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国忠  张春丽 《经济地理》2005,25(5):724-727
文章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以及海洋旅游市场状态三方面对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围海洋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及海洋旅游发展的专题理论研究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评述。对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应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以“生态性”为发展方向;通过区域间资源的整合进行区域合作,积极向国际通用的国家公园靠拢,建立我国海洋国家公园;注重开发多样化、深层次海洋旅游产品;发展新的海洋旅游业态,使之成为地方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夏鹤  于海静 《当代经济》2016,(17):49-5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海洋开发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以及“一带一路”的提出,海洋旅游业正在成为引领海南省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文化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红利等方面阐述海南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论、"点-轴系统"理论的浙江海洋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地系统布局现状,以协同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浙江省域内海洋旅游发展的模式,认为浙江海洋旅游的空间发展结构模式为2个中心、2个增长极、14个发展点、2条重点发展轴、1条发展拓展轴、5个海洋旅游板块。并从整合思路出发,着重讨论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形象协同、产品开发协同,促进浙江海洋旅游整体发展的命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海洋旅游业的有序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海洋旅游及其产品的内涵 海洋旅游的范畴,各国不尽相同,研究者给出的定义也有差异。加拿大渔业和海洋部称为marinetourism,美国于1992年建立了海岸带管理体系(ICZM)。我国国家海洋局称之为滨海旅游业。根据《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滨海旅游业是指滨海地区开展的与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娱乐及经营等服务活动。海洋旅游的定义,有的突出旅游主体的行为,“海洋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海水、阳光、沙滩为主要内容,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体育活动和疗养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郭鲁芳,2005)。  相似文献   

5.
浙江是海洋旅游的资源大省。文章分类梳理了浙江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了海洋旅游生态建设模型,分析了以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主体的责任,提出从产品开发生态化、经营管理生态化和旅游体验生态化三个层面,进行海洋旅游生态建设。以浙江5个沿海地区为核心。在海洋生态景区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旅游生态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归纳台湾省2005年版《海洋政策白皮书》中有关海洋经济的内容,参考可以获得的台湾省海洋经济数据和资料,描述了台湾省海洋地理和海洋资源概况,分析了台湾海洋产业内涵及类别,重点讨论了海洋航运和码头业、海洋渔业、海洋科技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同时讨论了台湾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海洋旅游业是舟山极有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发展海洋旅游业大军中,海岛妇女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今年一月十七日国务院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坚持国际化、精品化、标准化导向,以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8.
《广东经济》2012,(12):18-18
继2010年广东省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后,日前《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得到批复,这意味着广东省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已被全面纳入国家宏观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等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广东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当前广东海洋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广东将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来抓,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海洋经济强省。为顺应经济转型大潮,广东已将海洋经济定位为重要主攻载体,把扩充经济总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放在海洋经济上。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及发展临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滨海旅游业等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海洋大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一直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长三角整体出发,研究了海洋经济发展特征与形成的格局;阐述了海洋服务业体系与特点,并重点分析了长三角海洋服务业发展现状、潜力与存在主要问题;提出长三角各省市协调与联动促进海洋服务业发展的六方面对策:(1)建立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管理协调机构;(2)实现港口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做强港航物流服务产业;(3)完善滨海旅游资源布局,滨海旅游业一体化联动发展;(4)共建海洋科技服务体系,共享海洋科技信息服务;(5)联合打造海洋科教基地,培养海洋经济服务人才;(6)共同制订生态保护体系,提高海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经贸实践》2007,(8):23-26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都说“虽是海洋大省,却是资源小省”,其实是“人在海边不识宝”,然而,当我们饱受瓶颈制约之时,方才幡然悟醒;海洋的文章不是大有可为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真是资源大省!回顾以往,我们真有点煞视无睹的可惜,虽然我们也喊过建设“海洋大省”的口号,但是比起急功近利的其他产业,不得不承认要“尚努力”由鉴于此,我们今天聚焦海洋,不仅是抒发海之韵,体验海之味,更是要探索海之宝,从而吁请全省上下将目光转向海洋,重新审视我们的“海洋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屠海将 《经济师》2012,7(3):231-233
2011年3月初,浙江省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海洋资源优势是浙江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是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浙江要有更大发展,必须提高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变海洋经济"大省"为"强省"。台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沿海地带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台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论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倩 《经济论坛》2005,(8):134-135
旅游业的建设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能够促使旅游目的地原来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消费的形成,会对地区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等产生影响。城市是区域内经济、文化等交流的中心。根据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可以将城市分为资源型、经济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动能、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海洋区位与资源是天津最大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禀赋,面对速度下滑、结构偏重偏旧的经济状况,天津应依托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从战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不断深化海洋强市发展战略;以海水资源利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北方航运中心等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培育经济新动能,并通过强化产业政策支持,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潇  姚荔  杨黎静 《海洋经济》2018,8(5):50-56,64
在充分认识澳门经济发展亟待转型调整的基础上,采用SWOT 分析法剖析澳门内外部条件,认为澳门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强调经济结构精简化、发展特定海洋服务业、依靠和优化外需、处理好同博彩业的关系。同时提出了高端海洋服务业核心地、高品质大业态海洋旅游聚集区、中葡海洋产业合作及金融服务领航区、涉海中小企业双创示范区“一核心三区”的总体构想,以及现代海洋旅游业为主导,海洋文化业、海洋中介服务业、涉海金融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为支点的“一骨干、四支撑”海洋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河北省作为沿海大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海洋经济,确立河北省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球的地位,是一个重大的、牵动全局的课题。从河北省海洋经济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出发,提高对海洋经济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认识,加大发展力度,对于从根本上提升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07,(8):1-1
早有权威人士这样指出,浙江并非所有的资源秉赋都匮乏,例如海洋资源,相比能源等资源而言,可谓一枝独秀,领先全国。面临成长烦恼的浙江省,向蔚蓝的东海进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省,这是扬长避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重大战略选择,寄托着浙江人民加快奔小康的金色希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2,(7):107-108,176
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要求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必须做到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为此,需从建设低碳海洋生态经济、循环海洋生态经济、绿色海洋生态经济入手,实现浙江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霓 《新经济》2011,(11):72-76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在陆地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战略,并提出在山东、浙江、广东三省进行海洋经济区建设试点,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和可资示范经验。本文从三省发展海洋经济实力、定位、目标以及后续发展潜力进行比较,为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沿海地区之间海洋资源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由于长三角海洋经济各自为政,其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长三角范围内的海洋资源主要集中在港口、海上旅游资源、渔业、滩涂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进大出和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海洋科技的支撑水平不高、海洋经济发展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等.文章根据长三角海洋资源分布和特点,通过剖析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世界性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长三角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并得出了长三角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即资源开发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以产品为导向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涉海服务业等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