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玉麟 《经营者》2013,(4):190-192
饶斌同志在一汽工作期间,由于我在基层,与高层的他具体接触极少,只能以一些感受和体会来回忆他  相似文献   

2.
刘书泽 《经营者》2013,(2):183-187
饶斌在一汽工作时的第一位秘书向《汽车商业评论》讲述老领导对其一生的关心和支持我在参军3年后的1952年,从华东三野转业到长春,参加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到1987饶斌同志与世长辞,一直在他的直接或间接领导下从事汽车工业。特别是在他身边工作的时日,他对我的教育和帮助,是我这辈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13,(2):172-177,17
2013年,中国汽车之父饶斌诞辰100周年。为此,按照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的指示,由工信部部长苗圩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等参与筹备的纪念饶斌同志百年诞辰活动已进入倒计时。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13年3月3日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晋西北参加开辟和坚持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日本投降后,他被派回东北;全国解放后,任中共松江省委第一副书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哈尔滨市市长、东北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饶斌的汽车人生始于1952年12月28日。当天,第一机械工业部(52)机干技字第27号文令:(一)任命饶斌为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郭力、孟少农、宋敏之为副厂长;(二)免去郭力汽车工业筹备组长春六五二厂厂长职务。此后,饶斌同志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汽车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第一书记、厂长兼中共十堰市委第一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兼汽车总局局长、部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1987年8月29日,在考察第一个中外合资轿车企业上海大众过程中,不料心脏病突发,74岁的饶斌在上海因医治无效逝世。"他临行前,我正好去看他,曾劝他天气稍凉一些再去。"李岚清同志在为《饶斌传记》作序时这样写道:"但他心系汽车工业,执意前往。"《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活动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举办座谈会,主要邀请汽车界的老领导、老前辈,饶斌同志亲属,国内主要汽车企业负责人参加,邀请中央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二是出版纪念文集,组织采访汽车界老前辈、饶斌亲属以及汽车企业领导,收录相关纪念文章并出版,《饶斌传记》将在座谈会上首发。三是出版纪念画册,按照中国汽车工业编年史选择珍贵历史图片,记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大事件,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汽车工业的关心和指导,展现饶斌同志对中国汽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四是在画册基础上收录当年留存的影像画面,制作纪念光盘,在纪念座谈会上播放。五是重新设计饶斌塑像。准备做四尊塑像,两尊全身放在一汽和东风;两尊半身放在上汽和北京汽车博物馆。在此背景下,本期《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特邀请老一辈汽车人李刚、张兴业、刘书泽、吴庆时、韩玉麟、王荣钧以及其长子饶达或口述或追忆饶斌同志的片断往事,以此深切缅怀这位被喻为"中国汽车之父"的奠基人。此次口述历史以及所刊用的部分老图片,得到各位讲述者以及一汽张学东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4.
王荣钧 《经营者》2013,(2):192-193
我在饶斌同志手下工作的这些年,向他学到很多东西,我一直由衷地敬佩他。现在我还经常翻看有关他的书,偶尔还翻出老照片看看,非常怀念他我在一汽和二汽(现为东风汽车公司)总共工作了24年。刚到一汽时,我才22岁。进厂时听了饶斌厂长在大会上的讲话,感觉他的水平很高。饶厂长的思路非常开阔,知识广博。他不仅从书本学习汽车知识、管理知识,还喜欢到群众中学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饶厂长对我们这些青年很关心。当时青年团开会,他给我们讲话,十分平易近  相似文献   

5.
沈建华 《经营者》2013,(8):240-241
对像我这样一个曾有幸饶斌同志接触并当面聆听过他亲切教海的汽车人来说,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思想、作风和品格,始终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汽车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16,(4):168-172
周总理说,苏联援建我们156个项目,其中有汽车项目。你以第一汽车厂代表身份去参加他们的谈判。你大学毕业,顺便再到苏联汽车厂去实习。"一汽第一名职工"这一说法源自周恩来总理的一番话。那是1951年夏,周总理在北京接见从苏联学成归国的陈祖涛和赵施格(赵世炎烈士之子),问他们学什么专业,赵施格回答说学的是钢铁,周  相似文献   

7.
李刚 《经营者》2013,(2):178-181
1982年至1987年是饶斌同志理论知识水平、革命实践经验以及思想境界达到巅蜂的五年;也是他投入全部精力改革中国汽车工业而最后拼搏的五年在饶斌同志74年的人生旅程中,他的最后五年(1982年至1987年,前三年半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兼中共党组书记;后一年半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他的理论知识水平、革命实践经验以及组织领导才能和思想境界达到巅峰的五年;是他投入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改革中国汽车工业而最后拼搏的五年;也是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受他的影响和教育最深刻、  相似文献   

