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2011,(10):F0002-F0002
10月1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共同前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参观中国实验快堆。双方领导人就中俄在中国实验快堆领域的成功合作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王岐山表示,中国实验快堆项目是中俄核能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谢钦表示,俄中两国能源企业在中国实验快堆上的成功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访华、中俄签署15个文件、"俄罗斯年"在中国隆重开幕、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这一件件大事为中俄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舆论界在高度关注中俄关系新发展的同时,普遍将目光投向了两国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3.
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暨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商运五周年庆祝活动。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核田湾人"这种浓浓的文化氛围。15年前,作为中俄两国扩大经贸合作、加强战略协作的重大项目,田湾核电站在连云港动工建设,这是两国核能领域开展高科技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九五"期间开工的重点核电建设工程之一。15年来,在全力搞好电站建设和运营的同时,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还积极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俄罗斯在国家标准制修订及对接国际标准工作上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是由于中俄两国采用标准的不同、体系不兼容,直接导致中俄在油气项目领域的合作中面临诸多标准采用的问题。从石油天然气领域对比中俄两国标准化工作的历程,介绍两国之间在这个领域上的合作。开展油气领域标准化合作,不仅能够保障中俄油气领域合作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也会降低两国投资资本,这对于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余春瑜 《商用汽车新闻》2011,(20):F0001-F0001
俄罗斯汽车市场再度开启,恰逢中俄两国庆祝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0周年,以及《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10年来,中俄两国的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介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4个月,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30多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从中可以看出,两国的经贸合作在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中俄签署经东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迈入新的阶段.两国从开始天然气谈判到最终签署合同,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能源市场、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中俄两国的天然气市场状况,以及中俄双方对天然气合作的诉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趋势成为影响天然气合作的主要因素.本文归纳了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分析了促使两国签署天然气合同的内外因;阐述了中俄天然气合作未来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合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中俄天然气长期谈判和合作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刘贵洲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10):21-24,109
在中俄油气合作中,公共外交有着特殊作用,一方面要破除"中国掠夺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暴富论"、"三角论"等不良论调,另一方面要树立中俄合作的市场原则与互利双赢形象、油气合作的战略角色形象、油气合作的和平友好使者形象、两国合作携手通达世界形象等。对俄油气合作开展公共外交,重点是做好说服伙伴、沟通学界、影响舆论、公关政客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39-46,111
中俄油气合作历史久远,但也充满波折。2000年以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能源合作持续升温,2012年两国原油贸易量突破2200万吨。中俄石油长期贸易既为两国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也创新了能源合作与金融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国际能源合作模式。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中俄双方签署了增供原油的框架协议和从俄东部气田向中国供气的备忘录等,这反映了双方的相互需求和战略互信。中俄天然气西线合作仍暂时困于价格分歧,但未来前景乐观。蒋奇认为,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是未来各方努力的方向,建议东北亚地区各方共同努力推进统一天然气市场建设,促进区域性的天然气定价基准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9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共同按下"竣工按钮",跨中俄两国全长997.25公里的中俄石油管道工程宣告竣工。对此,世界为之瞩目。其一,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按下"竣工按钮",表明了两国对俄中原油管道开通的重视;其二,中俄原  相似文献   

10.
3月21日普京到访中国,揭开了中俄能源合作新篇章。这是普京自2000年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第4次中国之行,恰逢中俄商定的中国的“俄罗斯年”。为了表示对普京访华重视,中国特意把“俄罗斯年”开幕式定在普京抵达中国的当日。普京出席了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能源合作无疑是普京此次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从两国签订的22个合作文件和双方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来看,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在从“上热下冷”扩大到企业的具体合作层面。  相似文献   

11.
宋洁 《中国石化》2007,(4):46-46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俄罗斯联邦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俄关系的破冰之旅就此展开。随后几年.通过多次亲密接触,中俄在许多国际政治问题上和国家发展战略上达成共识,关系开始渐入佳境。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加深。2004年l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为全面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决定互办“国家年”活动。中俄蜜月行动的帷幕再次拉开。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核电站是根据中俄两国政府1992年12月1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核电站和俄罗斯向中国政府贷款的协议》设立的重大国际核能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拟利用俄政府贷款引进两台АЭС—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机组选型原则中俄两国政府“协议”中规定:“在中  相似文献   

13.
环球     
沙特与韩国签署两国核能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3月3日,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与韩国总统朴槿惠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两国签署了核能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据沙特国家通讯社报道,萨勒曼当天与朴槿惠就双边关系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会谈后,在萨勒曼和朴槿惠的主持下,两国相关部门签署了关于海洋运输和核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全线竣工,这奠定了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原油贸易的基础。中俄油气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实质性突破,对促进和保障中国原油供应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作为这项合作中方主力军的中俄合作项目部,从2008年开始正式筹建运作至今,项目部党总支紧紧围绕油气合作中心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项目部软实力的打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能塬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中国最安全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却十分复杂。文章就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4条建议。同时认为两国油气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降低因政治因素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风险,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6.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7):67-73,112
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对两国经济发展和构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能源流动的稳定性及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均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中俄油气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创新思路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和俄罗斯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俄医药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未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增长以及中俄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可极大促进俄罗斯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中俄医药贸易会呈现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地缘冲突问题频发,全球能源格局产生巨大变化,俄罗斯逐渐将能源市场由欧洲向亚太转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时突显出能源的短缺问题,因而合理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诉求,是中国稳步发展的关键。近些年虽中俄两国能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贸易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国际势力干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政治互信有待提高、能源价格分歧等问题。结合当前全球区域热点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当前能源现状及双边贸易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两国能源行业现状提出现存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未来应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政治互信以及解决中俄两国能源价格分岐,从而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合作将会以全方位、多领域方式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田兆 《中国石化》2007,(4):44-46
中俄双方继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3月26日,莫斯科隆重举行了“中国年”的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表示要把两国的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前后仅隔不到一周时间,中法两国的核能机构先后组织召开了中法核电公众沟通经验和中法核电经验交流研讨会。这在相关机构组织的深层次的交流探讨均为首次。勿庸置疑,中法双方在核能领域30年的合作已为今年的种种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30年的过往中,中法核能合作表现出了鲜明特点,中法双方坚持核燃料循环的闭式循环理念,双方合作覆盖了铀矿开发、核燃料元件制造、后处理等全产业链条;法国在核电设计、运营、管理上经验丰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