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规制理论认为,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乃至质量规制。但新近出现的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则提出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竞争治理,如特许经营权竞标、可竞争市场、标尺竞争、直接竞争。前两者被认为是适合于市场的竞争,主张在规制领域引入事前或潜在竞争,来替代规制,达到社会最优化效果;标尺竞争试图让被规制企业与影子企业进行竞争,以解决效率问题;直接竞争从理论上讲比较完美,能促进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但本文分析表明特许经营权竞标和可竞争市场两种间接竞争无法替代规制,而只能是对规制的一种补充;标尺竞争由于被规制企业往往差异很大,使用回归分析也无法抹平异质差异,且企业间存在合谋问题等,也只能是对规制的一种补充;直接竞争在实践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完全替代规制。因此,为了兼顾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自然垄断产业不能完全实现竞争治理,而需要竞争与规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2.
自然垄断规制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regulation)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行为。结合中外各类文献,规制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规制指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广义的规制又分为两个层次: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除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以外,还包括金融规制等对比较重要的非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自然垄断是指由成本劣加性和收益优加性决定的垄断.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与西方受到传统规制的自然垄断产业具有同样突出的问题是效率低下,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具体表现在,一体化的垂直垄断、较多的行政干涉、较强的计划约束、体制性进入障碍和多元的经营目标.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弊病是,企业缺乏活力,运行效率低下;价格形成机制缺乏活力,配置效率低下;不正当的消极的垄断行为凸显,社会形象欠佳.  相似文献   

4.
垄断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失灵使政府对垄断行业的规制具有了合意性与必要性。政府规制机构的介入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内生经济变量会引起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界定规制效率以及建立规制效率模型,得出规制效率依赖于权重、规制成本、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弹性等因素的结论,并依据模型中得出的结论设计出合理的改善机制以提高规制的效率。规制机构应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对于需求价格弹性不同的行业应施行不同程度的规制;同时,降低规制行为本身的边际成本,也是提高规制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府规制下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电信产业的政府规制对电信产业的技术效率影响并不显著,但近年来的规制改革确实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涌  高阳 《生产力研究》2007,(5):106-108
传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只要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就需要政府通过规制手段进行治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自然垄断的规制设计,依赖于一个产业自然垄断的强度和进入市场的壁垒等因素,文章运用成本曲线分析了自然垄断行业的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自然垄断进行了政府规制的需求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其结果是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中国加入WTO后,自然垄断产业必须对外开放,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必然也使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由王俊豪、周小梅著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对政府制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与政府规制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与实际部门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于良春教授等人合著的《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一书,对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对于进一步推动和丰富我国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理论的研究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产业价格规制模式的多元化及其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当代财经》2004,(10):16-19
网络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特性使政府的价格规制成为必要,但价格规制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受到多重目标导向不一致的困扰,还必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进行设计,使得这类制度安排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对不同激励强度的价格规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减少企业信息租金之间进行权衡的协调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杨威 《时代经贸》2008,6(2):112-113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经济等原因,我国自然垄断部门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规制下,但这一格局已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代经济理论通过成本可加性来定义自然垄断,证明政府规制并非全部必要;同时,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影响等原因,政府规制往往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我国规制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提出逐渐实现激励性的规制,改变体制培育市场竞争条件,区分产业中不同性质业务已实现有效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政府规模效率的DEA评价——兼论政府的适度规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雪莲 《当代财经》2007,(11):23-28
评价政府是否达到规模效率,即政府规模是否适度,不应仅看政府投入的数量指标,还需考察政府投入的质量指标和产出水平.我们使用DEA的软件Deap2.1,输入单纯考虑政府数量规模和加入政府质量规模的两组投入,及政府的公共服务产出数据,来对全国88座典型城市的政府进行规模效率评价,结果发现,在加入政府的质量规模后,各城市政府在总体效率、地区间效率和按人口规模分的城市政府规模效率均大于单纯考虑政府数量规模的效率.从地区看,东南、环渤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政府效率较高;从人口看,以500万以上和200~500万人口的城市政府效率最高;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看,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一般要好于技术效率,说明政府投入的各项资源配置不甚得当,还需进一步优化整合内部资源,而并不必然要通过精简机构或精简人员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潘林伟  马迪  吴娅玲 《技术经济》2017,36(10):114-122
把金融效率分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采用2001—201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验证了政府干预对上述相关性的影响。全国整体层面的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分区域检验结果显示:资金聚集效率和资金分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加入政府干预变量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影响了区域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释放,且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区域差距。这表明,具有不同发展初始条件的区域对金融政策的实施和调控具有异质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增长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选择合适的金融领域实施相应政策,有效提高区域金融效率,支持经济长期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3.
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69-70,106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结构比率、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措施的影响力、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等。受农村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较低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较低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We analyse the determinants of local government efficienc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esence of spatial interactions among neighbouring municipalities. To do so, first we estimate an efficiency index using the robust order-m methodology in Valencian municipalities (Spain). Second, we examine the socio-economic, political and budgetary factors that might influence efficiency levels. Finally, we analyse the spatial interactions present in our data. The results of estimating a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show that government efficiency in neighbouring municipalities positively affects the local government’s own efficiency. Thi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spatial dependence structures in studies on efficiency in the public sector.  相似文献   

