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顶  罗炜 《金融研究》2019,471(9):169-187
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为样本,研究当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涉嫌违规,同一风险投资所支持的其他上市公司(即关联公司)的股价是否会被“传染”。实证结果表明,有风投背景的上市公司在立案公告日有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约-8%),并且这种负面反应会通过共同的风险投资链条“传染”给关联公司(约-1.2%)。我们还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风险投资对涉嫌违规企业参与度越高,则立案调查事件对风险投资的声誉损害越严重,市场对关联上市公司的惩罚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截至2013年8月1日我国A股创业板355家1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与无风投背景的企业相比,有风投背景的公司IPO前盈利能力显著更低、IPO抑价率显著更高、IPO后收益率显著更低。在A股创业板,风险投资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效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在高科技行业表现不明显;风险投资自身背景的认证作用十分有限;风险投资的声誉没有发挥认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2010年深圳中小板上市的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对其支持企业的IPO抑价以及上市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声誉对IPO抑价无显著影响.低声誉的风险投资存在着过早将所支持企业推向IPO市场的动机;风险投资声誉与被投资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了下滑,但是高声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下滑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4.
食药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福祉,也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能否降低被投资企业食药品安全违规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更不可能实施食药品安全违规,并且其违规行为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影响机制发现,如果风险投资机构担任被投资企业的董事、声誉较高,或者来自于对食药品安全监督较严格的地区,则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食药品安全违规行为,这些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发挥监督职能来降低企业食药品安全违规行为。最后,我们还发现公司型风投和无政治关联风投更能显著降低企业食药品安全违规行为。综上,本文揭示了风险投资对所投资企业食药品安全违规的监督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我国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借力金融中介机构,筑牢食药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截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3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折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2)在对有风投参股的投资公司做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一一随着风投参与度的增大,IPO调整折价率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创业板企业IPO时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调整折价率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风险投资的"逐名"动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考虑锁定期的可能影响后这一结果仍然显著,并且风投的持股比例、派出董事情况、声誉以及政治联系都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第二,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后的盈余管理程度要显著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配合减持需要、创造有利退出条件是重要原因;第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其IPO后长期市场业绩要低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并且IPO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IPO后的长期业绩也越差。研究从会计信息角度系统考察了风险投资的可能负面作用。即为了顺利上市和退出,风投支持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风投支持公司上市后的长期业绩走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逐名效应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在IPO时,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比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高;在IPO后,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风险投资控制力、风险投资声誉与风险投资政治关联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投资声誉为切入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声誉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创业期差异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声誉越高的风险投资越能够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声誉越高的风险投资相对低声誉风险投资更倾向于在创业早期进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个结论对非高新企业均不成立。针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Heckman两步法作稳健性检验,结论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考察了联合投资及其相关特质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联合投资比单一风险投资更能降低IPO抑价率,主导风投持股比例和声誉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主导风投对被投资公司的投资时间与IPO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研究细化了风险投资相关研究,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同时验证了联合投资的"认证理论"在创业板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策略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蔡宁  何星 《金融研究》2015,426(12):178-193
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会受到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及其在网络中位置的影响。然而,对于同样嵌入社会网络的风险投资,网络位置会对其经济行为带来什么样的作用,现有研究尚未展开讨论。基于此,本文以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风险投资所嵌入的股东网络对其所支持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网络位置影响了公司的投资效率。风投的网络中心度越高,越有可能抑制投资不足,但也推动了公司的投资过度;联合投资可能影响风投网络位置的上述作用。当风投采取联合投资时,网络中心度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投资过度的推动作用,都要强于风投独立出资的情况;并且,当风险投资退出公司、关系网络断裂时,公司投资效率受到的上述影响也随之消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关系网络带来的信息优势将影响风险投资对所投资的公司产生的作用。