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就业优先”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优先的基本含义是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优先。就战略思路看,就业优先原则应当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的市场发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在规范化程度、社会组织程度和规模容量上都远逊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当前,在劳动力市场发育上有三个需要澄清之处:(1)鼓励劳动者成为小商品经营者、股份合作制下的合伙人,这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主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城镇职工失业和下岗,农村劳动力剩余严重,每年还有数百万到上千万新增经济活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但迄今为止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程度使得城镇就业继续增长,不仅表现为新兴部门就业比重的提高,还表现为非正规就业渠道的开拓,最终体现在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微观调查的数据,通过对中国城镇就业增长机制的讨论,揭示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关系,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创造就业机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6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传统就业方式难以吸纳过剩劳动力供给时,灵活就业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灵活就业机制尚未形成,灵活就业者游离于制度保护之外,灵活就业机制的建立亟需理论研究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尚长风 《经济学家》2003,(4):123-12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以竞争机制为主,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机制在劳动就业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机制以及劳动者自身素质也决定了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在该市场上重新就业的可能性极低。既然如此,失业者为何宁愿选择自愿失业也不到二级劳动力市场上去就业?决定劳动力选择就业岗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收入,让我们先看一下收入是否构成了再就业障碍。假设劳动者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失业后,在这个市场上重新找到工作的概率为p,在二级劳动市场上就业所得工资相当于一级市场工资的折扣率为a。如果p等于a,那么…  相似文献   

5.
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尚不充分的状况下,政府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更迫切的是要把重点工作放在政府的就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上。通过走访广西A县就业服务机构,对就业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找出阻碍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体制、政策和工作实施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悔 《经济论坛》2003,(18):11-13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供需是受市场调节的。从理论上讲,失业与就业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从实践上看,充分就业作为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是各国政府神圣的义务与职责,面对就业与失业这一不能回避的问题,政府必须有化解良策,妥善解决。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企业改制、政府减员,使得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何推进再就业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及合理推动劳动力流动,是我们当前既要从理论上探讨,更要从实践上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1.失业人口三…  相似文献   

7.
曲涛  张锋 《经济师》2004,(2):242-243
陇东老区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为此 ,必须采取对策是将“就业优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2001—2020年我国就业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未来20年的就业战略面临的形势、目标及对策思路,就业形势;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战略目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建立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战略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容量,加速城市化进程,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利用国际市场拓展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元福 《经济师》2003,(3):169-170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许多问题 ,包括 :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 ,且增长速度快 ;农村劳动力需求不足而且就业空间有缩减趋势 ;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多路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包括 :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 ,提升农村劳动力质量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发育劳动力市场等  相似文献   

10.
按国际惯例,职工下岗即为失业,本不该由企业来管。但我国目前下岗职工的管理体制是由社会保险体制不健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功能弱,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而造成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而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和着力搞好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使再就业工程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使之最终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决定了环境规制对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存在差异性。基于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利用1998—2014年30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面板门限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城镇农民工就业负面冲击大于对城镇本地劳动力就业冲击;(2)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存在显著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门槛效应,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高于2002时,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为-0116;当劳动力市场分割介于1199到2002之间时,抑制效应较大程度下降,为-0042;而当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小于1199时,抑制效应转变为正向促进效应,为0106。未来应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降低环境规制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抑制效应,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效发挥城镇化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经济研究》2007,42(7):4-14,22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批评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判断。本文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以及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database of the employment of married women in 2006,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worke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The Probit Regression suggested tha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milies were of more importance than individual factors and there existed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r women from urban areas, individual factor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hose from rural areas, while family factors were more significant for those who came from rural areas. Thus labor market policies should consider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women.  相似文献   

14.
人口社会政策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有影响,不同的政策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思路和对策。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剥离附加的不合理社会管理功能,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探索便于城乡对接并可以跨地区流转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政策改革的出路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和制度上的界限;生育政策改革的思路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5.
A stable labor market is a policy priority for most countries, especially after the burs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Unlike most countries, 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 appears to be holding up well, despite sharp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underlying fundamental mechanisms that help explain the resilience of China's labor market.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labor market dynamics in China is that rural‐to‐urban migrant flows are more sensitive to growth than urban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fast urbanization, which serves as a main shock absorber to buffer employment against adverse shocks. Therefore, we propose a generalized Okun's Law (GOL) that incorporates migrant flows with unemployment rates to capture the relation between labor market dynamics and economic cycles. The original Okun's Law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the GOL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that have already completed urbanization. Conducting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both China's national‐ and city‐level data and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GOL theory. Findings in the paper have implication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isdom of Okun's Law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abor market policies.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缩小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比重、统一劳动力市场、引导居民树立正确就业观等,消除其他因素的制约,才能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要素市场配置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要素市场人为分割情况下,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受到限制,要素的这种错误配置导致了较低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得城乡间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通过选取一定的统计指标,对1990-2011年我国城乡要素收入进行分解,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要素市场配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应采取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合理配置,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1992年~ 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镇,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实现了就业转移、却难以实现居住转移的农民工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迁移模式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模式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经济、社会管理的规范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制约了企业长远发展乃至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这种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策将具有分类性和渐进性特点。中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现实选择;加快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步伐,以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在城市公共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迁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城市就业包容性的提升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异质外来移民对原有居民的就业机会将产生不同影响.文章运用动态监测数据,按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所属行业和流入时期分析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包容性,衡量人力资本等因素在异质外来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取代传统的行业壁垒已成为获取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2)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对劳动力组群的就业决定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外来劳动力占比每上升10%,城市原有劳动力的就业率将下降0.04-1.99个百分点,表现为外来劳动力对城市原有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率产生显著冲击,且此现象在部分高进入门槛行业尤为明显.(3)城市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时期流入的高技能组劳动力的包容性显著低于低技能组,高技能组劳动力之间存在更高的替代性.(4)与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率相比,新进入的外来劳动力对前期进入的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率的影响会更大,且这种影响同样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递增.因此,在完善就业市场的同时,应在就业的前置和后置环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