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辉 《商业会计》2003,(1):46-48
近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大幅增加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控制,一些省、市还取得了连续几年实现盈利的好成绩,但相当多的企业仍在发生亏损,个别地方亏损数额还很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亏损,增加了各级财政负担和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风险,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把握关键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减少、直至消除企业亏损,实现企业盈利。是摆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商业会计》2004,(9):62-63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是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及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处理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指1992年3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实施了两年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理顺粮食流通领域秩序、增强粮食系统职工的市场经济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不配套和不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敞开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退两难。 粮改提出“敞开收购”,其初衷是由粮食购销企业完全垄断粮源,真正实现国家对粮食的价格及供求的宏观调控。目前,该措施已被细化为“按规定价格常年常时挂牌敞开收购,不准限收、拒收、停收,不准压级、  相似文献   

4.
王建云 《价格月刊》2005,(10):22-23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创新发展,这是每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但是资产管理水平低,造成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管理的背景与重要性,揭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不断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管理,促使国有资产有效利用率的提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的生存定位问题,是由它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选择何种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成功实现企业改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我省粮食购销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2005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了以解决"三老"问题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对"老人"实行有限竞争上岗,富余人员全部买断分流;对"老粮"继续实行划断管理,分期销售;对"老账"全部剥离企业,上划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三老"问题的解决,使粮食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辅平了道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粮改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商业会计》2004,(9):60-6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精神,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流通市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历了由兴旺走向衰落,又从衰落逐步走向发展壮大的过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在粮食损耗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