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由此看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环节有两个:识别减值的迹象和准确计提减值准备。下面就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资产已经减值,以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因素 1.专业判断的主观性。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委托贷款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专业人员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规范资产减值的核算,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的一些内容及操作方法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强了其实务操作性。造成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固定资产市价下跌、科技进步、市场环境改变、国家政策发生变更,以及固定资产使用方式改变等。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在有可靠资料表明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得以回升的情况下,可冲减减值准备,但仅限于在已提取的数量范围里。与减值准备有关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大小,也要随着减值准备计提所导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改变而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4.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存货、应收账款、委托贷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仅要求小企业对短期投资、存货及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跌价准备)。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小企业只对流动的资产提取了减值准备,这是因为考虑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及计提长期资产减值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等情况。如果一个小企业当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后认为同定资产已经贬值,应计提5万元的减值准备,如果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那么应列为当期的营业外支出,利润因此减少5万元;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不对同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一、详细规定了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这一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1)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3)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要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4)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资产的种类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或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交换价值理论,依据技术进步而引起的设备陈旧、损坏和闲置不用程度以及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来进行计提的。在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一)资产减值在制度层面上存在的问题1.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标准多,较难掌握。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确认起点、计量标准等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企业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时,需取得以下数据资料:存货可变现值净值二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等。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估计销售费用后的价值。可收回金额是指销售净价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人量和贴现率,  相似文献   

9.
一、资产的八项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晶、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得出: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规定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通过判断固定资产在会计期末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确定本期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账务处理等步骤判断资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多少。  相似文献   

11.
许文强 《时代经贸》2014,(2):150-151
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各种原因,常常引起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本质在于其预计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原记账时所预计的价值。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确认和计提原则及方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了几条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在会计上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相关会计核算与处理也做了详细介绍,根据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同证明了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应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共八项准备。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恰当地运用谨慎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使企业资产真正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国家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于2006年底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规定,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企业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见国家对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规范性异常重视。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涵盖了企业除货币资金以外的几乎所有资产。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0年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对所有不符合资产定义的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不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也纳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并具体列示了这三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参考性条件。此外,《企业会计制度》新增了委托贷款这项业务内容,规定应视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文件规定,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金)。财政部于1998年初颁布了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不仅保留了原计提坏账准备,而且新增加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自2001年起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深化。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如何提取的?计提准备有什么必要性呢?提取各项准备对会计信息有什么影响呢?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得出: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规定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通过判断固定资产在会计期末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确定本期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账务处理等步骤判断资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一、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分析1资产减值范围与现行制度不同。(1)现行制度的相关规定。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0.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