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创业板331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财政激励政策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两种主要政策工具即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激励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激励作用,而税收优惠不仅不能增加企业创新绩效,有时还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彭英  吴敏 《生产力研究》2022,(11):1-5+161
税收优惠是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2014—2020年我国30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税收优惠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规模对此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可显著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政府补贴对此种激励作用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企业规模对此具有削弱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对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更敏感。因此,在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调节政策间的平衡,实施差异化政策,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2011-2018年A股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两种政府激励方式并行时的激励效果、创新投入的中介路径、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差异化战略的调节效应,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讨论两种政府激励政策的协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正向激励企业绩效和创新投入,但政府补贴的激励效果更胜一筹;地区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政府...  相似文献   

4.
杨国超  芮萌 《经济研究》2020,55(9):174-191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升较少。这表明产业政策既可能会激励公司创新,也可能导致公司仅仅为表面迎合政策要求,而无意于真正从事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还发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也会聘请更多高学历的员工,但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减税优惠、政府补助以及人才聚集效应只会促进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创新,而对于"伪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显著减弱。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协调了"产业政策之争"双方所持的不同理论观点,也为政府如何实施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3-2016年中关村园区企业数据,将创新划分为创新倾向、技术绩效和经济绩效,以政策供给侧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及需求侧的政府采购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供需两侧科技政策组合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政策支持对技术创新存在激励效应,供给侧政策对创新倾向的激励效应最强,而需求侧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更显著;不同的科技政策组合形式均对技术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并且科技政策组合对技术创新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姚维保  张翼飞 《技术经济》2020,39(10):63-69
为研究企业外部融资结构差异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15-2018年中国实体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与政府补助结合,未能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激励作用;企业发行债券会增强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企业股权融资比例的提升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更显著的积极影响,相反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会受到削弱;当政府补助超过临界值后,对企业创新绩效由激励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未来政府补助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减少对企业融资行为的扭曲;企业应合理调整融资决策,促进政府补助和融资积极作用的有机结合,助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12—2016年度沪深两市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重新选取指标和模型以分析财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指标选取方面,文章将所得税税负、流转税税负和政府补助强度作为解释变量,用研发投入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规模、毛利率、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于流转税,所得税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结合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建议从继续加大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流转税优惠政策、优化政府补贴方式等方面优化激励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14—2019年38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经营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角度出发,实证分析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不同政策工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适用于农业上市公司时,财政补贴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消极影响,但是能够提升企业社会绩效;税收优惠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但是对企业社会绩效存在消极影响。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合理利用财税补贴政策,政府应将税收优惠作为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向,将财政补贴作为辅助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7,(8):110-124
张维迎和林毅夫就"政府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与他们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分析不同,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立的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这一"一刀切"的微观认定门槛,研究公司是否会操纵研发投入以满足相关标准。研究发现,研发收入之比的分布在法规门槛附近不连续,这确认了公司研发操纵行为的存在。基于分布不连续特征定义的研发操纵公司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进一步地,研发操纵现象在民营企业、盈利企业以及位于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研发操纵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研究表明,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不同,研发激励政策会激励公司进行研发操纵,最终导致公司研发绩效下降。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引发的激励扭曲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还为更好地制定和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我国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优惠政策的科技创新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名义税率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开发支出和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0.263%和0.399%。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的内生性问题,将导致高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因此,我国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强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绩效导向,将税收优惠作为税式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率提升,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基于2008—2019年我国(内地)276家上市军民融合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当期、滞后期多元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助对企业当期创新绩效以及滞后期创新科技绩效起显著促进作用,对滞后期创新经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税收优惠对企业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对当期及滞后期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滞后期的影响更加显著。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在财政补助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在税收优惠对当期和滞后期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显著。其中,税收优惠完全通过创新投入对当期创新科技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大华股份2008—2015年年度报告,使用税收优惠和科技创新投入数据,就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华股份获得的税收优惠利益与其科技创新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成正比,我国政府科技创新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当前科技创新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引擎产业——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将政府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资本、人员投入及创新收益同时纳入系统框架,研究政府R&D补贴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决策之间的双向动态耦合关系,然后基于动态面板门限回归研究企业创新收益与两类R&D补贴政策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直接补贴与税收优惠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是提高创新收益的根本原因;R&D补贴对企业资本投入的“挤入作用”并不明显,但税收优惠能有效激励高技术企业在人员方面的投入;政府“低补贴、低优惠”的双低策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政府补助与租税奖励这两种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大陆对LED厂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台湾地区2010年度取消《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使LED产业所得到的租税优惠金额降低,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却对LED产业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金额预估值相比,更能显著地提高LED厂商的经营绩效,即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比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政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段姝  杨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6):120-127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府补贴是提升企业创新强度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选取2013-2017年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企业规模特征对两种政府补贴工具效应的影响,并引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最佳投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研发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创新强度;企业规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强度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激励效应越弱。通过采用纳入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成长期和成熟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对初创期和衰退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09年中小企业板67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应,并对这两种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都有促进作用。与政府资助相比,税收激励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以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政府补助对政治关联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获得政治关联激励悖论存在的合理解释。研究发现:整体上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但政府补助多由市级及以下政府机关发放,政治关联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助,从而对其负面影响起到遮掩效应,所以具有市级及以下政治关联的企业创新绩效要表现更好。但在传媒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媒体治理能够致使政府补助的遮掩效应失效。研究结论对认识政治关联激励悖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减免类政策激励效果优于补贴类政策效果,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在"国有企业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强化企业自身竞争力,调整和完善财政激励方式和激励对象,这将是增强企业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财经研究》2022,48(5):80-94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推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连同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政策创新效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创新型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此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呈现出协同创新效应。(3)借助自身资源基础,国有企业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此外,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和福利效应更强。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型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抽象出盈利能力和研发程度是R&D税收激励效应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而采用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分别检验了15%税率式优惠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5%税率式优惠与加计扣除政策均能激励企业创新,而加计扣除激励效果显著优于15%税率式优惠;15%税率式优惠政策效应受企业盈利能力影响较大,而加计扣除政策受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较大;15%税率式优惠政策对高新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激励效果不显著,而加计扣除对高新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研发密集型行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15%税率式激励对成熟度较高企业创新具有较好的激励效应,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成熟度较低企业创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