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视角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肖洪根 《旅游学刊》2002,17(1):59-68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视角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科学技术在解释某些旅游现象中的应用面,以期为旅游社会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与诠释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磊 《旅游学刊》2011,26(2):20-27
文章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分别对旅游系统的社会与经济网络性质、网络结构的嵌入性和网络经济社会建构3方面进行了分析,基本形成了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框架。鉴于文章是首次提出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范式,仍需从旅游系统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结构洞的竞争优势、旅游市场的社会建构3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完善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旅游系统网络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将会为我国旅游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进福 《旅游学刊》2004,19(5):82-91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即(1)早期的起源阶段(“二战”以前);(2)过渡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3)形成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4)系统经验研究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认为,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但随着旅游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明晰、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成熟,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入了系统经验研究阶段,旅游社会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旅游社会学作为广为接受的独立学科分支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追溯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在不同学科中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不同价值诉求,探讨了基于功利价值、正义价值或良心价值等不同价值基础之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环境与发展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的部分流派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可以为旅游发展提供现实的、可操作的指导,体现了对功利价值的追求.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密切关注旅游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影响,体现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而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学则更多地考虑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良心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董培海  蔡红燕  李庆雷 《旅游学刊》2014,29(11):115-124
美国著名旅游社会学家迪恩·麦肯奈尔(Dean.MacCannell)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研究著作。该书以"舞台化真实""景观神圣化""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等理论为依据,从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着手,将同一时期社会学中盛行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符号互动的方法引入旅游现象分析,以探讨旅游与现代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研究方法层面为旅游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在西方旅游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美誉。近年来,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日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然而相较于国外,无论是学科体系还是理论基础都显得极为羸弱。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历史以重拾经典对该书予以系统审视,总结其旅游社会学的学术思想,对于深化国内学者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知识体系的认识,构建国内旅游社会学学科发展框架,扩宽其研究路径,进而实现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本土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文章从社会学角度,观察旅游文化现象,介绍了旅游社会学形成的渊源和研究的问题,探讨了旅游行为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社会成员的收入和闲暇时间,使多数社会成员把旅游消费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也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社会结构,引起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体验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但系统全面的文献述评尚付阙如。文章运用SQLR方法对2000—2022年学界发表的86篇体育旅游体验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主要结论有:体育旅游体验的研究历程分为探索期、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2017年后体育旅游体验在学界得到更多关注;在研究主题层面,体育旅游体验的影响或价值占据主导地位,体育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体育旅游体验的特征以及体育旅游体验的类型也有较多关注,而体育旅游体验的生成这一主题重视程度不够;在理论和方法层面,目前体育旅游体验的研究应用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对均衡,且数据收集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