15.
丁刚 《技术经济》2013,(4):20-26,47
构建了我国省域政府效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6—200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效能及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综合评价数据,分别使用BGWR模型中的3种平滑方法———"距离平滑"、"单中心城市平滑"和"邻近平滑",基于后验概率的比较,对省域政府效能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除新疆外,我国其他省区的政府效能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作用均较显著,但各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目前我国中部地区的政府效能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s part of the national agenda of many countries, particularly transition economies, few studies have analysed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countries with environments unfavourable to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of government grants, private R&D funding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ies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China. We use 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model to study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mechanisms in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from 1995 to 2008. Findings show that government grants do not crowd out private funding, but stimulate private R&D expenditure. Private R&D funding has positively influence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y, and efficiency potentials are widely under-exploited. Additionally, government grants are observed to negatively impact innovation by large firms in the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y. Furthermore, we reveal that human capital ca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 excepting those of medium scale. Th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ful perspectives on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政府生产率相对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冠琼  蔡芸 《经济管理》2005,(22):89-96
本文将目前在管理学界广泛运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引入到中国地方政府全要素生产率,即地方政府相对效率的实证性测量与评估之中,利用包含内容比较宽泛的8个指标,操作性地定义了政府的投入与产出以及政府全要素生产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85年至2003年19年间中国地方政府全要素生产率每年的相对效率,并进行了规模收益性分解,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省份的相对效率变化状况.并对这种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不同区域政府生产率相对有效性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说明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相对效率的影响;以及政府相对效率与政府管理制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reforms on bank efficiency. More specifically,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financial reforms, i.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the quality of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i.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tudy their relationship to bank efficiency separately. Moreover, we analyse whethe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n bank efficiency is conditional on the quality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banking system. We apply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to calculate bank efficiency at the individual bank level and use a new and detailed database that measures different aspects of financial reforms. The data-set consists of 87 312 bank-year observations covering 61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96–2005. Overall,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on bank efficiency is conditional on the extent to which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has been adopted and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uses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elaborate how academia-indust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laboration and government funding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rough a panel dataset from 2009 to 2015, including 30 provinces in China. We find that the research institute-industry collaboration promotes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whil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s adversely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efficiency. Government fund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 across the board. Next, we divide the sample into three clusters according to enterprises’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first cluster, which has the least innovation ability, research institute-industry collaborati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government funding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luster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exerts a nega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 but government funding improves innova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we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enterprise R&D personnel and academia-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government funding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 We find some heterogeneity in the full sample and the three sub-samples.  相似文献   

20.
使用2002-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不同地区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BCC模型)方法计算各省份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根据效率和投入情况将全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六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提高效率的路径。使用Tobit回归对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我国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农村居民的文盲率和总抚养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