8.
葛帮宁 《经营者》2013,(4):216-241,13
时光可以流逝,铅华可以淡尽,生命可以消亡,但以饶斌为首的这些中国老汽车人对民族汽车的梦想却愈发清晰地呈现李岚清:三大精神遗产以饶斌为代表的老一代汽车人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精神财富:他的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他的学习精神,他永不自满、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李岚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2013年3月,是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饶斌是我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第一代汽车人的优秀代表。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  相似文献   

9.
八个老故事     
吴庆时 《经营者》2013,(4):188-190
饶斌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之父,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我有幸参加了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建设,得到过饶斌同志的不少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陈祖涛 《经营者》2013,(8):229-230
他对汽车工业和汽车管理的认识相当深刻。我认识很多老干部,但在业务上能如此专业,除饶斌同志外再没其他人  相似文献   

11.
八个老故事     
吴庆时 《经营者》2013,(2):188-190
饶斌同志为二汽呕心沥血,百折不挠,鞠躬尽瘁。在这里我讲几个小故事饶斌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之父,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我有幸参加了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建设,得到过饶斌同志的不少教育和帮助。在二汽建设中,饶斌同志始终坚持创新精神,追求技术进步,我们深受教育。二汽筹建始于1964年末,当时西方封锁我们,前苏联早已停止技术援助,我国仅  相似文献   

12.
谁是徐老大     
徐兴尧  葛帮宁 《经营者》2013,(10):225-239
徐兴尧是一汽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一汽,在汽车行业,知道"徐兴尧"的人不多,但知道"徐老大"的人很多。不过,已经很难求证"徐老大"这个称谓源于何时何地。76岁的徐兴尧1937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的一个农村。他在家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因为家境条件并不富裕,从初小到高小,从初中到高中,他艰难求学,最终于1958年考上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成为家乡第二个大学生。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座谈发生在1959年。作为班里的骨干成员,徐兴尧与其他同学获得参观一汽的机会。座谈会上,他第一次听时任一汽厂长的饶斌同志的报告,并受其设计的一汽远大前景的吸引。1963年8月,徐兴尧大学毕业,抉择之际,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汽。在一汽设计处,他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做起,历任科长助理、设计处副处长、长春汽车研究所副书记、第一副所长、所长。根据《中国一汽志》记载,在设计处工作期间,他参加CA140发动机设计,主要承担配气系统设计、试验工作。用激冷铸铁材料挺杆,解决了擦伤和疲劳损坏等难题,后为二汽EQ140发动机采用。在红旗保险车项目中,他参加300马力发动机的设计和试验,承担了曲轴、连杆、活塞等运动件的设计和试制,以及全部台架试验和整车匹配验证工作。1982年徐兴尧被任命为汽研所第一副所长,此后10年,汽研所重点完成CA141、CA142、CA150等中重型及轻型系列换型产品开发;参与并决策奥迪轿车技术引进、克莱斯勒488发动机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及奥迪和488发动机的匹配工作;完成汽研所和一汽设计处的合并管理。回顾这段历史,他坦陈,最难的是"汽研所和一汽设计处的合并"。徐自1990年8月起调任一汽副厂长。调任前,他和时任一汽厂长的耿昭杰约法三章:第一,在其位谋其事;第二,不要让他坐冷板凳;第三,总厂只能管他,不能管他管的事。耿答应了他的要求,1999年他退居二线。2003年徐兴尧65岁正式退休,至此,他在一汽整整干了40年。2013年7月15日,一汽建厂60周年之际,在颇具历史底蕴的一汽74栋宾馆里,《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此对徐兴尧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访谈。访谈中,一汽总经理许宪平来看望他,并称他为"徐老师"。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进屋时,李子政正在看电视剧《雪狼》。讲的都是真事,我一直在看,我都懂。我当年还去破过李兆麟被暗杀的案子。他说。2009年10月11日下午3点,正在武汉召开年会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派代表何光远(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去看望他。两人相见,间隔7年,诉说往事,不胜唏嘘何老一行离开后,我留下来请李老为《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这位年届九旬的老人体高而清瘦,鬓发斑白,有些秃顶他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通过他女儿的翻译,我才能大致听懂。第二天下午,我再次找李老口述历史。李老的人生可分为两部分:他从1938年起参加革命,在东北地下党历任工委组织委员、松江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军工部协理员、厂长等职。他讲起三次被暗杀经历时,情节紧张扣人,让人不由得替他捏把汗。从1952年起,李老开始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设,被派到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学习2年,回来后任一汽铸造厂厂长,后任小三线建设指挥部领导成员1964年二汽筹建,他是指挥部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到1986年离休前,他历任二汽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并参与了济南重型汽车厂的前期建设。拜别李老,已是傍晚,我走在下着雨的武汉街头,脑海中却是他站在窗前目送我离开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本刊记者拜访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15年的程湘清同志,听他讲述了接触较多的两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事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一彭真同志是我1985年刚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时就近距离接触的一位老领导。其实20多年前,彭真同志就是我的领导。1961年我北大毕业  相似文献   

