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翔宇 《现代商业》2012,(2):164-165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程度体现了综合国力,也决定了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地位。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大而不强,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文章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提高产业丰厚度是推动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以及提高产业丰厚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发展较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门类。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经验:一是对外开放较早且程度较高。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超过70%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制造业在对外商开放投资、开放市场的过  相似文献   

3.
产业组织重构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表面上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但其重要的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促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形成,扶持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寡头主导型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刘永康 《商业科技》2010,(28):11-13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工人工资水平现状,分析我国制造产业竞争力,并在此宏观背景下试图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并探究造成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商业模式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发展,探索了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产业升级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升级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使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我国十分注重产业升级,积极制定了产业升级的相关策略,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而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积极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发展创新。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企业经营才能够跟上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发展的步伐。研究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够优化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模式,而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可以达到最高经济效益的空间组织,且当前我国各地很多产业都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因此文章将用区位熵来测算江苏13个城市机电产业的集聚度,其中机电产业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八类,以期优化江苏机电产业集群布局空间。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根据2001—2011年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比较研究近年来陕西省高技术产业5大部门的总体规模及相对优势。结果表明,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是现阶段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单向融合度、综合融合度和融合互动度指数,并将产业部门按照技术密集度进行分类,测度产业融合的程度。结合"微笑曲线"和价值链理论,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越高或者制造业贡献度越低,越有利于产业升级。对融合度指标进行国内外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生产中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过低;生产性服务业过度依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低技术部门影响力偏低且高技术部门影响力过高;制造业低技术部门产值偏高且高技术部门产值过低。应抓住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契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贡献度,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机制,促进高技术部门发展,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影响力,调整制造业部门的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11.
产业内贸易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本文概述了世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指出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预测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舒银燕 《商业时代》2012,(7):125-126
城市群是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未来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发展与其产业整合能力密切相关.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第三产业,开封的第一产业和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及济源等城市的制造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城市群内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偏高,产业分工有待优化.文章指出,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中心城市郑州调整产业结构和向周边城市转移低端制造业,引领城市群分工,有利于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聚集带,并创新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组织和协调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讨论劳动力价格时,由于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差异较大,我们通过对制造业雇员工资水平的比较分析,以反映我国劳动力工资情况。选取制造业雇员工资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原因:一是制造业是相对集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反映劳动力成本中比较有代表性。二是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现象,我国制造业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引起了各界的讨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三是国际劳工组织对各国制造业工资水平进行了专门统计,有利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医药制造业2000—2009年的当年价总值计算出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基尼系数,并计算出排名前八位省份的集中率数值。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基尼系数水平相比,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仍然相对较低。通过医药制造业积聚水平的基尼系数与工业总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营造创新环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明确政府作用等更好地发展医药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产业升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机电一体化与我国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全副武装起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就是高新技术的重要代表,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发展机电一体化,就会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使我国传统制造业进行全面优化并升级,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提速推进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谈判,这是引领经济全球化和提振后疫情时代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基于OECD(2018TiVA)数据库,创新性的以增加值贸易视角比较测度分析了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检验了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静态产业内贸易主要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区域内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动态演变和参与国际化生产层次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阶梯状特征;FDI、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开放经济距离和基础设施质量是影响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和行业异质性。基于此,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贸格局,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我国应积极采取促进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胡国良 《江苏商论》2006,(10):84-86
从表面上看,中国和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纠纷是由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的结果,但背后真正原因却由中国纺织服装业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弱势地位所致。以相对优势为基础而形成的国际产业内部横向分工,是中国纺织品贸易遭受限制的真正原因。江苏纺织品贸易需要拓展产业内纵向分工,与国外企业结成联盟,突破国际产业分工的困局;通过扩大国际经营,将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规避贸易限制。  相似文献   

20.
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结合制造业发展中重要因素条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寻求制造业合理的产业定位,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