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货币理论数学中,存款货币的创造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对于货币供给部分的论述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对货币乘数公式推导的一个基本版本的分析发现:存款创造倍数和货币乘数两个公式当中现金漏损率和通货比率都用字母来表示是不妥的;存在现金漏损时计算商业银行应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基数会相应的减少;转换比例t的提高将导致存款创造倍数和货币乘数的上升而不是下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货币理论教学中,存款货币的创造是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国内货币银行学教材对于货币供给部分的论述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货币银行教材对货币乘数公式推导的一个基本版本的分析发现:存款创造倍数和货币乘数两个公式当中现金漏损率和通货比率都用字母来表示是不妥的;存在现金漏损时计算商业银行应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基数会相应减少;转换比例t的提高将导致存款创造倍数和货币乘数的上升而不是下降。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是货币银行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此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至关重要.但是在国内外的一些货币银行学书中,这部分内容要么比较简单,要么推导并不严谨,有的教材存在一定错误,本文试图在此方面进行探讨,以利于货币银行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货币供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有效工具。但是,从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这一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商业银行有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只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而不改变准备金的总额,因而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没有影响,或影响都很小;而当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或只有很少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上调将使准备金总额增加,从而使货币乘数缩小,但使基础货币增加。于是,货币乘数缩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被基础货币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所抵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对央票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两种冲销政策作用机制进行微现化分析.通过研究冲销操作对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的减小都可能放大货币乘数而减弱冲销的效果.货币乘数伴随着基础货币的结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6.
一、冲销式干预的理论依据可以说,中央银行的冲销式干预就是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的活动。其中,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ⅹ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常逆经济风向行事。通俗地讲,当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并向商业银行付款,或者向出售政府债券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付款(机构所得款项将存入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使得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成倍扩张(也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会使得政府债券的价格提高,这也意味着市场利率的进一步下降。而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民间投资的上升,从而带动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和就业水平的相应提高。相反,当总需求过度,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会在公开...  相似文献   

7.
孙统 《中国外资》2012,(10):57-58
本文在分析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对央票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两种冲销政策作用机制进行微观化分析。通过研究冲销操作对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的减小都可能放大货币乘数而减弱冲销的效果。货币乘数伴随着基础货币的结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2,(20):8-8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不断出现存、贷款规模齐降现象,在贷款需求不足的同时,存款也在流失。资金究竟去了哪里?分析人士认为,经济热度下降后,货币乘数下降,货币逐渐沉淀,当前已形成流动性“黑洞”。为稳定经济增长,货币调控应重在扩大货币乘数,包括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考虑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相似文献   

9.
专业银行不仅是个信用中介,而且还是信用创造部门。它可以通过贷款创造出存款来,其奥妙就在于部分准备金制度。专业银行掌握的基础货币,称之为准备金。银行准备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应付提现的现金库存准备金,应付同业和联行往来、从发行库提取现金和预备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在人民银行存款户的支付准备金,和缴存的一般性存款准备金。银行的存款货币和所有准备金的比率,叫信用创造率。它表示银行吸收走的基础货币和用之产生出的存款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10.
曹阳 《证券导刊》2012,(43):93-95
商业与信贷的顺周期性,但在中国可以不同 从传统经济学理论来看,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内生变量,尽管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基础货币投放,但货币乘数的决定,除了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外,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前者的影响在于超额准备金的留存、资产的配置;后者的行为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中定期、活期存款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乘数稳定性是中央银行必须时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货币乘数理论的框架下,可以有两种方式理解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货币存量的影响:一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导致货币存量的变化;另一种是把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理解为基础货币变动,而不影响货币乘数。本文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剔除央行主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后,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有关货币乘数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科书中对货币乘数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认为货币乘数是银行存款创造乘数,另一种观点站在中央银行角度认为货币乘数是货币扩张系数,现实中应将两者作明确的区分,分别称为存款创造乘数和货币供给乘数以确保货币供给量预测的准确。  相似文献   

14.
廖群 《金融研究》1988,(6):20-23
随着货币供给机制的转变,人们对于我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及其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这一讨论中,《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刊登了林继肯同志"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一文(以下简称"林文")。笔者从"林文"中得到很多启发。但是,对于"林文"中的一些观点,亦认为很值得商榷。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是最活跃的基础货币关于我国基础货币由何构成,说法众多,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看法。"林文"认为,应该由专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两项构成。我们认为这一计算口径是不完全的,因为遗漏了专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一项。专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是我国基础货币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货币银行学》或《金融学概论》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是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现有教材对这一问题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存在分歧,给学生带来困惑。以近4年出版的代表性教材为依据,结合货币制度从金属货币本位向纸币本位的演变,提出原始存款的三种属性,根据三种属性界定原始存款的内涵,修正原始存款的定义,进而完善派生存款和存款乘数的定义。基本学术主张是:在现代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得到的最初一笔准备金。派生存款是存款货币银行通过业务活动创造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表现为货币供应的流量。存款乘数是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的比率。  相似文献   

16.
一、存款准备金与货币供应量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存款准备率(R=存款准备金额(r)\存款总额(D));第二、现金漏损率(K现金漏出额(C)\存款总额(D)),假定原始存款的数量已定(B),那么,商业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总额为:D:B 1\R K随着存款总规模的确定,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总规模也确定下来。用L代表商业银行的贷款总规模,则L=B(1 K\R_1 K-1)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应满足可控性,由我国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Ms=B×m(其中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可知,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可控性。一、基础货币具有内生性我国的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财政性存款和邮政储蓄构成。我国的基础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基础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乘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乘数在1993年至2003年二季度期间保持上升趋势,而后至2007年一季度有所回落;我国货币乘数的长期走势主要受现金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影响。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偏离目标,加大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1998年4月1日,我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下调法定准备率,将法定准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合并,降低准备金帐户利率。1999年11月,央行再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根据一般货币理论,调整准备金比率是众多货币政策工具中效力较大的一种,它的变化会对一国金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较大震荡。本文将从广义货币乘数入手,分析这两次改革对我国金融和经济已产生的总体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货币乘数理论为基础,选取2007年到2015年数据,以狭义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第三方支付替代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会放大货币乘数效应,拉动货币供应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