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西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及其丰富 ,在翻译中这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中西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不同以及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相同或相近的联想意义及翻译 ;(二 )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想意义及翻译 ;(三 )特有的联想意义及翻译 ;(四 )尽量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翻译出现的误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论述动物词汇在中英文里的联想意义,并且探讨如何应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来翻译中英文里的动物词汇,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最终达到文化交流、日常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民族对动物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从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也可看出其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而词语又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列举和分析了一些反映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的词汇和形象,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来处理这些词汇的翻译思路,并介绍了几种翻译词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义与联想意义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英文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或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英汉文化的异同,导致人们对同一种动物赋予相同或不同的情感和联想意义.探索十二生肖动物词汇在中英文的意义,可以丰富人们的语言知识,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翻译与文化有着血肉的联系,翻译之难就在于跨越文化的障碍。本文集中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如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联想、制度、世界观、社交礼仪和文化空白在翻译中形成的障碍,从文化、哲学和思维等方面比较中西思维的异同,从而导出跨文化翻译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语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准确翻译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以期能为读者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语言要素。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单位,其联想意义自然而然地深受文化的制约。换言之,不同的文化语境可以导致不同的词汇联想意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环境截然不同,因此中英词汇的联想意义不可避免地呈现千差万别的特点。这种差别对中国的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翻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生活在中西两种迥异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词汇表现及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翻译时由于缺乏对另一方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会出现错译或误译。而一般情况下,能否考虑到语言的文化因素决定了翻译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注重翻译中的文化背景的介绍与对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粗略探讨英语中反映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词汇.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两种文化中,在社会意义、感情色彩上等值的词汇;2、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的附加意义词汇;3、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和使人产生不同联想的词汇;4、在两种文化中,具有附加意义的词汇既能产生共同联想,又存在更细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申的动物词语在文化內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成功进行垮文化交际和准确翻译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以期能为读者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汉英两种语言中拥有众多脍炙人口的习语,由于人们所处文化背景及心理联想的差异,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有较大困难.文章从价值观、审美意识、宗教信仰、习俗、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并阐述一些翻译习语的策略,以便恰当的传达习语中所隐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指任何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语用迁移现象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从招呼与告别、祝贺与赞扬、敬辞与谦辞及比喻与联想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4.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而语言的使用使人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在人类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受限于不同的自然属性和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及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赋予了动物词语各自的隐喻意义。通过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动物词汇意义的重合、冲突、不同动物的喻体表达同一意义以及空缺对应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感受到英汉动物文化相同性和差异性,以促进英语翻译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中英两种语言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动物词汇除了指代动物本身外,还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喻指涵义及深层的文化内涵。在语言的使用中,人们经常用动物的某种突出属性来指代与之具有相似性的人。论文以猫为例,探索猫所含的隐喻涵义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近现代一百多年来翻译在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建立翻译学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翻译学分成科技翻译、学术翻译、应用文翻译和文学翻译四部分的构想,然后分别制定了初步的四类翻译各自的翻译标准;最后建议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和发展翻译学。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英汉词汇在两个民族中所产生的不同联想意义的探讨,说明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词汇国俗语义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19世纪来华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中所涉及的汉译名形态、特点和翻译方法的分析,认为19世纪来华传教士在音译、意译翻译策略使用上更为"本土化";一名多译、古典翻新和中西涵化等语言特点既反映出西方概念在汉语中词汇化的过程,又传递出汉语词汇变迁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9.
语篇翻译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语言交际的结构--意义单位,所有语言的语篇都具有共同的属性:内容的一致性和组织(衔接)的连贯性,不过由于英汉民族间的化差异,英汉语篇无论在语篇构建模式上,还是在衔接方式上都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语篇往往做不到对原语篇意义(信息百分之百地传递,在此情形下,翻译时,为实现译语语篇对原语语篇主要信息(意义)的顺畅传达,译语篇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语篇构建模式及衔接方式进行构织,而非刻意在译中移植、保留原语篇构建模式及衔接特征。针对基于传达原语化目的的语篇异化翻译就是在译语篇中保留原语语篇构建及衔接特征的命题,章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翻译不仅仅是双语的转换更是不同思维方式的转换。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英汉语言在篇章结构、句型结构和词汇含义等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从而相应地给英汉翻译过程带来了理解和翻译上的负面影响,需要突破原语思维和母语思维的束缚,实行多元思维的互补,并进一步突破自身心理束缚以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