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企业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超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基因和复制酶等生命特征,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像生命的起源一样,也是超循环的结果,是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具有自组织、自增进、相互增进和协同进化等特点,探究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为做好创新网络的治理,促进创新网络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共生合作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从共生理论出发,定性分析大学科技园多种产业共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关键因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环境、多种产业间的合作共生与竞争等;采用定量化研究手段,探究大学科技园集群共生模式下创新能力与4个关键因子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为大学科技园集群创新理论的微观机理研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讨主新流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及交互作用机理,对于企业优化创新能力序列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的特征差异,构建二元创新能力集,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及其技术轨道变迁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能力序列的演进规律,揭示主流创新能力对于新流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和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制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提出从创新创业支持、人力资本形成、金融制度创新、创新文化塑造以及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科技园制度。  相似文献   

5.
知识网络是组织之间知识作用的基本形态。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协同演化,对于认识企业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等的内在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超循环理论,研究了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建立知识网络的超循环结构;其次,研究了知识网络的协同演化机制,并应用协同演化机制,分析企业创新网络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6.
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集成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集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识别,有助于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科技园企业创新人才孵化现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大学科技园部分园区企业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结构化人员访谈,分析了大学科技园企业在创新人才孵化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对人才孵化的认识、发掘各级优秀人才资源、对人才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就强化大学科技园企业的创新人才孵化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结构及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多元化、板块化结构,着重提出并强调了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能力在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并分析了研究型大学构建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战略选择,即实施开放创新战略、集成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和创新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林海 《经济学家》2001,(3):106-111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提出了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区域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能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在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但大学科技园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功能障碍,区域经济融合优势的培育与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为226.1亿元,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低于2004-2009年,平均每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收入为2.6亿元。同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和单位企业平均人数都出现下降趋势。本文通过结合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生产联合体、创新驿站等技术服务形式,提出区域大学科技园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融合机制,创新主体对接机制以及创新资源对接机制,推进区域创新资源聚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推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结构,基于超循环理论,探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过程,并利用江联重工集团案例分析,明确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动力要素。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绿色发展性、生态性、动态演化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特征;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催生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超循环,而超循环体系能够加强绿色创新主体相互作用,推动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资源配置与匹配效应、环境规制与市场导向、用户交互与敏捷响应、共生竞合与跨界整合是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就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问题,提出要重视创新文化,增强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营造创业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高校优势,办好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3.
动态视角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张爽 《生产力研究》2008,(1):123-126
知识创新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在明确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形成的路径及其机理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进而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知识创新的积极性,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知识创新能力水平的目的。文章首先界定了知识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认为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是知识自身演化和动态积累过程;其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探讨了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及其演化的螺旋路径和内在机理,对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和开发知识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问题,提出要重视创新文化。增强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营造创业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高校优势,办好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5.
基于SECI模型的企业集成创新运作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创新与知识创新皆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将二者结合起来,用知识创新基本原理分析集成创新运作机理的研究还不多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集成创新的知识内涵,集成创新即是知识主体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集成的方式对创新资源进行再组合以创造新知识,并将之进行物化的过程.基于知识创新理论剖析了集成创新的循环过程并建构了集成创新过程模型,集成创新的每一个循环都包含有目标设定、概念开发、概念解析与演化和概念物化四个基本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往复构成了集成创新的知识螺旋运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回顾了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和发展状况,在分析地方高校建立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地方高校大学科技园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创新源泉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集成创新是其创新的主导模式。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现状和集成创新的优势,从创新动因角度探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模式分为外力推动型和内力驱动型,其典型组织模式有官产学研、企业技术联盟等,其有效实施途径有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组建重点实验室等,并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创新的成功典例。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大学科技园问题研究,是在理论和经验总结基础上论述大学科技园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多的是论述大学科技园的经济角色和作用,没有涉及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推导法,深入研究大学科技园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以及大学科技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模式与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向复杂技术创新而创设的科技人才聚集新模式—综合集成创新网络是一种组织创新。研究了综合集成创新网络的内部分工、网络特征、资源共享、人才涌现情况,目的在于揭示分工和聚集之下人才涌现的复杂机理。结果表明,综合集成创新网络能够实现较高水平的资源共享,降低复杂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总交易成本,缩短总转移时间,进而促进人才涌现和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