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级农信社组建农合行或农商行的改革正如火如荼,笔者从农信社干部职工和农民的谈论中了解到,他们对农信社改革组建商业银行后有四盼。  相似文献   

2.
9月12日下午,湖北省副省长赵斌赴恩施州对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赵副省长指出:农信社改革不仅关系到农信社的自身稳定健康发展问题,更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以及维护少数民族稳定的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多年,目前已由“深化改革试点”全面转入“深入实施和攻坚”阶段。对农信社前段改革进行全面盘点和反思,有助于指导和推进下一步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风险是农信社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特别是在央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防范流动性风险对农信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所在的监管部门组织对豫南某县联社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检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农信社所有者缺位的根本问题,2003年农信社产权改革提出了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虽然这些原则都很正确,特别是维持和保护了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但这种制度安排总体上还是以合作制为主体,这种过渡性的安排虽然为各个不同地区的农信社顺利开展改革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农信社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五年多来,一方面,在省级政府授权省级联社履行对农信社行业管理的新体制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对农信社现行管理体制的各种争论和质疑从未停止过,使刚刚步人良性发展轨道的农信社陷入是非之争、模式之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正确走向和改革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规范和加强对农信社的监管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银监部门的共识。由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对其监管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监管,准确识别和度量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目前,我国对农信社监管的有效性还较低,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信社开展改革试点至今已近10年。在这108间,无论是各项改革还是经营业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翘楚,江苏省农信社正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道路上奋进疾行。有评论说,江苏省农信社已经探索并找寻到经济发达地区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可行之道,更有人将之命名为“江苏模式”。事实果真如此吗?历时多年的改革到底给江苏省农信社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访了江苏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晨曦。  相似文献   

9.
农信社经营环境,现有产权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安排和政府职能明晰化等,是事关农信社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总结鲁西地区农信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的建议,以期为农信社改革的继续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明年上半年一些改革工作思路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自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15号文件以来,8月18日,召开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对8省市的改革进行了部署,到目前8省市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先后进行了多轮改革,但不同时期改革方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来说,2003年以前的改革侧重于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历史包袱的化解,2003年后的改革将产权和法人治理问题提到了首要位置。经过历次改革,特别是近6年来的深化改革,全国各省市农信社普遍开创了稳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系统风险和历史包袱逐年化解,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历史包袱”的背后 农信社肩负着向农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由于政策变化、自身管理、地方政府干预等方面因素,农信社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严重制约了改革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深化农信社改革任务重大、影响深远,如不采取符合客观实际的措施手段,真正帮助农信社甩掉包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全力支持农信社改革,使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总体上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信社的稳健发展。目前,农信社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一、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达到三个基本目标首先,产权制度改革应有利于明确农信社市场定位,进一步体现为“三农”服务方向。农信社定位于“农”字,不仅是政策所需,更是比较优势所在,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农信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有利于进一步突出“农”字号的市场定位,并且通过制度安排,用经济手段不断提高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提高扶农、支农水平。其次,产权制度改革应真正形成产权激励和约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产权改革成败的关键。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明确和规范出资人与经营者各自的权力、责任,形成…  相似文献   

15.
白冰 《农村经济》2007,(12):63-64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中遇到的诸如改革的路径选择、农信社双重领导、农信社功能界定、政府扶持力度等诸多体制性"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农信社改革不应仅仅采取产权明晰的做法,还应在政府定位、农信社的领导机制、市场保护、民间信用准入等方面,依据效率、功能优先的原则进行.面对多元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将面临"生死"考验.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4日.记者踏上了青 藏高原.对青海省副省长、省深化农信社 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徐福顺进行了专访. 青海省深化农信社改革清晰的脉络渐次 展开…… 背景一 2004年8月,国务院召开深化农信社 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启动第二批21省(区、 市)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青海省作 为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被纳入其 中,由此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记者: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青海省与其他兄弟 省市相比较.深化农信社改革工作有何特 殊性?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持续快速发展,更好地支持县域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笔者对四川省达州市农信社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从审慎监管的角度对进一步推进农信社持续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万众瞩目的农信社改革犹如轰鸣前行的列车,历时几载,一路风雨,一路欢歌。今天,正在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 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首批八家试点单位之一的山东农信社,近几年的改革发展对全国农信社改革历程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信社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攻坚阶段,防案控险工作直接关系到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因此,加强农信社业务人员的观念、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农信社改制以来,央行即专门发行特种票据,为各地的农信社改革提供资金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目前,全国各地的农信社改革工作均先后进入了申请兑付央行票据阶段,笔者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解构央行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涉及的法律关系,以期能为实际工作中涉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