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安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安全是城市安全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物质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将"安全"引入城市设计尤为重要,进而形成"安全城市设计"的理念,对"安全城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解析。灾害和犯罪是影响城市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从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网络、公共空间四个角度综述了城市设计与防灾减灾规划的结合,然后从犯罪空间分布、犯罪空间分布与空间环境结合、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三个角度综述了城市设计与犯罪预防的结合。同时从心理安全的角度对城市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安全城市设计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 (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研究正在形成一种态势.为此,鉴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的重要性、迫切性,建议长春市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相似文献   

3.
韧性城市理论在各国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在规划建设全球城市的核心城区,安全是全球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和重要目标。通过对浦东新区城市特征及面临安全问题的分析,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构建了以城市综合防御体系和社会应对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浦东新区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安全带、强韧性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智能化社会应对体系的规划思路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可预见的未来,海南岛东线环岛区域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带,但因其地理条件特殊,整条东岸线气象与地质灾害多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些年来城市灾害更是与自然灾害相结合,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城市的安全。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海南岛东线环岛城市带常见的各种灾害,然后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等多个角度提出了防灾策略与防灾规划手段,并提出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晖  唐川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18-22,29
通过对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及对城镇造成危害的调查分析,提出泥石流多发城镇的灾害防御应首先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景观的战略布局着手,在城市避难疏散系统的构建中统筹兼顾各类城市灾害的危害性.采取灾害测报系统及布局、生命线保障系统规划,救灾设施及布局、抗灾防灾工程建设和疏散及避难通道规划等五项工程性措施,通过防灾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救灾队伍建设、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和灾害政策法规建设等五项非工程性措施的支撑,从根本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构建生态安全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防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及灾害系统的三要素入手,总结了山地城镇的灾害特征规律,进而针对以上特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对山地城镇提出相应的防灾策略,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一套贯穿于城乡规划各层面的山地城镇防灾规划体系:基于区域城镇减灾环境的空间结构规划提出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形成网络化城镇群;基于城镇避灾及其内部防灾的体系规划提出合理进行山地城镇选址,建立安全有效的城镇内部防灾系统;基于地段层面的防灾详细规划提出合理选择建筑形态与建筑群体组合,加强环境设施安全与景观二者的协调性。通过以上防灾规划手段的实施,以期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山地城镇的综合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慧焘 《价值工程》2015,(5):100-101
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监管是对管线的集成化管理,是智慧城市管线管理的具体体现,能有效控制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风险,准确掌握地下管线现状,为地下管线的集约化合理规划、精确设计等提供数据支撑;为规划、建设、防灾救灾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各阶段,探讨如何做好城市地下管线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城市为抵御诸如地震、火灾、爆炸和洪水等灾害而修建的安全场所.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提高城市整体防灾能力的途径之一.应急避难基地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以长屿硐天应急避难基地为例,初步探讨了建设应急避难基地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安全凸显的时代背景下,防灾备灾空间的建设倍受关注。城市体育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防灾避难优势,在广州南沙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研究探讨了平灾结合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基于现有的开发状态,对已建的一期体育馆进行防灾避难改造,对二期待建部分提前加入避难设计,将南沙体育公园打造为服务南沙区和广州城区,并辐射周边城市的大型收容型应急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科学问题,既是我国城镇化向山区推进的战略性工作,又是山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技术难题和紧迫任务。针对当前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规划领域的防灾减灾研究存在视角错位,通过对山地城市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出现的诸多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空间承载灾害能力偏弱而导致灾害对空间的破坏引发的。为此,提出从城市实体空间视角进行防灾减灾的空间适灾思路,建立从宏观整体环境、中观空间形态、微观空间要素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框架,以期为城市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居住区布局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多种因素提升规划和设计水平,并且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功能.本文以江苏省邳州市金为·翠微名府项目为例,以技术经济角度和住宅间距规划分析城市居住区布局规划与设计,探讨了城市居住区布局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城市居住区域布局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防灾规划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陕,现行防灾规划体系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城市灾害的形成分析入手,提出防灾规划的基本体系及架构,以期对建立新的城市防灾规划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白鹏  张译珊  祁刚 《价值工程》2015,34(16):18-20
近年来灾害的频发使得健全城市防灾系统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未得到重视,随着生态防灾的理念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城市防灾规划被提上日程。本文就是以生态可持续的城市防灾理念为指导,针对不同的灾害种类,分析并总结了我国城市防灾绿地的基本类型及其规划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美国、日本的生态防灾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可持续的城市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策略,为完善我国城市防灾体系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此,认为无障碍城市环境是人性化的城市环境;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可以就城市居民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障碍来进行改善和解决。认为在我国还处于原始探索阶段的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城市街道家具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障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的初衷和终极目的是帮助障碍人士主动参与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所带来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周明欣  李祎博 《价值工程》2011,30(21):102-102
本文提出了被动休闲的概念,通过对城市街道的分析,得出了城市街道被动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和如何营造城市街道被动休闲空间,以达到为人们的被动休闲提供一个更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基于要素构成的街道景观营建与导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景观是城市意象体验的基本裁体,也是规划和建设多种要素的结构体现.通过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系统的构成特点,在空间导控和营建工作两个方面提出思路策略和技术原则,探索适宜的街路界面塑造模式与特色.针对空间、要素两个方面的组成关系进行街路景观的系统解析;同时结合当前的工程实践操作,提出有效的控制与引导方法,建立街道景观建设的内部秩序.  相似文献   

17.
生活性街道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中,生活性街道的发生却往往并非由规划设计主导,而由自下而上的改造形成。以南京城市为例,深入那些广泛存在而形态各异的生活性街道,首先考察其存在方式与分布规律,通过宏观分析与微观田野调查互为补充与佐证;其次探寻其成因,从平面布局构型、街道空间特征等多方面分析生活性街道发生与生长的动因;最后,总结生活性街道的形态规律对设计实践的启示,指向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如何高效引导生活性街道的健康有序生长。  相似文献   

18.
韧性城市乃世界各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共同追寻与欲建立的目标。如何将"韧性城市"的理念与都市的防灾空间相结合,乃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首先,从台湾现行"都市计划"、"区域计划"以及目前正研拟与推动中的"国土计划",说明目前台湾省的计划体系对于防减灾及韧性城市推动的内容与构想;其次,从国土韧性防灾的规划作业方面加以检视台湾省国土的韧性规划与防灾体系方面的落差;最后,针对台湾韧性空间现存的落差,提出韧性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陈俊鸿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日新月异。相应地,城市规划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渐增加了城市环境规划、防灾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和...  相似文献   

20.
增强城市韧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回顾我国城镇化历程,城镇化质量并未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韧性思维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既有对干扰及灾害事件的认知,强化灾害防控综合性、系统性和全过程性等方面.展望未来,城市韧性研究不仅要重视评估城市安全防灾能力,而且应加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判.为有效增强城市韧性,应从提高城市生存韧性和发展韧性两个维度入手,健全社区/村庄灾害防控机制,编制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而保障新型城镇化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