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龙泽 《中国纺织》2009,(8):64-66
近日,中国民企2亿欧元收购法国皮尔·卡丹部分产品在中国的“生产许可证”一事,引来一片哗然。从最初曝光的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到卡丹路公司。从浙江嵊州巴贝到最后尘埃落定的温州四商人,皮尔·卡丹的收购可以说是闹得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2.
苏恩 《中国纺织》2009,(8):70-71
目前广州健升公司和广州卡丹路公司是已被媒体爆出的两家欲接手“皮尔·卡丹”32种产品在华品牌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而谈判的价格大概在2亿欧元左右,这个金额大概相当于一个国内知名企业一年的销售额。花费如此一笔巨款用来收购皮尔卡丹。相信一定有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背景:皮尔·卡丹先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时装大师,颠峰时期皮尔·卡丹在中国的高档服装市场份额曾达到40%。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家居用品、旅游产业,皮尔·卡丹在60年里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800多家品牌代理商,雇员超过20万人。仅服装产业每年全世界的销售额可达37亿欧元。今天,皮尔·卡丹已成为全球最畅销、最知名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4.
陈茜 《董事会》2006,(4):39-43
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在中国多个产业领域展开“打包”收购行动,大有全面收购中国之势。这引发了包括官方人士在内的国内多个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应。这次大规模针对中国关键产业的收购行为,究竟是跨国公司更大规模收购的预演,还是一次投机资金的短期套利活动?本刊选择在这一时机推出外资收购中国相关产业的系列分析文章,意在解读这次大规模收购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绍仪 《董事会》2009,(3):68-69
虽然这是一个信奉“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但国内汽车分析专家却普遍认为,中国车企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收购像沃尔沃这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从30年前皮尔·卡丹先生第一次走进中国开始,他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就不断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惊喜。从在中国的第一场时装秀开始,皮尔·卡丹品牌坚持每季都做流行趋势发布,始终用独特的创意引领着中国时尚。30年后,皮尔·卡丹先生又在中国发布了该品牌的2009春夏系列。此次皮尔·卡丹2009春夏系列发布的主题为"球形宫殿",位于法国南部的球形宫殿是此次产品系列的灵感来源。发布共分为3个系列:淡薄晨曦、海边艳阳、暮色魅惑。整场发布除了品牌经典的红、黑、白三色外,采用了大量高纯度色彩,橙色、黄色、绿色、蓝色,这些鲜艳的色彩带有浓郁的法国南部气息。  相似文献   

7.
6月,就在人们对广州、温州和嵊州等地服装企业欲收购皮尔·卡丹的传闻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罗蒙、博洋、爱尔妮、合和杰斯卡等一批宁波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已赶往意大利马尔凯地区考察,与当地50多家有着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2005,(12):16-17
似乎每隔几个月,就有中国企业收购一些欧美著名制造企业部分业务的消息传出。去年,中国电视机制遣商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机业务,随后,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也破TCL买下。接下来,中国电脑集团联想收购了IBM公司标志性的个人电脑业务。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2日.一位老人就要迎来自己的87岁生日。生日之前,他决定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以2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其成衣及饰品的中国生产许可证、也是从那天起.这位老人的名字和他毕其一生精力为之奋斗的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再一次在中国服装界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0.
万向的方向     
杨帆 《汽车观察》2013,(6):14-15
近日,有外媒曝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万向集团将联手美国VL汽车公司收购菲斯科电动车,报价为2000万美元。如报道属实,这将是万向集团继成功收购美国电池生产企业A123公司后,又一次海外投资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BP公司开启的石油公司世纪大并购至今不过十多年,除埃克森关孚公司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扩张欲望和能力外,多数跨国石油公司已进入资产收缩的调整期。近年来国家石油公司的并购规模和力度远远超过跨国石油公司,尤其是中国石油央企的海外并购实践,并购规模和频度显示“中国并购”时代已经到来。对“中国并购”必须清醒审视、谨慎面对:1)收购兼并是公司做大做强的必要手段,目的是为了突破公司的发展瓶颈,必须服从公司的发展战略;2)衡量公司并购发展是否成功主要应看重公司价值增长、股东回报增长以及油气产量和探明油气储量的增长等;3)掌握发言权,制定游戏规则是最重要的收购兼并规则。只有做到这几点,“中国并购”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12.
近日,皮尔·卡丹08春夏时装发布会在敦煌鸣沙山的无垠大漠精彩上演。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每一次的流行趋势发布会上,都会带着其与生俱来的魅力与神秘感现身。回想七百多年前,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使者马可·波罗,卡丹先生的这一非凡创意仿佛暗示着这是一条欧洲人被这遥远东方国度接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上海的一家铅笔厂在原东德进行收购以来,中国企业在德国进行收购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行业也越来越广。早期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收购以破产目标企业为主,例如德隆集团收购道尼尔飞机、沈阳机床收购希斯公司、浙江弘升集团收购格罗斯纺机等。鉴于经验不足,中国企业的早期收购都有一种买便宜货的心态,由于目标企业破产所以不用花太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来自中国四川的腾中重工收购通用悍马会不会是一场闹剧?即便在中国国内,对此案也存在着巨大的质疑和争论。甚至有人猜测,此次收购行为很可能只是腾中想要“一夜成名”的炒作行为。  相似文献   

15.
后PC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两家全球PC巨头相继推出重磅举措——联想推出智能手机乐Phone,惠普12亿美元收购Palm,这是PC业真正的大变革。后PC时代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6.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1,(2):110-118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激动人心的时代,也是属于中国商用车的时代。 中国重卡产销由近1万辆增长至近5万辆,用了1990—1999年十年时间。从5万辆增长至100万辆,也用了2000—2010年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电工业》2012,(5):16-16
全球最大的风机设备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Vestas)再次被传有意向中国企业出售资产。日前,丹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德兰邮报》报道称,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均有意收购Vestas,这两家公司已经与数家丹麦企业金融顾问机构就收购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徐晋 《董事会》2010,(10):68-69
至于达能是否欲在中国全面“独资”,而摒弃其一贯擅长的股权投资收购方式,笔者个人认为不见得。但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达能在关注的四大产品领域再行全资收购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这是达能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继续加速。外企收购中国企业或股份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热点和一股新的浪潮,据笔者统计,2006年以来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化工资产的案例达60项之多。对中国化工资产进行收购和重组,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这种收购重组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11,(7):17-17
据媒体报道,飞利浦全资收购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一事,已基本敲定,收购金额约为2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小家电市场上节节败退的飞利浦,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反围剿”行动。不过,此次并购尚有待商务部的最终审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