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人一直梦想把广告做到消费者的旅程中和家门口,现在移动电视正在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从理论上来说,移动电视属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媒介。它不是面对普通大众进行传播,而是面向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族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使得广告能够更精准有效地聚焦目标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媒介投资效率。目前,移动电视的商业价值正在被快速开垦。据水木清华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移动电视的终端规模和营业收入在2005年都将得到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光斗 《网际商务》2004,(10):63-65
21世纪是品牌竞争的世纪,广告是塑造和提升品牌最有效的捷径。现在的消费每天都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中。据统计,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当代中国人,每天面对的广告信息多达上千条,但是大多数的广告都被人忽略了。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广告创意平庸,无法在消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的海量增长与传播途径的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吴萍 《商》2014,(24):15-15
广告是以付费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媒体,向人们传达相关信息,以达到增加了解和信任、扩大服务、销售的信息传播活动。当今社会,商业广告已十分发达,种类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公司都乐于使用大量资金做广告。可以说,广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几乎形影不离。而随着我们每个人都有看电视的习惯,电视广告已成为传播最广泛、最直接,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4.
靳彪 《广告导报》2004,(1):106-107
电视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了解时代、娱乐身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每天累计看电视超过2小时以上的人数达80%以上(新生代2003年春季调研结果),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品通过电视来传递商品信息和品牌形象,这就造成了优秀的节目中广告比例增高,结果是优秀企业的品牌广告被淹没在良莠不齐的广告海洋中,也增加了消费者欣赏节目和获取喜爱信息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17号令”的出台将有助于改善有实力的企业与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正辉 《广告大观》2006,(4S):132-132
电视广告的效果越来越令人担心,遥控器成为广告杀手,垃圾广告成为重度信息污染源。这既让电视媒体的经营者担心,也让政府管理部门头痛,更让广告主心痛。另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是宽容和接纳的,许多人主动关注广告信息,而一些精品广告隔了许多年后,人们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对于广告,我们的定义是这样的:广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活动。由机构出资,并以其名义通过大众传媒向消费者(社会)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要把信息正确地传播出去,如果没有把信息正确地——一定是正确地——传播出去,或者传播的诉求不对,那就会对品牌营销造成障碍。传播的途径是正确的,传播的方法是正确的,这种信息,才能够被消费者正确接受。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广告大观》2006,(6S):152-152
由陈徐彬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告大观》系列丛书,近期推出了系列之二——《城市电视媒体经营与策划》。该书由芜湖广电广告中心策划部主任陈接峰所著,他提出“城市电视媒体到了该有自己声音的竞争阶段了”。此书的写作,虽然无意于成为一本研究城市电视媒体的专著.但在许多问题的探讨和实证上.都有独到的见解,虽然不求理论上的完整,但是“卡位”颇为准确.对城市电视媒体传播价值。传播模式,策划模式的认识也很到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和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广告对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提升产品销量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的细分。媒体的细分和消费者需求的细分,消费者的注意力已不再集中,企业如何让电视广告不再是“烧钱”的游戏?如何将电视广告做得更加精益有效?本期封面专题邀请了著名广告人、传播专家和企业人士等,共同探讨“电视广告有效传播”的问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δ动态、立体”的电视广告传播路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单一的广告策略不可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广告媒体的组合运用、广告与终端的配合、广告创作与企业的品牌战略匹配等,都趋向用“整合、协同、精益”的思想和理念来攻守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拥有更多选择的主动消费者。而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因为传播媒介受限,传播速度、内容的丰富性和互动性都无法与新兴媒体相比。如果电视媒体依旧单纯地靠传统方式来传播信息,无疑会被新时代浪潮所淘汰。本文探讨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并对其转型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13,(5):25-27
虚假广告是广告业发展的一大毒瘤。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购物、互联网领域的虚假广告成为新的监管难题。特别是医疗、保健品、药品、美容化妆品、收藏品等领域的虚假广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因误信广告而购买了伪劣、假冒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严重的还可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本期介绍工商部门查处两个典型虚假广告案例,以供各地规范行业市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粟娟 《商业文化》2004,(B09):54-55
广告本身是一种信息的传播,中国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是通过广告来获取商品信息,广告不仅是企业传播信息和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广告传播也是一种教育消费者的过程。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广告人,在教育他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应用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因而在广告中到处都发现中国式教育的烙印。中国孔孟式的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家长式”,做父母的虽然非常关心自己的子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视媒体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节目资源和广告资源日益紧缺的现象。一方面,广告经营部门越来越意识到广告时段资源的短缺,很多客户投放的广告面临着无段位可播的危险。另一方面,频道播出部门却认为节目资源越来越多的被广告时间所占用,广告的干扰度已经日益影响到了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14,(9):104-104
如今,越来越挑剔和难以捉摸的消费者们让营销环境日趋复杂。广告为适应媒体环境变化,不断改进传播和影响效果,因而发生的时空分布调整也更加普遍和繁杂。其间有两种趋势值得关注,即广告或者成为内容,或者远离内容。 广告成为内容的现象并不罕见,不少户外视频媒体基本成为全广告媒体,广告就是这些视频媒体播出的全部内容,有些已成为电视媒体广告的重要竞争对手。同时,随着植入广告的兴起,广告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也变得更加普遍,这种内容营销模式为电视传播创生了更大的广告市场空间,特别成为一些影视剧、大型活动或者季播类节目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对植入广告效果的评估也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4.
媒体也创意     
陈东兴 《国际广告》2010,(7):114-117
如何“秒杀”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及时清晰传达广告内容,对广告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人把精力都放在了内容创新上,而把媒体放在最后考虑。其实,媒体是传播介质,信息的载具,是广告内容通达的根本。没有合理的媒体安排,即使有吸引人的内容,也难收到全效。  相似文献   

15.
伴随电视直销业的发展,我国电视直销广告数量日益增多,这类广告具体、形象、直观,比一般广告更具有感染力.但目前我国电视直销广告管理还不够规范,涉嫌虚假、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广告水平良莠不齐,使消费者的购物风险意识增强,阻碍电视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现状、探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电视直销广告降低消费者风险意识的对策,希望对本行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渐走向死亡,消费者的注意力严重缺乏。在这种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首先应该让消费者觉体验到快乐,所以有有一定的娱乐性,同时也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7,(1S):95-95
将7.5秒广告引入黄金时段,是央视利用广告时间的变化丰富广告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又一次尝试,从此电视传播进入了“7.5秒闪广告”时代。  相似文献   

18.
肖明超 《中国广告》2009,(4):149-150
传统的电视媒体是以固定的场所存在,即使是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消费者也有可以选择接触的时间和空间,这让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对媒体进行关注,从而实现较高的广告到达率。但是,对于户外新媒体来说,这一切都变了。  相似文献   

19.
引言影视广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以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或多媒体作为媒介来传播信息的广告,二是用影视的语言和技术手段来制作出表现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广告。相较于平面广告的视觉化信息传播和广播广告的听觉化信息传播,影视广告同时具备了影像和声音的结合,从视觉听觉双管齐下,表现力更强更直观,广告效果亦有提升,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导入功能、劝诱功能、强化功能和提醒功能。影视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产品信息,使得广告片的覆盖率更大,信息传递更快,重复率更高,更能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王昆明 《中国市场》2010,(27):31-32
电视直销违法广告愈演愈烈,深陷消费者信任危机。笔者结合有关案例,对电视直销广告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了具体的分析,将导致违法广告泛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对消费者正确识别违法电视直销广告以及相关部门对症下药改善电视直销广告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