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必须科学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传承神秘性和民族认同性的特征。要正确把握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民族文化传承困难等问题,必须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少数民族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云南省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分别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方面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外出流动时最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在外出流向上绝大多数都局限于省内流动。  相似文献   

3.
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发展受限、商品经济不发达以及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不难看出,当前学者们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也通常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但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的主导因素是人,人才引领科技、人才引领时代的巨轮不断前行,人才的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虽然在全民教育的号召下,全民素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我国少数地区的教育投入明显还存在不足,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良好发展,导致了我国经济贡献水平失衡。基于此,本文对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对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绍建 《致富天地》2009,(10):17-17
云南省施甸县是一个有着22种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县。2006年以来,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施甸县根据《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要求,按照施甸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围绕“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县民宗局、发改局、扶贫办等部门通力合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村寨分散、教育文化落后的现状,在摆榔、木老元、姚关等乡镇的布朗族村寨实施了人口较少民族扶持、茅草房改造、整村推进等项目,使布朗山的村村寨寨变了样。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虹  蒋承 《中国市场》2011,(20):78-85
本文利用我国县级财政统计数据,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以与地方财政能力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统计性描述发现我国生均教育公共投入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和省际差异;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体不平等主要由区域内以及省内差距引起。回归方法在控制地方财政能力总量、财力结构、政府间转移支付等因素对公共教育投入的影响后,发现政府可用财力和财力结构是引起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转移支付体制还没有充分发挥减小财政教育投入差距的作用,部分转移支付甚至有减少财政教育投入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也是人力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的地区。以云南省为例,该地区人力资源数量优势明显,但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偏低,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等制约因素,应合理调配布局人力资源;控制人口增长,鼓励少数民族少生优生;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力资源质量。通过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以推进地区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青林卓玛 《商》2015,(3):39
本文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格咱乡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农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和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讨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和描述了少数民族儿童人口的基本构成、家庭和受教育状况等关系少数民族儿童福利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从性别、年龄、民族、迁移状态、家庭结构等多维度展开比较,以弥补在少数民族人口研究中儿童视角的不足.在人口基本构成方面,重点考察少数民族儿童的规模、性别比、空间分布、户口漏报等情况;在家庭特征方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儿童家庭的民族构成和抚养人情况;在教育方面,重点分析少数民族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反映了少数民族儿童生存发展的基本现状和突出问题,为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术研究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性支持.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投入与GDP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文化投入通过凯恩斯投资乘数作用以及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等途径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对我国公共文化投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探讨我国公共文化投入与GDP的长期关系,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到公共文化投入与GDP的短期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发展不平衡的地方,包括文化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导向等。政府应通过均衡配置,完善布局,形成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体系;加大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均等化;"以人为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等举措,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产品理论及义务教育中政府的职责1、公共产品理论。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的消费和占有的排他性,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公共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供应,但整个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必需的,只能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形态有有形的物品形态和无形的服务形态,政府提供的公共安全保障,环境保护,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等等均属于公共产品,教育分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在社会十分落后的时候教育是私人产品,如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塾,孔子以三条干肉作为学生的学费,带有明显的私人产品特征。在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私人产品,而是带有更多的公共产品特征,尤其是基础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对部分学生实施免费,或者对学习成绩优秀者提供各种奖学金。我国的科教兴国的方针也体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现阶段实行的义务教育反映了其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2、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的经济学分析。政府介入教育必要性分析首先是出于收入分配的考虑。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由于历史状况、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其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存在自然环境差、语言不通、教育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应通过制定合理的贫困测量指标、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等手段,促进其经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潘华 《市场论坛》2014,(4):15-17
“十二五”时期,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制度是我国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根据国际经验,充足而稳定的财政保障是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制度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仍然面临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不均衡、投入责任不清和投入主体过于单一这四大困境.为了走出这些困境,应在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财政投入的均衡性,同时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并促进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永续盘存法,运用双曲线效率递减的“年龄-效率”模式首次系统估算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年至2018年的公共资本投入即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公共资本投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07年以后增速放缓;区域之间资本投入差异较大,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规模较小,泛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公共资本分别为中西亚地区的3倍和2倍,反映出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中东欧地区公共部门在公共领域内的投资参与度逐渐降低;沿线国家间公共资本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印度、俄罗斯、波兰和泰国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处于沿线领先水平,而东帝汶和不丹公共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郭友群 《商业研究》2007,(11):150-152
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储蓄-投资失衡。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影响扩大消费的重要原因。从扩大政府公共支出的角度,应加大医疗保障的投入,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扩大谦租房的供给,加大教育投入等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使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朱弘  李硕  崔瑛  余佳祥 《中国市场》2012,(22):54-55,61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养老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社会化养老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普洱市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走社会化与家庭化并存的养老模式,扩大农保管理宣传力度及财政投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丹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58-59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由于风俗习惯等不同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择校方面存在更多顾虑,而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因其自身所处地域特点往往更易在学校选择和保持风俗习惯之间产生矛盾。以洛阳市渡河回族自治区为例,通过问卷走访,分析当地少数民族教育满意度,借以反映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欧丽萍 《现代商业》2020,(12):104-105
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城镇化不断深入背景下,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前期文献、年鉴等资料收集以及科学调研活动,获得相关研究数据,研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项因素,判断动因及阻力,构建劳动力转移路径的理论模型,提出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价值、针对性强、运用性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璐  虞蓉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167-168
针对非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初步讨论了文化认同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结合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的概念和发展状况,结合非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探讨非民族高校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教育时相应的实践手段,从而有针对性从人文关怀、历史教育和引导文化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对相关高校具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祯浩 《中国商论》2024,(2):145-149
文章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设,利用云南省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基于σ趋同、β趋同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发现,在研究时间段内,云南省经济增长存在σ趋同和β趋同现象,并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趋同结论得到进一步强化。实际固定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人均实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具有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