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化解我国过剩产能更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渠道,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更是我国极为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2003年-201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并借鉴投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道国GDP、外资开放程度、法律制度、监管治理、政治的稳定性和腐败监管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和"一带一路"沿线需求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多元共建、利益共享。基于201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经贸数据,分别从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三个方面对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要素进行了分解,通过面板回归检验了中国要素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明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前提是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如果要素之间相互挤出,要素投入的作用就会大幅降低甚至被抵消。当前,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国要素主要是对中贸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当地承建工程的增长效应尚不显著。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又显著改善了沿线国家市场环境,提高了当地市场效率,而这恰是"一带一路"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平衡沿线国家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市场秩序扩展的难题,中国在参与"一带一路"时就要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通过出口平台型等投资方式来带动东道国产业链的综合发展,从而优化其对外贸易结构。同时也应注重中国在外承建工程的产业发展效应,构建多元化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完善沿线国家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借助对外的产业布局,对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产业布局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2017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直接投资201.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2.7%。主要投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家。中国与俄罗斯不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战略合作伙伴。因此,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重要的发展策略。2013年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与沿线及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对外投资数量也呈持续的增长趋势。新加坡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范围内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家。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对新加坡产生的影响,以及新加坡自身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关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探究"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吸引中国直接投资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构造了东道国吸收中国直接投资的业绩指数,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之后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哪些方面特质会影响其对中国投资的吸收情况,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国家竞争力指数各个维度指标作为衡量系统,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同时与美国同期投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35个国家2007-2014年面板数据,结合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具体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资源丰富、政府较为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同时偏好于政府有效性较弱的沿线经济体.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提高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加强政府间沟通等.  相似文献   

8.
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一环。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异质性特征和空间关联,本文运用2005—2015年中国对沿线48个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国效应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证实了第三国效应的三种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第三国市场潜力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的显著影响。此外,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但这些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影响有所差异,劳动力成本过高是阻碍中国在沿线高收入国家开展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低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则更关注自然资源获得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投资收益能否得到保障至关重要。以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投资结构为研究对象,从数量、地区、行业等方面分析投资结构现状,根据投资导向差异,可以分为技术寻求型、能源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型等四类投资。针对2011—2017年四类投资在中国对"一带一路"区域投资结构中的权重变化,选用熵值法、描述性统计和散点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辅助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受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能源导向型投资和市场需求型投资的权重不断加大,但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的投资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技术寻求型投资因沿线国家普遍缺乏先进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研究成果转化能力而面临低品质发展的危险;第三,随着互联互通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能源导向型投资呈现分散化态势,这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能源安全战略;第四,技术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型投资有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趋势,其中,技术寻求型投资以技术和成本优势为标准正在形成"两升一降"的投资格局,但是有助于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高效率投资比重小,市场需求型投资以一般贸易和产业链形式可以促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得到充分发挥,切实在"一带一路"区域形成共享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是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对象。两国之间地理相邻、文化相通、资源互补,拥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对俄直接投资面临着投资规模尚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俄方基础设施较薄弱、法律不健全和制度不稳定等问题也限制了中方投资规模的扩张。因此中方应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增强风险意识,不断促进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以此为原点,更好地带动中国对欧洲国家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2006—2015年中国对54个沿线国家OFDI的出口结构效应,得出"OFDI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效应有限"的结论。为了发挥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效应,提出加强国家间合作,推动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展开投资贸易合作,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运用CGE模型构建社会核算矩阵,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自由贸易情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成自由贸易区后,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GDP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均将有不同程度提高;参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平衡趋于稳定而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福利、贸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结合自由贸易情境分析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本需求较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相对于压力情境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同时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随机前沿方法研究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模式为垂直型投资,虽然投资总额较大,但是投资效率偏低,投资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应根据东道国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并加强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合作,为在东道国的投资营造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从而逐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充分挖掘投资潜力,提高投资效率,开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投资是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经济活动,而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各国最常选择的投资方式。近年来,伴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行,我国更加重视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交流,而我国在与他国的投资交流时总会存在着许多的机遇,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以及经验方面不足的原因,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层出不穷。所以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本文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35个国家(地区)的投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道国主权信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偏向主权信用较低、投资风险较大的国家;单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裕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析表明,该类国家的主权信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U型影响:当东道国主权信用低于某一水平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向主权信用较低的国家;当东道国主权信用超出某一水平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偏向主权信用较高的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趋向东道国主权信用水平的两个极端——战略资产丰富的高主权信用国和自然资源丰裕的低主权信用国。  相似文献   

16.
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思想,李克强总理也表达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契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新的机遇之窗。以此为契机,本文阐述基于此构想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主要介绍了与亚洲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途径,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异质性的角度探讨逆向技术溢出对本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故此,本文研究发现:在引入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没有发挥正向作用,分投资区域的角度来看,仅对独联体的投资表现出较小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作用。文章的研究对我国进一步开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有积极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为全球合作发展与治理开出的一剂中国药方。文章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合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该战略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产业、企业类型及投资方式,并探索性地指出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潜在风险,以期对其规避提出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不同,本文运用GMM方法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世界187个国家(地区) 2003—2015年的跨国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东道国制度因其不完善而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同时,欧洲地区将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并发挥应有效力的落脚点。鉴于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发展中经济体,并借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沿线亚洲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国对俄投资量大,双方经济互补,且在投资领域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中国对俄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政策、中国对外投资的国内立法、中俄双边条约和俄罗斯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为中国对外投资者在俄罗斯的投资活动提供指引和支持。但由于两国政治经济的差异,中国对俄投资仍然面临俄罗斯法律环境不稳定、税收复杂繁冗、投资模式以及环境保护等法律风险,较高的投资壁垒易使中国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中国对俄投资需要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投资权益,规避或者降低法律风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顺利开展对俄投资合作,提升经济实力,促进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