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龙华 《经济师》1998,(7):93-93
防范和化解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的思考●蔡龙华一、改进资金来源渠道和结构,构造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就政策性银行本质来说,其属于政府财政的投融资范畴。借鉴国际社会中通常得到国家财政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利率等方面大力支持的实践经验,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要防范...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尚面临一系列约束条件:我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和运行质量还不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不足;缺乏先进的全球化银行系统作支撑;尚未给国外持有者设置相应的人民币“资产池”;利率、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薄弱;财政体系脆弱;微观经济主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美日等国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牵制。  相似文献   

3.
国有银行存在的产权所有者的管理缺位是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道德风险被催化的根源,利率市场化则将扮演催化剂的角色,为银行在经营中进行道德风险行为创造催化条件,催化银行内的道德风险.2006年,我国的银行业将对外全面开放,在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外部监管体制和银行内部法人治理机构尚不健全的内部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催化的道德风险行为如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最终由道德风险造成的银行危机将演变成金融风险.因此,应针对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及利率市场化的催化作用制定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吴炳辉  何建敏 《财经科学》2014,(3):+8+0+7+0+6+0+5+0+4+0+3+0+2+0-1,0,1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频繁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更为突出,对金融风险的再认识已成为利率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研究背景,对近代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构建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内在机理的宏观框架,从而为国内学者的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也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超常规发展、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财务风险日益凸现。高校贷款会带来学校财政风险、银行金融风险及政府财政风险。我们应从思想上构筑贷款风险防线、管理上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制度上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方法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入手,以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实际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影子银行监管不充分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并造成了金融风险的积累.与此同时,具有逆周期调控理念的宏观审慎政策开始被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付诸实践.本文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纳入影子银行和宏观审慎政策的NK-DSGE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高杠杆的经营方式加剧了金融系统脆弱性与风险积累,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监管不对称会刺激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宏观审慎政策实施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包含影子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抑制影子银行的顺周期性,使金融调控政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银行正在以更大的规模、更多的业务、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的金融领域,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复杂,银行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银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近年处于下行期,金融风险不断上升,央行、银监会等相继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金融政策来防范风险是常规之举,但多重金融政策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文章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分析表明,在资本监管要求下,取消银行存贷比约束或银行间市场的政府隐性担保等弱化流动性干预的措施,将起到一定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当经济金融领域遭受各类负向的外生冲击时,就减缓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而言,取消政府隐性担保的措施更为稳健.可见,应重视不同的银行流动性干预政策对资本监管宏观审慎性的影响,通过政策之间的兼容匹配来强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价现有政策效果以及提升我国金融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层次论来分析,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这两者在主体、形成机理、经济社会影响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区别,尽管二者有广泛的联系。宏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国家,或者说是整个社会公众,而微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金融机构。风险承受主体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及其应对方式。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无疑地需要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风险,自然要让市场主体来防范和化解。我们在讨论金融风险时,长期以来是没有做这种区分,以致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经济有下滑趋势以及真实利率趋高所导致的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提高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多重目标使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券;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券。4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优化利率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资产管理公司都是作为消化(或防范)金融危机的一种应急性措施加以运用的,因而其定位都权限于清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挽救商业银行体系这一层面。而关于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必须达到“好银行”、“好企业”和保持“好财政”的三好目标。有人认为,资产管理公司肩负两个历史使命:盘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笔者认为,尽管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具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但在本质上它仍然是一种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应急性手段。赋予它过多的所谓历…  相似文献   

12.
由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采取的财政性措施是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的主要途径,因此构建以防范财政风险为主的财政效率指标体系、平衡好财政短期扩张与长期风险之间的关系等措施对推进当前财政体制改革、保障财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营是当前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发展理念,举债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城市建设对资金的无限需求,企业负债经营是有风险的,同样城市举债经营也面临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利率风险、破产风险等,必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才能更好地发挥负债资金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处于过渡时期,货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企业的负债水平有显著提高,小企业增加的更为显著。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开放利率的进程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财务效益和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冲击。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产生了系统性和阶段性的金融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前过渡时期,强化风险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推行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全面倡导金融创新,以积极方式进行利率风险的化解与防范。  相似文献   

15.
价格是市场机制 的核心,价格反映供求 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 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 优化配置。利率是资 金、资本的价格。资金 作为一种投资、生产、 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 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 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 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 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 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 配置效率。因此,现代 市场经济将利率看做 最重要的价格。 在我国无论学术 界还是决策层都认识 到利率市场化是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 没有利率市场化,就没 有真正连结居民、企 业、银行与财政的关键点,任何间接的宏观调 控政策都难以见效。但 利率市场化是…  相似文献   

16.
许菁 《经济问题》2013,(4):48-50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国内和国外两大因素共12个子指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率、股市平稳性及人民币汇率是我国长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物价水平和股市稳定性是我国短期金融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英 《经济世界》2001,(7):75-76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特殊的行业,其高风险性决定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业经营管理的主题。“防范风险.稳健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在金融业中,银行业在20世纪期间发展迅速,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创新,但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压力和责任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具有更强的紧迫性。“资产质量始终是银行生死攸关的大事”,特别是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此后,海发、中创、广州国投的关闭,国外一些大银行的倒闭或被兼并收购,都给银行敲响了资产质量的警钟。如何提高信贷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债权托管已成为政府化解金融风险存量的一种手段,但它仍只是作为一种在特殊时期(金融风险积聚到严重的程度)由政府出面(即以政府作为委托方)进行的集中处理不良债权的特殊方法。事实上,债权托管应有其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它可以作为单个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量的常规性方式。  相似文献   

19.
防范及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国有银行部门,地方政府债务对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土地财政、僵尸贷款及期限错配在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增大土地财政效应、提高银行僵尸贷款规模及加大银行期限错配渠道来促进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僵尸贷款/期限错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政府金融干预与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金融干预度与财政纵向失衡度的提高均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将为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要真正有效地实现利率市场化,不是仅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即可,而是在进行利率市场化前要有有相应的条件保障。在宏观方面,需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的金融监管和完善的调控机制;微观角度则包括银行、企业需要做好相应配套改革、提高经济体对利率的敏感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