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6年5月以来,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存款利率累计下调423个百分点,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贷款利率累计下调517个百分点,达到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按降息后一个年度计算,五次降息可减轻企业利息负担2400多亿元。但连续降息并没有...  相似文献   

2.
苏渝 《西部论丛》2009,(2):74-75
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增加企业流动性,央行近日大幅下调利率,且幅度之大令人吃惊,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均达到1.08个百分点。此次调息,相当于一下子吃掉过去连续6次加息。存款利率是自1999年以来9年间的最大调幅,贷款利率的调整也是自1997年以来11年间的最大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3.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8月23日起,又一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利率下调对苦斗谷底、处境艰难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利率为什么要下调?利率下调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企业如何用好利率下调的政策?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供企业界参考。 一、利率下调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宏观上看,经历三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过热的突出矛盾已经向总量经济大体均衡方向转变。这种转变要求货币利率政策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4.
1998年7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对存款利率再次下调,这已是今年的第二次利率下调了,也是两年多来的第五次降低利率了。1996年以来,我国已先后进行了5次利率下调,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存款利率分别平均降低了0.9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1997年10月23日存款利率又平均降低了  相似文献   

5.
199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八次降低存款利率。根据利率政策原理,利率上调,存款增加;利率下调,存款减少。但结果却是利率的连续降低并未对居民储蓄有多大影响,我国居民储蓄仍在稳定地增长。制度政策、实际报酬、货币流通、投资渠道、消费信贷、年龄结构、传统习惯等因素,是造成我国利率下调反而储蓄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利率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婷  李雁 《特区经济》2005,(1):205-205
自1996年以来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上10月底的上调利率,央行在近9年的的时间内调整利率共计9次,平均每年一次。央行利率调整的逐年频繁,直观上给人的印象是:利率调整更加灵活,利率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那这是否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利率政策有效性在实质上地逐步增强呢?  相似文献   

7.
1996 年以来,我国连续六次下调利率,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由直接性向间接性转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逐渐增强。本文针对现在社会上对利率下调存在的疑义,阐述了利率下调对于促进投资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已逐渐增强,投资主体的预期也随经济形势好转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利率调整可以通过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限制,对利率的调控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利率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利率下调——让人欢喜让人忧何育静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10月23日起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这是继1996年5月和8月两次较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我国利用利率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  相似文献   

9.
《天津经济》2008,(10):17-18
近日,央行宣布,将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专家表示,尽管这是贷款利率近年来的首次下调,但尚不能成为市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向的信号。这次出台的货币政策不同于全面下调存贷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对通胀的影响基本为中性。在目前工商业企业信贷总量受到信贷额度控制的情况下,贷款利率的下调显然难以产生刺激信贷扩张的作用,也就不会因刺激总需求而导致通胀压力的增大。  相似文献   

10.
靳茂 《中国经贸》2008,(23):18-18
2008年11月26日.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继10月8日宣布双率下调后第二次双率同时下调。其中.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的调整力度,为央行近年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所罕有。  相似文献   

11.
贴现业务,是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各商业银行开办的业务,其意义很明显,即支持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贸易融资,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此,在人民银行自1998年3月、6月和12月三次下调利率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平均水平分别下调1.76、1.82和0.55个百分点,而再贴现利率则由6.03%下调为4.32%,后又调至3.96%,下调的幅度相当大,使得银行从这项业务中有相当大的获利空间,做到了鼓励具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和再贴现。  相似文献   

12.
降息经济效应探析东方社奇张文红继1996年5月1日、8月23日两次下调利率之后,1997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各项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平均下降1.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灵...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七年产业政策展望及其对企业证券市场的影响由于96年利率的连续两次下调,及其他政策的松动,97年国民经济很可能继96年下半年回升后,进一步转暖。但鉴于以往经济一转暖,各地就大上基建项目搞重复建设、导致无产出的项目比比皆是、从而浪费资源的情况,今年...  相似文献   

14.
环球视点     
欧洲央行突然降息5月10日, 欧洲央行突然作出决定,将有价证券回购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目前的4.75%降为4.5%。另外,欧洲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隔夜贷款利率由目前的5.75%降为5.5%,商业银行存入欧洲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由3.75%降为3.5%。美联储第五次降息5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美联储进入2001年以来第5次降低利率,也是格林斯潘自1987年掌管美联储以来,为防止美国经济衰退而采取的最强有力措施。美联储暗示,如果有必要,在6月份…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7,(51):33-3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日再次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降下调25个基点,至4.25%;同时,将贴现率下调0.25%,至4.75%。这是Fed自今年9月以来第三次减息。  相似文献   

16.
环球视点     
●美联储再次降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 1月 31日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下调 0.5个百分点,分别降到 5.5%和 5%,以刺激经济增长。据悉,美联储可能在 3月 20日举行的政策会议上继续采取下调利率的行动。随着美联储的降息行动,美国主要商业银行即跟进调低主要放款利率,企业融资的利息负担将减轻,房屋、汽车贷款利率也将下调。 ●全球企业兼并金额再创纪录   据美国汤姆森金融证卷数据公司近日公布的统计数字, 2000年全球公司兼并金额达 3.48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为公司兼并作咨询保荐业务的投资银行中,美国的戈…  相似文献   

17.
央行急令下调“双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也发布通知,就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进行相应调整。通知表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于9月15日起下调。其中,5年期以下(含5年)由现行的4.77%调整到4.59%,下调0.18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由现行的5.22%调整到5.13%,下调0.09个百分点。在业内人士看来,贷款利率下调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人在议论再次降息。理由是可刺激需要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因而他们断言,减息的空间依然存在,减息的机会仍然有。当然反对再次减息的意见也不少。那么,究竟该不该再次降息呢?笔者认为,不妨看一看去年两次降息後的情况。根据这半年多的实践,用一句话来回答:两次减息有作用,但不很理想。去年5月1日第一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5个百分点。8月23日再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两次降息,幅度不可谓不大,也不可谓不顺应当时正在向上攀升的经济形势。照理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现阶段利率杠杆的弱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突出地利用了利率杠杆来调整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自1996年以来连续6次降低利率,尤其在1998年内就下调利率三次,并对贷款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等进行下调,以及出台了公开市场业务等一系列货币信用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6日,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继10月8日宣布双率下调后第二次双率同时下调。其中,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