大节约相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审计成本,消除两套标准披露可能引起的误解和歧义,进一步提高和保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从而有助于其股东价值的提升.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初步考察该政策的可能效果.研究发现,整体上,投资者并未给予积极的反应,不过先前采用同一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其市场反应显著好于先前采用不同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财会学习》2013,(1):6-7
政策背景2012年12月2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0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创业板年报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创业板推出三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在不断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特点,探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合理控制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7.
邓琦琪  成阳 《投资与合作》2014,(11):119-119
根据台湾地区《公开发行公司年报应行记载事项准则》规定,除满足特定条件的公司,其余公开发行公司可以自由选择级距或金额的方式披露审计公费.这与世界主流趋势不符,造成了上市柜公司披露信息的不可比性,破坏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对称.通过强制公开审计公费金额,可以增强信息透明度,提高审计独立性,减少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利益输送,有利于证券市场和审计市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评《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费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之后又一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收费的国家,也从此为审计研究增加了一块可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新领域。2002年至2006年4月1日,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在篇名中含有“审计收费”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以下合称ISSB准则),旨在制定形成全球可持续披露基准性标准,推动企业披露全面的可持续信息,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金融企业中实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逐步按照2001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披露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1.
孙磊 《现代会计》2005,(1):11-13
按照《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应当对外编报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责任在企业管理当局,注册会计师则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笔者仅就实务上的体验和观察,提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阅读分析的重点及建议,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采纳中国建议修订关联方披露准则2月2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宣布拟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期为2007年5月25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此次对关联方披露准则的修订,主要涉及豁免一些国家控制企业披露关联方信息和修订“关联方”的定义,并将借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研究总监韦恩·厄普顿就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关联方披露方面,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本效益比要高于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为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详…  相似文献   

13.
2021年12月2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审计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等两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德勤会计公司在其2002年12月9日发布的2002年度《标准财务报告(Model FinancialStatement)》中表示支持国际评估准则,这是该会计公司首次在公开刊物中表示支持使用国际评估准则。《标准财务报告》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即以前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列报和披露要求进行了说明。在述及不动产、场厂和设备以及不动产投资的价值重估问题时,该《标准财务报告》明确提出应当遵守《国际评估准则》。这一表述与先前有很大的不同。2001年发布的《标准财务报告》指出:对土地、建筑物进行价值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爆发财务舞弊丑闻后,各国监管机构将监管重心从单纯注重财务报告本身的信息质量,转向财务报告本身信息质量与建立健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并重。作为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重要内在机制。为顺应国际资本市场监管变革趋势,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立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但是由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理论和实践上研究还不大成熟,故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意义以及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挑战三个大的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的最后一天,监管部门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加入世贸仅20天,监管部门就开始率先在证券领域推行国际审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美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双重审计,其他国家开始仿效美国,实施类似的制度。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及具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对我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借鉴意义,认为我国应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准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4号)》,要求金融类上市公司在境内外审计产生差异时,应该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以便引导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一、从上市公司净利润境内外差异离谱榜谈起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在年末要同时公布按我国会计准则和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由于两个准则之间存在有差异,必然也就会导致按这两个准则计算出的净利润会存在数额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