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农户兼业行为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就大多数文献来说,都侧重于研究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若干宏观经济指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深化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必要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作一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本文便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2.
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兼业行为的干预,引导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尽快离农,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户兼业化经营之现状8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变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大规模经营体制为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的小规模经营体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此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的多种经营和跨行业兼业经营越来越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一带,兼业化经营已成为广大农户的主要经营方式。从各地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普遍的规律性,这就是多种经营特别是兼…  相似文献   

4.
5.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化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农户兼业化的背景(一)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力、资本、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力或迟或早地变为稀缺要素,促使农业走上资本和技术集约的道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使用的劳动量越来越少,这就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日本...  相似文献   

7.
农户兼业化制约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使当前农地流转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境。本文基于农户兼业的分析,以农户兼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来探讨农地流转新困境的形成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破解新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兼业农户土地转出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方法]文章先采用比较静态分析,阐明了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对土地转出的影响路径,同时,为了检验这种影响路径在现实中是否通畅,且影响程度如何,该文利用2014年CFP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对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促进兼业农户土地转出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了不同带宽、加入前定变量、多阶驱动变量、非参估计以及安慰剂测试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比较静态分析说明新农保的转移性收入会对老年农户的农业劳动收入产生替代作用,且替代弹性大于1,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劳动需求,从而促使老年农户将手中的土地释放出来。而实证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农户,土地转出率显著提高30%。[结论]这说明了新农保与土地养老保障之间确实存在明显替代作用,社保体系的完善会为我国土地流转的加快推进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户兼业化静态形成机制主要考察当前我国兼业化生成机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兼业化的形成可以从农户、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来认识。一、农户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户组织成为农村经济独立运行的主体,农户拥有生产经营权,对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源、劳力有较大处置权,对土地也有较充分的经营权,农户成为农村各层次组织中最重要的单位。农户集生产、消费于一体,所以其目的首先是满足自身及家庭消费需求,其次才是满足收入需求,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扩大生产,并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这二种需求在农户不同发展阶段占据不同地位,一…  相似文献   

10.
论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上世纪 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 ,拥有了较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兼业化这一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本文拟就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1 兼业农户的界定。兼业农户是相对纯农户 (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 )而言的 ,它是指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既从事农业 ,又从事农外活动的多元化的经营活动方式。兼业农户的界定包括界定的对象和界定的标准。界定的对象一种是将农场主作为定义的对象 ;另一种是将整个农场 (或农户 )作为定义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2021,(4):87-94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但目前较少从农户兼业以及社会保障的角度对中国农地流转现象做出解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解释农户兼业、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检验农户兼业、新农保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从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家庭处于抚养期、赡养期和稳定期时,农户兼业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在农户兼业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为农户兼业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差别化对待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家庭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山东临沂10个村的农户兼业问卷调查所取的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人力资本水平与农户兼业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非农技能培训、年龄、性别等对农户兼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有非农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时间长,而农业劳动时间越短;年龄越大,非农就业时间越短,农业劳动时间越长;与女性劳动力相比,男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时间长,农业劳动时间短。最后,本文就减少异地兼业和兼业Ⅱ型、提高专业户比重、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改善中年农民工就业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为样本区调研,对375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各变量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农户个体与家庭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流转情况3个方面分析农户转入与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现有耕地面积、非农业收入占比4个因素对农户转入行为有显著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非农业收入占比两个因素对农户转出土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户兼业中的内在构成——农业的综合收益较高、农民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要求较低、农业的经营性经济效益较低、城市就业极不稳定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我国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应努力克服这几方面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农户兼业经营行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对农户兼业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户来说,兼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农业经营活动和非农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未来20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户兼业经营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出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的假设,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倒U"假说进行微观解释。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09年山东省8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且转折点发生在农户非农就业率为56.65%时的点上。通过计算农户非农就业率将我国31个省市分为3类:远离临界点、接近临界点和超过临界点,并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郊区农户兼业问题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户兼业问题在我国已经很普遍,在城市效区尤为明显.本文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对象.农主兼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也存在着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最大利益的必然选择;土地规模小既是农户兼业产业的原因又是农户兼业的结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农户模型构建兼业对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离性成立的前提下,以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数据包络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之间的耕地利用行为和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和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管理行为和土地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高于纯农户,在兼业户中兼业户Ⅱ高于兼业户Ⅰ;不同的耕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在分离性成立的条件下,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纯农户大于兼业户Ⅰ,且两者均大于兼业户Ⅱ。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农业发展的讨论中,兼业农业这一现象一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兼业农业十分普遍,在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亚洲,兼业农业的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它在日本的比重占82%,在台湾占94%。日本农民家庭收入的大约80%来自非农产业活动。在韩国,这一数字的30%。但是即使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兼业农业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兼业化是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现象,即使在人少地多的美国也广泛存在。在中国人地矛盾比较尖锐和农村社会保障还很不健全的约束下,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它在本质上是家庭成员个体层面的专业化与家庭整体层面的专业多样化的统一,引致了迂回经济的发展,催化了农民组织化的演进,促进了农民个体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小农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