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但不少企业仍存在成本核算粗略、成本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反映出在实践领域企业缺乏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精神。本文从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将二者结合使用,即采用标准作业成本法,以提高企业核算与控制生产成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4.
5.
6.
顾娴虹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311-312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首先,制造费用采用直接人工或直接材料或产品(量)数为依据进行分配,而这些被确定作为分配的依据不能客观地或近似地反映各产品实际消耗的间接费用,就使得产品成本的计算信息不准确或被扭曲,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就不具备客观性。 相似文献
8.
9.
12.
13.
胡扬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5):40-41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对成本对象进行成本追踪来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一种成本核算、管理和分析的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要的全部作业成本总和,实质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和组合费用,最后形成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2005年初,罗伯特·卡普兰和史蒂文·安德森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本文将该方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比较,归纳两种方法的区别,并分析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6.
赵焘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52-53
<正>一、简述模拟厂成本核算(一)模拟厂的概况模拟厂为清河机床厂,该厂是机械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厂内设有铸造、机加工、装配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为厂部和基本生产车间提供服务的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和供电车间,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为装 相似文献
17.
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区别 1.两种方法的成本视野不同.欧美的作业成本法是基于对财务成本信息的利用,借助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数额与形态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价.而日本的目标成本法则对成本有另一种理解,成本绝非单纯是账簿的产物,它在制造过程中发生,从开发、设计阶段开始结合工程学的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监控.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已为许多国外公司成功运用,其大规模的运用与发展是成本计算和管理的大趋势。但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甚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不足和准备不充分。 相似文献
19.
韶川公司是一家生产地板零配件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有地脚线、扣条和胶水;其中:地脚线的直接材料是中纤板和包装物,扣条的直接材料是面板,胶水的直接材料是D3胶;主要有地角线车 相似文献
20.
郝强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目前,大中型城市均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辆段物业管理是一项较新的业务,涉及如地铁车辆的清洁、车辆零部件的清洁、库区的保洁等传统物业不会涉及的部分。而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满足对于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在地铁车辆段物业管理(以下简称地铁物业管理)中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对于地铁物业管理的成本控制、内控管理和经营管理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