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拍卖是一种有效率的定价机制,是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介绍了国债发行中的三种拍卖方式,并结合我国近十年来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据,比较分析了上述三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和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为了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国推行以发行国债为重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债规模的增大,我们应该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国债利息和财政赤字激增,在未来需要还本付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我国国债政策的评价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国债的规模日益扩大,尤其近两年国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发行国债,国债政策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债的负担问题已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政策的评价、对国债规模的各种衡量指标的分析,展望我国国债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因此,不免使人们产生了一些担心:现有的国债规模是否过度了?这样的国债规模是否会造成沉重的偿债负担从而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是当前学术界和实际决策部门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对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结合分析中国现在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走势认为,今后若干年内,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对国债发行方资金需求面的分析中央财政每年都可以从税收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通过发行国债获取更大的资金需求。因此,政府的资金需求规模决定国债发行规模。国家财政资金的需求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行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二是借新还旧。通过发行国债偿还旧债。三是发行国债,收缩银根,以抑制通货膨胀。四是吸收资金以进行投资项目建设。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概括了1981年至2003年我国发行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情况,并分析了国债利率与债务关系的相关理论模型。然后在推导多马国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自1981年以来国债发行利率对债务稳定性的影响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当国债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国债所引起的债务  相似文献   

8.
国债规模继续扩大,制度和产品创新仍将继续 (1)国债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会淡出,国债发行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国债目前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维持高水平的发行规模无疑有利于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的特殊情况下,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今年我国财政预算赤字为9500亿元,将发行7500亿元的国债和2000亿元的地方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赤字和国债增加最多的一年。本文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的各种规模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债、财政赤字、财政风险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财政赤字规模和国债发行规模必须适度,否则,会引发财政风险."九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从国债负担率,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国债清偿率等相关指标分析看,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交互增长,不断扩大趋势,已隐含了财政风险."十五"期间,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当是:①实施适度的国债控制政策.②加强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③适应加入WTO,完善国债管理制度.④适应市场经济法则,优化国债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国债发行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国债还本付息额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然后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各重要因素作关联度排序,最后对由这些因素衡量的我国的国债偿债能力、国债应债能力、国债依存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大.伴随着国债发行量以及国债余额的逐渐增大,国债风险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2004-2011年我国的国债依存度、公民应债率和国债负担率这三个指标,从总体上衡量我国的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国债,财政赤字,财政风险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发行国债是弥被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财政赤字规模和国债发行规模必须适度,否则,会引发财政风险。“九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从国债负担率,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国债清偿率等相关指标分析看,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交互增长,不断扩大趋势,已隐含了财政风险。“十五”期间,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当是;(1)实施适度的国债控制政策;(2)加强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3)适应加入WTO,完善国债管理制度。(4)适应市场经济法则,优化国债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适度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衡量国债规模适度性的指标分析随着各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国债规模适度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开始运用一系列的指标来对国债规模进行衡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几个指标主要有:1.债务依存度。即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今年国债的发行规模为3000亿元,至9月底已发行了13期近2600亿元,其中:凭证式3期1600亿元,记账式10期近1000亿元。已发行国债有以下特点: 1.规模适中。虽然今年的国债发行规模较去年有较大增加,但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国债销售的火爆,今年的国债规模仍较为适中。首先,今年中国  相似文献   

16.
张燕  王刚义 《南方经济》2001,(1):59-61,80
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分析,认为结构调整是防范国债风险的主要措施,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我国实行以国债政策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累计国债规模已经达到相当大的水平,这自然引起人们对国债的债务风险问题的关注。本文试图就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国债风险如何以及如何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适度的国债规模会对经济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债规模过大会引发沉重的财政负担,规模过小难以发挥其经济调节功能。本文通过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国债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资金负担能力相适应,但财政负担较重的结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改革税制、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因此,国债政策也就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国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发挥国债政策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陷入财政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20.
发行彩票是一种非常好的资金筹集方式,它不需要还本付息。在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彩票发行规模非常大,以至许多学者称其为“第二财政”,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公益事业。我国的彩票发行市场潜力应该是很巨大的。为了降低积极财政政策下国债政策实施的风险,在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扩大彩票发行品种与规模来筹集财政资金,支持与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