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企业的角度看京津塘科技新干线,我的视点与政府官员和学术界就有些不一样。我的认识比较实际一点,这是因为,我们企业——汉王科技公司就是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一个典型。我们企业出于市场经济需求的自发行为,却完全印证了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设想。在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这个经济区域内,我们汉王科技公司出自中国科学院,研发中心在海淀区中关村,制造基地又在河北廊坊,技术成果还被天津多家企业应用。我们企业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出来的这么一个典型,我们有多项世界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在北…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经济圈从80年代开始提起,到现在已经有将近20年了,但是现在还是一个概念经济圈,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会不会像环渤海经济圈一样纸上谈兵,落实不下去?我研究过三角洲经济圈开展的规律,三角洲的经济圈怎么去发展。三角洲作为一个经济圈,首先三角洲有一个交通问题,以前主要是水运,但是现在有铁路、高速公路。还有几点规律,三角洲经济区中处于三角洲末端下游的城市非常重要,这个城市如果能够起到一个拉动作用的话,把整个经济拉动起来的话,这个三角洲就可以发展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津一直没有起到这个作用,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环渤海经济圈没… 相似文献
3.
4.
天津开发区处在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东端起点,通过20年的建设,各项的经济指标、经济规模已经比较大,吸引外资、GDP工业产值和出口等等指标都在商务部评比中列为国家开发区的前列。我们希望在区域合作中为新干线的建设作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5.
6.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集群观:企业集群、园区集群、城市集群。我们很多部门做了很多的调研显示,企业都愿意扎堆,扎堆就是想获得积聚和集群效应。我们中国企业园区、科技园区要上一个台阶,现在关键就要把原来的企业积聚起来扎堆干,要改善他们的企业集群,使他们基于市场细化,形成产业沟通的市场集群,而不能任由企业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紧接下来考虑就是园区的集群问题,所以新干线不管怎么评价,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周围,有18个园区,但是各个园区不能什么都办,也有边界范围。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认识就是园区是要计算成本的,不是无限制扩大下…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从国内的范围来看,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是华北、东北、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经形成了五个大方面的优势:沿海地位海陆空交通优势、雄厚的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骨干城市群的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对更好地发挥这些优势显得更为重要。大家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了跨国界的经济合作。从我国周边地区的情况看,合作也在逐步地推进。比如说,图们江地区的开发推进了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澜沧江地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高新区的后起之秀,京津科技谷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超前的发展思路,在京津两大都市之间演绎了一出精彩纷呈的“双城记”。 相似文献
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海淀区是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的起点,可以说海淀区不仅是上风上水的经济区,是全国创新的科技区,也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海淀区生产占全市的24.4%,海淀区的个人收入和财政收入都占全国前列。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实现了1705.5亿元,目前全区企业总数达到了7.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3万家,是全国规模最大活力最强之地。基于此,我认为,我们政府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政府间合作机制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科技新干线的发展中沿线各地的政府定位有两个:一是搭建平台,二是营造环境。全面推进各地政府间的协调。第二,促进各地区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看中关村”——看什么?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最有前途的重要内涵之一。“没有创意就没有革新,没有革新就没有进步”;“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这一理念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目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处于孕育之中;以大企业为主体的持续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意见》从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九个领域部署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对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企业已经抓住了中国经济转型提供的历史机遇,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科技与文化融合,并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推动着现代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不断与之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产业,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带来的全新、时尚、与世界同步的文化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增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