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前,企业面临过剩经济的巨大冲击,很多企业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本文就企业如何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发挥自主优势,走出困境的途径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过剩经济下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央行自1996年5月至1998年底已连续6次下调利率,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来看,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我国经济运行的背景分析,指出我国已进入“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时代,继而分析比较了在“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与在“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下货币政策运行的各自特点,得出当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较差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了梗阻。本文最后提出了在过剩经济中发展经济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从短缺到过剩是历史的进步。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加大投资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教育是一座待开掘的金矿;加薪可刺激消费,调整限制型消费政策和费改税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过剩经济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敏 《财经科学》2000,(2):67-69
  相似文献   

6.
王满 《当代经济》2007,(17):132-134
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体系巨大的"存差"引发了全国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热烈探讨,以及对由此导致的经济、金融危机的预期.本文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存贷款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存差"的产生过程及存款结构的变化,继而从银行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方面分析了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特殊存在依据,并在外汇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模式、金融体制创新、货币政策运用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型经济背景下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体系巨大的"存差"引发了全国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热烈探讨,以及对由此导致的经济、金融危机的预期。本文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存贷款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存差"的产生过程及存款结构的变化,继而从银行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两大方面分析了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特殊存在依据,并在外汇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模式、金融体制创新、货币政策运用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参与惯性和投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涛 《经济研究》2007,42(8):95-109
参与惯性是否影响了个体的投资选择?参与惯性是如何产生的?采用2006年中国9城市投资者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在银行存款、外汇、股票、债券、期货、基金、借出、做生意、保险金、收藏品、房地产、理财产品、彩票等广义投资项目中,个体当前和未来期望的选择都表现出了参与惯性,即倾向于维持他们过去的选择;这种参与惯性是其禀赋效应或延迟决策等行为偏见的结果,而不是理性选择所致。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其意识到并主动克服投资决策中的参与惯性,这是有效增进投资者福利的政府政策所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互动与投资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涛 《经济研究》2006,41(8):45-57
个体的投资选择是否受到社会互动的影响?社会互动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采用2005年中国12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总体而言,社会互动推动了个体当前和未来期望对银行存款、外汇、股票、债券、期货、基金、借出、做生意、保险金、收藏品、房地产、理财产品、彩票等投资项目的参与。社会互动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个体遵循参考群体成员的投资选择所体现的社会规范来实现的。此外,内生互动带来的感受交流和信息获得分别推动了个体当前对保险金和未来期望对债券的投资,而情景互动降低了个体未来参与股市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长期经济增长依赖于企业生产和投资的活力,在中国财税政策改革中,目前财税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激发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该文基于地区间税收竞争角度,同时通过一个纳入筹资现金流的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类型税收负担等因素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企业投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且所得税税负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大于营业税等其他税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营业税等间接税负对小企业投资的影响更大,所得税税负对大企业投资的影响更大;企业筹资现金流对企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企业从资本市场(含银行)筹集的资金目前可能主要流向房地产或虚拟经济部门。  相似文献   

11.
过剩经济中的中小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鑫明 《经济论坛》2000,(17):27-27
中国城市企业的改革首先从中小企业开始,经过试点然后进行推广,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为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一度被股份制所代替的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模式的租赁制、承包制,就是中小企业对中国改革的贡献。进入 90年代以后,特别是 9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中小企业在工业新增产值中占相当的比重,但其增幅却在不断递减。目前,这部分企业的基本状况是:产品滞销,规模收益低下,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重复,与需求结构存在很大偏差,资金不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等。由于经济生活中“重大轻小”、“抓大…  相似文献   

12.
过剩经济的出现,是中国20年市场化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带有明显的体制转轨变型特征,具有过剩经济层次低,经济基础脆弱,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特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此,除需要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分配、流通、消费等政策高度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外,要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切实施行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营造良好社会保障环境,是为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能过剩与经济高位运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潜 《经济纵横》2006,(11):20-2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处于高位,但产能过剩问题也日趋严重。经济的高增长和产能过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投资与消费矛盾的深化,而根本性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滞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处于高位,但产能过剩问题也日趋严重。经济的高增长和产能过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投资与消费矛盾的深化,而根本性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滞后。  相似文献   

15.
产能过剩威胁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电荒、煤荒.煤电油运价格一路攀升.导致部分地方出现大量盲目投资。虽然国家实行了第五轮宏观调控.并多次亮起“红灯”.但由于投资建设的惯性作用.目前.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背后.一批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过剩势头上升迅猛.涉及行业越来越多.危害和影响日趋严重.对中国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全球经济失衡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存在传导源及释放吸纳机制,并且流动性过剩地区正是全球失衡的两极,为此提出了中国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是重在疏导而不是紧缩,即积聚(争夺)流动性,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等。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相对过剩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引发的低水平过剩,这种过剩更多是一种无效供给,它导致了消费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地衔接,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方向,违 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鲁志勇  于良春 《技术经济》2005,24(7):95-96,F003-F004
本文对东北地区在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两缺口”显示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大规模利用外资现象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了“政府—国有企业”框架下,投资的低效率问题;认为,投资在国有企业的沉淀,是造成东北现象主要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过剩经济通常以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两种形态存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均是相对过剩经济形态.相对过剩经济产生的关键是社会成本居高不下,其根源是社会效率较低.决定社会效率的因素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为此,完善社会经济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促进经济实体的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是解决经济相对过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