15.
访谈耿昭杰     
去年8月16日至20日,中企协在长春一汽召开企业报刊联谊会的年会,袁宝华同志要我代表他去开会,会议期间和会后,我请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优秀企业家耿昭杰同志谈谈一汽情况和他当厂长的经验体会。耿昭杰总经理同我谈话时,我随手做了记录,现将部分谈话记录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6.
坐在我面前的林敢为神采奕奕,隐藏在大框架眼镜后面的双眼似乎能洞察一切,向后梳的头发整齐利落,与他精干的外形相得益彰。不大的办公室里,一张大办公桌几乎占据一半面积,靠近墙角的书柜里并没有多少存书,那些过往故事已在他心里生根。2010年7月的一天,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北京汽车大厦13层办公室里,他接受《汽车商业评论》口述历史访谈。他说:一汽轿车完全是在耿厂长(耿昭杰,一汽第六任厂长)的领导下做起来的,我相当于他的实施者。的确,从1965年初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到2005年从一汽退休,在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以1985年他被提为一汽总工程师为分界点,前20年他从事科研工作,后20年他从事技术领导工作。而在后20年里,他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时至今日,他对那段峥嵘岁月仍历历在目。1987年一汽完成中型载重车换型改造后进入上轻、轿第三次创业阶段,时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林敢为参与了一汽上轿车的决策过程。1987年~1990年他负责组织前期工作,包括合作对象的选择、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等。1991年~1995年他在担任一汽-大众公司首任董事总经理期间,在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一汽-大众公司的建设重任。此后...  相似文献   

17.
被粉饰的回忆充其量只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安慰,间或夹杂着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却缺少理性的解剖和探索的价值2009年9月中旬,我和《汽车商业评论》摄影记者孙兆鹏在长春做一汽老人的采访。期间,我们去看望贾延良(详见本刊2007年1月口述历史《被人遗忘的红旗设计师》)。他提议,有机会一定要去采访王振(原一汽轿车厂厂长),因为没有他,就没有CA770。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我接到傅京生发来的短信:滕伯乐同志今天上午10点55分因心源性休克,医治无效,不幸逝世……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可能,因为就在21天前,我们还相聚在天下第一城里把酒论史,遥想当日。未曾想,那次聚会,竟成最后一面。滕伯乐1935年11月21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工人家庭,为贴补家用,1951年9月,他16岁便参加工作。1951年9月至1953年8月,任上海华东工业部经理处财务组会计、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供应办事处会计。1953年8月至1954年4月,参加上海华东公安司令部机要训练队学员培训。1954年4月至1959年12月,历任一汽办公室机要员、机要秘书、厂长秘书。1959年12月至1969年9月,滕伯乐随饶斌赴北京工作,任一机部汽车局办公室调研员、局长秘书。文革期间,作为一机部双职工下放代表,到条件艰苦的二汽车架厂参加建厂劳动,开山、放炮、修道路、运砖、盖工房等,后任计划处综合组组长。1978年4月至1981年9月,借调到一机部计划司、汽车总局从事规划工作。1981年9月至1985年12月,滕伯乐历任南汽联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经营管理处副处长、联营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12月至...  相似文献   

19.
吕征宇 《经营者》2013,(4):160-162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代表个性,并且能够表达个性诉求的豪华车消费者,从过往追求公务车引导,真正向完全平民化和个体化消费首先,我愿意向过去60年中国汽车发展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各位前辈,表示一个后辈的尊重。虽然我是1968年出生,但我本人确实在1969年就加入到二汽的建设当中了。我跟随我的父母,追随着饶斌先生、孟少农先生的大军,在湖北山沟里,一直呆到1982年。1986年我进入到中国当时唯一的一所汽车院校,完成我的大学教育。在后来的跨国公司里,历经过一汽的林肯大红旗项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之细     
刘一斌 《秘书工作》2014,(12):54-56
正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一生的功业之伟,人所共知。我有幸长期在他领导下的外交部工作,由于工作之便,有机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他。当时,除参与文件草拟外,我主要追踪文件流程,亲眼看到的他的批件很多。他审批报告特别严格,不仅字斟句酌,精当推敲,而且批改清晰。我有个很深的体会,是思维的缜密和作风的严谨成就了他的伟大。总理看了简报,指示处分电信局领导1965年国庆期间,印尼多个代表团访华。我被借调到国防部外事局,去接待印尼国防学会代表团。此间,印尼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