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近年来政府政策刺激消费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政策制定者只注重增加消费者的收入而忽视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析.戈森定律认为,在消费者数量已经达到均衡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创造出新产品打破原均衡,消费者才会增加对新产品的消费,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定律)是新古典主义的基石,技术创新是熊彼特理论的核心,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鲜有学者关注二者的相容关系。当谈及企业为何创新,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时,二者关系又是绕不开的理论课题。打破二者边界,理顺二者的源果融合关系,运用戈森定律探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动态融合互动模型中明晰技术创新如何驱动需求、产业、社会的更替演变。  相似文献   

3.
对W公司创新类型选择作了案例分析。新产品的开发和工艺创新通常沿着“靠近”以前成功的路行进;企业选择创新类型沿着纵向一体化轨迹是因为上游产品供给不确定性作用以及下游厂商对信息的需要;企业进行重大工艺创新必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新与市场竞争和企业产品竞争状况有关。产品创新与渐进性工艺创新成功率高;企业融资能力是影响创新时间、频率及其创新成功与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商业环境动荡性不断增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亚洲中印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借助协同创新、反向式创新等发展模式正逐步向以知识与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转型,印度企业的朴素式创新以及节俭式创新发展模式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演进经济学在研究经济体系发展变化时不可能对企业组织视而不见。尽管早期的演进经济学侧重于研究高层次的经济现象,但是,对行业的演进分析和整体经济的技术变革都需要把企业行为作为最基本的解释单位。另外,用演进经济学的逻辑分析企业在很多方面的确要优于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迈 《江南论坛》2004,(11):28-29
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把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分为绿色管理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丽莎 《技术经济》2002,21(6):24-25
<正>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策者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战略与策略,取决于企业内外部两大方面的多重因素。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低,是企业的内部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对外部的决定性因素的分析,则可结合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 一、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认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指的是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发现,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作为技术革新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产品创新,它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全新产品创新,也可以是现有技术发现后  相似文献   

8.
石盛林  薛锦 《技术经济》2011,(4):32-35,85
以272家江苏省民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企业的竞争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倾向均不明显,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倾向于进行产品创新,实施混合战略的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倾向都明显,且实施强度显著高于实施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总体来看,所有企业的工艺创新强度都要高于其产品创新强度,产品创新强度整体偏低,这意味着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放在产品创新上。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各种理论观点的梳理,描述了各种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变革的认识。基于动态能力内含的企业变革思想,可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变化,通过吸收或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重构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惯例,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性质上是一种动态的高层次的技术变革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静态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由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构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产品-工艺创新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创新组合,必须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前提。从产品和工艺创新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以确保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对我国42个城市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以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从事的企业各项创新基本情况为主,包括从事产品创新的情况、产品创新来源、从事工艺创新的情况、工艺创新来源、主要技术活动类型、创新信息来源、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效果、创新的保护方式、企业的环境和战略、医药企业的外部环境、IT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对自主创新和开放的认识等。本文介绍了该调查的内容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2.
挑战者优势—技术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相对成熟工业的结构改变,往往会伴随着挑战者而崛起;而该工业中原有企业凭借以往竞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能力,往往会显得比新进入者更为强大。那么如何解释不断变化的工业结构呢?本文回顾了过去的研究,分析了用来解释这种结果的技术突破、结构创新、核心僵化和价值网络等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往往只能提供能够给新进入者带来机会的因素,或者仅仅关注于创新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而很少观察创新的整个竞争过程。基于这些分析和批评,作者提出一个理解创新竞争过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相比,新增长理论的成功在于通过引入新的影响经济增长动态因素,并且假设该因素在积累过程中相对特殊的技术特征,使模型无须假设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也能产生正的稳态增长率。但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将经济长期增长率"内生化",而在于深化了对经济增长动态中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宏伟 《技术经济》2011,30(8):17-20,43
构建了一个多产品垄断者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动态经济模型,研究了规模边界对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决策选择的影响。针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规模边界由政府决定的现状,提出政府影响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是在回顾与分析技术创新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学的有关知识,从分析技术创新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角度入手,对技术创新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理论,分析了TBM技术的特征,并指出:TBM技术创新属于典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因此应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组织范式为导向,以创新网络的形式组织TBM技术创新。研究表明,交叉控股是实现制造集成商与建造集成商之间密切协作的有效组织治理方式,TBM技术的成功开发必须依赖于模块化管理和战略外包,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既有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时间概念,提出动态交易成本这一新概念,与经济演进理论相联系。从而分析了企业、市场及其演变关系。通过分析表明,在长期,企业与市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之分,所谓的边界是人为强加的。企业与市场通过动态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的互动,趋向于平衡。本文的模型与理论对诸如产业集群、兼并现象以及国企产权改革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我国1985—1997年省级水平的面板数据,应用动态面板模型方法对我国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地区间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基本发现是,在我国,企业规模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企业规模对创新的正向关系主要来源于非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这说明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要以一定的企业治理结构为条件,单纯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一种新的模型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贸易自由化的压力。一般而言 ,这些国家在低技术产品部门上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高技术部门往往处于比较劣势。静态的比较优势原理已很难为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比较优势由低技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转化 ,也就是说 ,如何发挥在高技术部门的动态比较优势的问题 ,早已成为这些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下的内生比较优势模型 ,分析了在连续时间福利函数下 ,发展中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可以在高技术部门获得动态比较优势 ,并对动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干预期限做了更为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