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宏观经济过去20年间的一大特征就是高增长、高波动,但1996年后波动性有所减小.本文目的就在于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通过构建反映我国利率双轨制以及相应汇率制度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从管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两个维度,用GMM模型实证估计了1987-2007年间以及1996年前后的反应函数,结果发现其可作为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基准;同时管制利率在1996年以前有放大经济波动的效果,而1996年以后对产出表现出显著的逆周期调控特征,但央行利率调控效果因没有从管制利率有效传导到市场化利率而减弱.此外,我国管制和市场利率都对通胀反应不足,这使得通胀在我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刘刚 《经济科学》2012,(3):61-72
一国经济崛起时期通常面临本币升值压力,虽然压力类型和特征不同,但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都能解释压力形成的根源。从日德经济崛起与本币升值压力的历史回顾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滞后性、阶段性和诱发性特征。日本和德国在应对本币升值过程中实施的政策及其理念各异,具体可表述为主动渐进升值与被动大幅升值的汇率政策、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放松资本管制和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政策组合有效和政策搭配失误、一以贯之的社会市场经济和零打碎敲的国家干预经济理念五个方面,而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3.
利率规则理论是以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而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它体现了货币经济学家在货币政策领域内的新的尝试和努力。在利率规则理论中,货币经济学家试图解决两个问题:利率规则冲击对非政策经济变量的短期影响是什么,以及一个好的利率规则应当具有怎样的性质。利率规则将短期利率作为非政策经济变量的内生反应函数,使得货币经济学家可以在一般均衡模型中探讨这两个问题。然而,由于利率规则从一开始就是出于一种偏好的设定,因此,讨论的结果并不符合稳健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这就削弱了理论预言的可靠性。在某种意义上,利率规则理论若想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艺术",它就必须为内生利率规则寻找到一个坚固的微观基础。本文梳理评述了利率规则理论在经验上和理论上的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本文在泰勒等西方学者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从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管制利率(存贷款利率)以及两者利差三个层次,通过该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方面,该反应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和两者利差的具体走势,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尺度,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另一方面,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层次的利率对预期通胀率和预期产出的反应绝大多数都不足,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货币当局无力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率管制与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即实际货币供给量偏离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以及实际收入水平偏离最终目标收入水平的深层原因;指出了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效果不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客观存在的利率管制和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这种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相似文献   

7.
刘瑞 《资本市场》2007,(10):72-75
日本银行在结束了历时五年零四个月的零利率政策后,将利率逐渐上调到了0.5%。那么,未来日本利率将何去何从?继续加息?稳定不变?抑或是下降?日本利率的变动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8.
向松祚 《经济导刊》2013,(11):55-57
<正>从实践上看,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不在于中央银行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而在于真实经济体系是否充分自由竞争利率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或市场化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话题。分开来说,问题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利率是一种什么价格?利率的本质是什么?利率算是哪一类成本?其二,怎样的利率机制或定价机制才能形成所谓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到底是什么意思?放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 ,顾名思义就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 ,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 ,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从而引起其上下波动。而利率作为货币体系的内在变量 ,又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因而利率市场化也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根据现实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求 ,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效应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 ,以基准利率为中心 ,市场利率为主体 ,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 ,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一种利率管理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战明华  卢垚 《经济研究》2023,(10):55-74
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数字经济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经济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价格粘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化。本文首先在一个两部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探讨了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通过Fisher恒等式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据此提出了可用于验证的模型结论和机理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调控总产出的效果;(2)数字经济弱化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主要在于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价格粘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关于名义利率的敏感性,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大;(3)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弱化效应,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货币政策实施频率和商品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完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和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宇  李宏瑾 《金融评论》2015,(2):43-56,124
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还要求利率调控方式的市场化。随着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发挥利率价格机制的作用,明确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实现由数量为主到以价格为主的调控方式转型。本文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和比较各国实践经验,分析了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整为手段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在对中国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还就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和利率调控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多年来,银行一直被视为特殊行业,它提供的服务能增强经济活力,相当多的国家政府对该行业加以严格的管制。在澳大利亚,银行管制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利率和银行资产的直接控制、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国有银行、农业贷款的直接竞争。本文旨在介绍澳大利亚银行业管制的演进过程,分析这些变化后的种种原因。本文使用广义的“经济管制”概念,即是“税收,各种形式的补贴,对利率、准人以及其它经济活动的各种管理控制和立法机关的总称”(Posner,  相似文献   

14.
黄栋 《生产力研究》2007,(19):41-42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政策面变动则是决定债券利率走势的重要因素。回顾历年来影响利率变化的诸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取向显然是决定利率趋势的关键点。文章列举了最近几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七次重大变动,试图从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变化方面,来分析政策面变动对于利率市场所形成的长短期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一国经济在崛起时期通常都会面临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日本和德国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两国在应对日元和马克升值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合,具体可概括为被动大幅升值与主动渐进升值的汇率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与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和放松资本管制以及政策搭配失误和政策组合有效四个方面,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套利动态NS模型(AFDNS模型)估计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变化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我们的经验结果表明:第一,时变系数Taylor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特征。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加强,将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端,降低长期端,使利率曲线变平缓;而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加强则会导致整条利率曲线的上移,长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系数更敏感,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陡峭。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外汇储备由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两部分构成。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是二战以后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规,一步步转变演化而最终成型的。日本外汇储备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两部分构成:财务省和日本银行。日本外汇储备的管理法规包括《外汇及对外贸易法》、《外汇资金特别会计法》、《日本银行法》等。日本的外汇储备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均胜 《资本市场》2007,(10):78-78
<正>近期,关于日本利率的走势和讨论颇耐人寻味。首先,日本利率没有延续市场的加息预期,而是维持不变;其次,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7月底的投票出现了5个月以来的首次分歧,虽被认为是近期升息的一个重要信号,但美国次级债的影响不容小觑。尽管如此,从日本经济的表现和利率本身的变化趋势来看,未来一两年内出现利率维持不变或上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经历了泡沫经济中资产价格的膨胀和十年萧条中通货紧缩的困扰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Tirole(2006)的非对称信息的外部融资分析框架和合约理论,从理论和经验研究两个角度考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投资效应以及对不同类别企业家的投资行为和福利所产生的异质影响。在构建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外部融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均衡利率的影响和对不同类别企业家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在实证方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和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2004年和2011年的两次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别企业家投资的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两年来的第一次降息,意味着什么?此次利率调整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央行的解读告诉我们,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