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全球20个新兴经济体2005~2015年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方法考察了全球金融周期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一体化大背景下,以VIX指数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周期会显著地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便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新兴经济体也无法保证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文章还进一步证实当VIX指数下降时,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影响加大,该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会遭到削弱;当VIX指数上升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影响减小,该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会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现有汇率制度框架内,虽然我国利率对美国利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东亚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却具有十分高的独立性.(2)汇率制度并不是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键因素,资本的流动性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3)以增加货币独立性为由而主张增加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幅度的观点,并没有充分的实证基础.我国未来资本项目管制的大幅度放松将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大幅度降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重视外部货币冲击的因素,同时改善本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弥补本国由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下降而导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国际动态     
《中国西部》2013,(13):18-19
IMF呼吁采取货币政策以外措施重振全球经济信心全球财经高层官员4月20日指出,单靠货币政策不足以恢复对全球脆弱经济的信心,他们呼吁各国采取其他措施,重振经济成长及创造就业。"我们必须果断行动以扶助可持续复苏及恢复全球经济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在春季会议闭幕时指出。IMFC公报称,在经济复苏速度不均且疲软之际,主要国家的央行应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但IMFC指出,不能指望光靠宽松货币措施就能提供足够的刺激,并呼吁各国提出可靠的计划,逐步紧缩预算及  相似文献   

4.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央银行对政府应该保持多大的独立性,可通过货币政策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我国2000~2015年CBI、GDP、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等年度数据,利用"随机游走模型"考察了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如何对经济增长稳定性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太银  曹家和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66-68,73
文章利用"G—R"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通过我国汇改前后的比较得出,汇改之前货币政策独立性小于汇改之后,但汇改后,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进行的冲销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江苏、山东和四川三省的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成品油价大幅上调,看来这次是非与"国际接轨"不可了。但是,如果资源价格跟随国际市场波动,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进一步弱化?如果此时依旧强调货币政策的独立,而且在发达国家执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我们依然以"稳健"的旗号"独立"地紧缩货币,那中国经济是不是距离灾难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的利率都几乎降为零点附近,常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使一些市场失灵,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纷纷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本文以美国为例,对其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归纳研究,以期为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的退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有关于资本开放的研究多聚焦于资本项目自由化、利率及汇率市场化顺序的探讨,却忽视了资本开放顺序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实际上,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同时能否保持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效力,决定了货币当局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更是一国能否开放资本账户的关键条件。有鉴于此,文章首先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量出中国的实际资本开放度,随后利用引入含有交互项的回归模型评价不同汇率制度下,资本账户开放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差异,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汇率制度变迁不会动摇资本开放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因此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第二,考虑近期全球避险情绪高涨,现阶段二元悖论与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更加吻合;第三,受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近期不宜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这可能会诱发产出调控失灵、资本泡沫膨胀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谢平先生的《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为我们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东 《产权导刊》2009,(10):18-20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渡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缓解和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受到广大学者关注和各国央行的重视。目前,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中尚未运用该规则进行操作,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独立性、相关机制和技术约束条件出发,深入探讨了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并依据应用中存在的掣肘因素,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全球"去杠杆化"进程不一,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一)美国结束"去杠杆化",欧盟与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去杠杆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进入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集中表现为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危机从"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开始,随后进入第二阶段,即"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具体表现在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借贷条件变得异常苛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频繁流动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资本的跨国流动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了各国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因为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等变化趋势共同改变了货币政策实施所依赖的整个金融环境,在宏观层面上却给政府当局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了困惑,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独立性受到冲击。当今资本流动性已成为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把资本流动性作为主要变量来考虑,以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欧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此种政策的作用下,西方各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同时也造成全球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目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到了退出的时候,然而该项政策的退出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依存性和外部性的系统工程,退出时机、退出策略和退出工具的选择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大国货币政策在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各国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相互依赖性和政策一体化效应。文章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中央银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就我国应对美国退出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货币政策根据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较大,也是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究美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在当时或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本文通过收集各国央行及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采用平稳化检验和一阶差分处理技术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时间序列回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G20机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策略,即完善G20框架下的互评机制、提高其决策的有效性、建立G20机制下的多层次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框架和以G20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最后提出中国如何利用G20机制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度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成  赵轲轲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3):88-92,121
文章主要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理论部分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关于货币政策跨国传输等相关问题。货币供给分为国内供给和外部输入,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变化可以分析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乘数效应影响了货币供给量。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央行调控独立性的发挥,外部货币的输入容易形成对国内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某种程度的冲击,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增加。经验分析发现,美元输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影响到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曾婷 《特区经济》2009,(11):68-69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得货币政策被动实施,效用打折。我国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减少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