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     
孙烨 《价值工程》1999,(3):46-47
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转化。生产自动化使产品成本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直接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降低,而推销费用、技术发展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却大幅度上升。因此,产品的主要成本不...  相似文献   

2.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会计之友》2004,(10):71-72
尽管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但不少企业仍存在成本核算粗略、成本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反映出在实践领域企业缺乏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精神。本文从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将二者结合使用,即采用标准作业成本法,以提高企业核算与控制生产成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浅析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也称为作业成本会计或作业成本核算制度,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作业(Activity)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本文详细论述了ABC法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使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使得生产程序设计得更加严密合理,同时也要求精度更高的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这些程序,这样可节约大量人工,即过去需要较多人员才能胜任的工作,在应用计算机后,只需较少的人员就能完成.  相似文献   

5.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本文就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及其优缺点做了简要阐述,并对新旧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首先,制造费用采用直接人工或直接材料或产品(量)数为依据进行分配,而这些被确定作为分配的依据不能客观地或近似地反映各产品实际消耗的间接费用,就使得产品成本的计算信息不准确或被扭曲,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就不具备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施雁 《广西会计》2001,(12):21-22
  相似文献   

8.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本文就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及其优缺点做了简要阐述,并对新旧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浅析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作业成本会计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它不受“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的影响和制约.它能否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还取决其内在的效率和效益性,以及企业管理者对成本信息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12.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理论和应用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的生产发展趋势表现为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的多样化、差异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企业未来长期的发展。笔者拟通过如下案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对成本对象进行成本追踪来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一种成本核算、管理和分析的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要的全部作业成本总和,实质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和组合费用,最后形成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初,罗伯特·卡普兰和史蒂文·安德森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本文将该方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归纳两种方法的区别,并分析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初,罗伯特·卡普兰和史蒂文·安德森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本文将该方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归纳两种方法的区别,并分析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一、简述模拟厂成本核算(一)模拟厂的概况模拟厂为清河机床厂,该厂是机械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厂内设有铸造、机加工、装配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为厂部和基本生产车间提供服务的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和供电车间,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为装  相似文献   

17.
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革 《财会月刊》2004,(10):52-53
一、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区别 1.两种方法的成本视野不同.欧美的作业成本法是基于对财务成本信息的利用,借助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数额与形态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价.而日本的目标成本法则对成本有另一种理解,成本绝非单纯是账簿的产物,它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从开发、设计阶段开始结合工程学的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监控.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已为许多国外公司成功运用,其大规模的运用与发展是成本计算和管理的大趋势。但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甚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不足和准备不充分。  相似文献   

19.
韶川公司是一家生产地板零配件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有地脚线、扣条和胶水;其中:地脚线的直接材料是中纤板和包装物,扣条的直接材料是面板,胶水的直接材料是D3胶;主要有地角线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中型城市均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辆段物业管理是一项较新的业务,涉及如地铁车辆的清洁、车辆零部件的清洁、库区的保洁等传统物业不会涉及的部分。而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满足对于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在地铁车辆段物业管理(以下简称地铁物业管理)中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对于地铁物业管理的成本控制、内控管理和经营管理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