此外,风投在IPO后进入、公司产权性质、公司现金流情况等也会对网络作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8-2018年在中小板上市并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为样本,从机构持股比例和委派董事数量两个维度探究了风投机构介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风险机构在投后管理阶段增加持股比例或委派董事数量,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股权集中度在风险投资介入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当股权集中度越高,风险机构介入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会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可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强化风投机构参与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也验证了股权集中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本文从风投机构促进企业创新的角度,提出一些完善企业股权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13-2015年35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后续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公司不仅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监督职能抑制企业对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获得外部融资,缓解企业因资金短缺造成的投资不足问题。研究还发现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的投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非国有背景风投公司比国有背景风投公司更能缓解创业企业因内部现金短缺引起的投资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参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首发的比重逐年上升,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度由2011年的68.14%上升到2015年的80.95%.基于此,本文以2011-2015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35家公司为样本,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板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影响程度较弱.风险投资机构和联合风险投资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声誉较高的审计机构和主承销商的参与也会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并购重组交易中资产评估结果为交易定价提供了价值参考,而评估结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资产评估机构选择差异的影响。文章以2011—2021年聘请资产评估机构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上市公司关联并购中的资产评估机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关联并购更倾向于聘请低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并且相对于聘请高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低声誉资产评估机构时的标的资产异常评估增值率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低、基金持股比例越高、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越不理想,关联并购中越倾向于选择低声誉的评估机构,并且与聘请高声誉的资产评估机构相比,标的资产交易定价与评估值的偏差越大、企业并购后两年和后三年的价值也越低。据此本文提出加强并购关联交易审核、加大投机行为惩戒力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风险投资在一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风险投资给予税收支持尤为必要。本文剖析了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总结了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对风险投资持有时间的税收激励不利于长期投资,税收优惠对风险投资的前端投资引导激励不足,风投机构税负不均衡,合伙制风投发展缓慢,对个人投资者的税收激励不够。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项目数据,考察投资地区发展环境对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地区高科技产业、金融市场越发达,风险投资退出回报越高;投资地区风险投资市场容量与规模对退出回报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投资周期越长,风险投资退出回报越高;投资规模、风投机构经验年限和组织形式、风险企业行业类型与退出回报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与创始人的控制权之争在资本市场上屡有发生,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事件对创始人及企业的影响,鲜有关注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借助赛富亚洲涉及的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本文立足投资机构及其投资的关联企业两个层面,考察风险投资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控制权之争严重损害了赛富亚洲的市场声誉,影响其募资、投资和退出表现,其募集和管理的基金规模、投资事件的数量和金额、成功IPO的数量均呈下滑趋势,表明风险投资声誉具有约束效应。(2)声誉的约束效应是可逆的,当市场意识到风险投资机构被误解而声誉恢复时,前述不利后果得到缓解。(3)针对赛富亚洲声誉的受损及恢复,其投资的关联企业分别表现出负面和正面的市场反应,表明风险投资声誉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风险投资声誉的约束效应,不仅丰富了我国制度背景下风险投资声誉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的健康发展、自我约束及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盈余管理的程度,检验风险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西方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依然偏重投资于传统的制造业行业,以期在短时间获得高额投资回报,面对新科技和新商业模式的行业投资则相对偏少.同时相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声誉激励的视角研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负相关,即高声誉的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积极履行监督职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细分独立董事职业经历后发现,相比于高声誉理论界法学学者独立董事,高声誉实务界律师独立董事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作用更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会影响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地区法律环境越完善,高声誉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可得到以下启示:第一,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促使独立董事认真履职,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第二,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制度,综合考察候选人的学历、声誉以及职业经历,聘请与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独立董事;第三,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法律环境,使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促使独立董事切实有效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0-2013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本文探讨了风险投资(VC)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无VC支持企业,VC支持企业在并购宣告后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显著更好。伴随着VC参与度(持股机构家数和持股比例)的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上升。高声誉VC支持的企业并购绩效显著优于低声誉VC支持的企业。本文进一步给出VC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机制的解释(1)VC可以缓解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并购溢价;(2)VC可以增强并购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优化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提高了并购绩效。结论是:VC机构的监督功能在被投企业上市后的并购活动中发挥了正面作用。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大力推动VC行业发展、并引导VC参与企业的并购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