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会计准则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形势下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及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进而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对策.对于提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及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已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文章首先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发布的意义及主要特点,通过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进一步分析了新准则的发布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家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各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相关会计处理原则的改变必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的四大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比较,把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于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四大改进为: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会计信息质量强调相关性与重要性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国际趋同、财务报告体系更趋有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开放口径逐渐拓宽的背景下,QFII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一系列有关于金融开放政策的落实,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深度开放的决心。鉴于QFII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以2021年10月证监会发布有关增加QFII在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的公告为切入点,在总结QFII发展历程中历次改革重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QFII的层层改革可能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得出,QFII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会在引入中长期资金、深化市场互联互通、优化投资者结构和推动债市开放方面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探讨QFII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后中国金融市场的走向,对防范金融风险并稳固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人民币的升值,QFII非常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在已取得较好业绩的同时,中国政府适度新增QFII额度将吸引更多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QFII制度的引入则使QFII持股成为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QFII持股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不足,尤其缺乏相关经验证据。本文认为,QFII持股能够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为数字化转型项目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并通过改善投融资行为、优化信息状况、推动技术进步等路径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1)QFII持股比例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2)QFII持股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财务费用和金融杠杆、提高分析师关注度和媒体正面报道数量、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3)QFII持股对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更为显著,对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比非高科技企业更为显著,对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4)QFII持股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提高投资价值和主业业绩),数字化转型也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提高投资价值和投资效率),而且QFII持股可以改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强化正面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效率提升效应,弱化负面的主业业绩降低效应),因而QFII持股下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提质效应;(5)在创新创业VC/PE投资和外来投资活跃度较低的地区,QFII持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大,表明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QFII持股具有弥补资本市场投资活跃度不足的“补短板”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考察了QFII持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路径和异质性,二是提供了QFII持股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证据,三是进一步探讨了QFII持股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的提质效应和QFII制度对资本市场的补短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QFII持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深入认识QFII持股制度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利于政府部门和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QFII是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2002年l2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QFII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QFII机构以其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国际趋同"成为此次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关注点;公允价值成亮点;利润调节受限;金融企业影响较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境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促进财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10.
从准则趋同的经济后果视角,考察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是否吸引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通过采用更为稳健的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并控制了股改及加息的可能影响,发现准则趋同提高了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但市场流动性的结果是混合的,Amivest流动性指标和换手率显示准则实施前后市场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方面,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需各国共同努力,国际会计准则不应该只照顾某些发达国家的需要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另一方面,中国在使自己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中可取的内容,而非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QFII制度作为一种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如果利用得当会促进本地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会改变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会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与投资理念的转变,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向市场导向化转变,有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QFII和QDII制度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重要阶段。QFII和QDII近年取得较快发展,但亦面临QFII规模偏小、我国资本市场对其吸引力不够,QDII缺乏海外投资经验、亏损严重等问题。需要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为QFII制度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QDII风险管理,提高QDII境外投资管理能力;加强监管,健全和完善"双Q"制度,促进跨境证券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本文拟从探索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QFII持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3至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QFII持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发现QFII倾向于投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一股独大、位于发达地区、从事受政府保护的行业、发行了B/H股、非国家控股、大股东利益侵占少、政府干预程度高、控股股东为集团和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总体而言,QFII倾向于选择治理水平高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标志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本文拟从探索公允价值的内涵入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将产生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就QFII发展的现实意义,结合基本现状,预测今后中国资本市场以及证券投资市场的发展态势,对QFII健康有序发展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导向下进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被认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然而会计准则形式上的趋同是否意味着会计实务趋同呢?本文以AH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为样本,研究2005年至2014年间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瑾 《大众商务》2010,(14):139-140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对财务报表可比性的要求日益强烈,会计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同时我国会计当前所处的复杂环境决定了我国会计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的趋同等效,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