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强弱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进程与质量。以胶东地区为例,对务农、兼业和非农农民的就业、居住和户籍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农民就业城镇化意愿与居住、户籍城镇化意愿依然差距较大,就业与居住的理想地点仍然错位明显;年龄对于各类农民不同层次城镇化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对于非农和务农农民的居住城镇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子女婚姻需求对非农、务农农民的居住城镇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子女就学需求对于兼业农民的就业、户籍城镇化意愿影响以及非农农民的居住城镇化意愿较为显著。研究表明,一方面胶东地区城镇人口中的"人户分离"问题难以快速减轻,另一方面,县城作为县域城镇化的中心,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镇区主要为务农、兼业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农民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有效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和大中城市人口容纳能力之间的现实困境,提高了城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辽宁省兴城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城镇化的新路径,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农民生活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民养老的需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的新路子。一、农村养老的现状要求必须解决好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目前,农民养老问题除个别发达地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外,大部分仍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土地养老为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集体行动困境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为什么一些地方总会出现以保护农民利益始,却以损害农民利益终的现象,导致群众怨声载道,政府形象受损?为什么一些以增进农民福祉为目的的城镇化发展项目,却把农民这个主体始终排除在外,农民反而成为局外人?今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就以《上楼的代价》为题,曝光了山东省单县徐寨镇牛羊楼村在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中,违背农民意愿,逼迫农民买楼上楼,造成农  相似文献   

6.
和以往农民工进城打工不同,现阶段农民进县城的目的和动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W县的调研访谈发现,目前农产品主产区农民进城主要有常住型、候鸟型、流量型和未来投资型四种形态。从人群结构、生计方式、教育资源、进城动机、留城意愿、城镇化形式等方面来看,当前农产品主产区农民进城有其自身特点。基础教育、稳定就业、市民化生活方式是目前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城镇化的三大动力来源。只有当三者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才可能让进城农民自主选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否则仅仅是县域城镇化的流量和中间留量,进城农民最终会返乡。要从进城农民的视角考虑,警惕县域城镇化的认识误区,从基础教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推动农民自主选择参与县域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加速导致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面临着岗位少就业率低、受歧视就业难、缺中介信息少、无技术工资薄等诸多困难,本文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户籍制度、政府职能、农民受教育程度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发挥政府领导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市场机制,以及提升农民素质等改善城镇化进程中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实质是促使进城农民"市民化",实现其身份、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我省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城镇化发展中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城镇化的着眼点往往是考虑怎么样解决户口、住房,怎么样处理房地产投资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现阶段怎么样去培育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农民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镇和县城务工者未来更愿意进城。  相似文献   

11.
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因此,把握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需要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如下共识:坚持消费主导,把推进人口城镇化,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作为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民富优先,使城镇化真正承载起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坚持绿色增长,推动绿色城镇化;坚持市场主导,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城镇化;加快政府转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能够有效履行公共职责。  相似文献   

12.
赵斌 《企业导报》2010,(7):47-47
农民创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民由"输血"到"造血",实现长效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了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我国农民创业的现状以及农民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探讨了农民如何通过创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我国比较严重的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大量减少农民数量,农村城镇化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城镇化过程中搬迁农民就业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统称.它和城镇、非农产业和市民是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关系.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乡要统筹考虑,全面安排.城镇的发展,也要考虑农村的发展变化.二、三产业的发展,要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促使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看,不少是以农民破产为代价.我们要引以为戒,避免重蹈复辄.要城乡兼顾,取得双赢效果,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黄运安  宋律 《中国就业》2014,(11):26-27
正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大示范区之一。五年来,随着示范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已全面铺开20多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2.5亿元,年均增长80%,区域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株洲云龙示范区高度关注这一群体,坚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边干边试",因地制宜的制订了一系列就业工作新政策、新措施。农民失地犹如经历一  相似文献   

16.
幸福感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着眼于增强居民幸福感。在厘清"幸福感"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不同时期、不同收入人群幸福需求层次及幸福感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产业支撑、改善生存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幸福感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周阳敏  韩玉 《经济界》2016,(4):26-33
新型城镇化是企业家制度经营的关键平台,也是创造中国制度红利的重要手段,更是制度资本动态积累的核心载体。新型城镇化具有新资本形态(制度资本)、新商业模式(制度经营)、新作用路径(制度资本更新)、新动力机制(高效)、新平衡机制(包容)、新推进措施(可持续性)等根本特征。民营企业制度资本积累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迁,呈现"城市化"的趋势,但由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封建习惯势力的落后性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大多新农民的生活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交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简述新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提出帮助新农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旨在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促进城镇化建设,使"生活方式"和"城镇化建设"两者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关键的途径之一。各地政府开展了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科技进步、减轻农民负担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这些措施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但均限于市场、政策、体制及自然等外部物质条件和技术层面上,从农民自身特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须重视农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始终是主要的建设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既是造就新型农民、实现新农村建设最终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农民这一群体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