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外语教学,成为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解释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由于人们通过隐喻手段来创造新词或新概念,同时也通过隐喻来认识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因而它必然对人类认知方式和结果产生作用。隐喻性构词方法有很多,并对EF词汇教学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隐喻加工机制的探索产生了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型:范畴涵括论、结构映射论和概念隐喻理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这三种模型,然后结合汉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句分析三者的解释力。研究表明,大脑中不仅存在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识,还包括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大脑还具备对事物进行深层次抽象概括的能力。范畴涵括论适合于解释有关事物本身属性的比喻,结构映射论则适合于解释事物关系的隐喻,而概念隐喻则是在更深认知层面对隐喻现象的描述。此外,随着隐喻规约化程度的加深,其加工方式也会更多地从结构映射转化为范畴涵括的方式。三者是互补而不是矛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中,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的事物。“心”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构造概念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英汉“心”的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词汇隐喻认知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映射路径很多也是相同的。但汉语中“心”的映射面要广得多,构成的词汇也多,而英语中“heart”的映射面相对较窄,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个民族的经验基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隐喻具象。  相似文献   

4.
李扬 《科技转让集锦》2011,(10):211-211
情感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宾现的。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情感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角度抒隋感隐喻分为通感隐喻和实体隐喻,并利用空间合成理论进一步探讨两种类型的情感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以期论证空间合成理论框架下情感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的,与诗歌有着同样的文学本质.从语义的角度看,诗歌与隐喻的语言都有新的意义再生.尤其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借助隐喻增加空间性、画面感,加强感染力,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诗歌的浪漫往往都需要隐喻来代替表达,而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认知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概念常常被人们混淆,土地的集约利用从宏观上来讲是对土地粗略利用而言的,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对比使我们对土地利用的认识更深刻,更广泛。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隐喻意义的形成就是把始源域(domain)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IN的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由始发的空间域向时间、状态、数量等认知域影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但又是互相联系,有着相似点的认知域互相作用,相似是比较的基础。分析介词IN隐喻意义的认知基础——其最基本意义,表示空间方位"体"的三维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中,空间隐喻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在我们学习英语介词的过程中,会大量地使用空间隐喻,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真切,能够更加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空间隐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应用在时间、数量方面,还会应用在状态和范围方面,这些抽象领域应用空间隐喻,体现出了空间隐喻的广泛性、系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除此之外,空间隐喻的应用还体现了在人类的语言发展过程中,隐喻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玉方 《消费导刊》2010,(5):147-147
美术是表现事物的一种方式,美术的基础是造型,而素描是解决造型基础最佳的途径,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文章从素描是绘画创作的基础和素描教学的内涵两大方面,对素描的内涵及在教学中素描培养的方式、目标等问题进行阐释,以期在现代高科技的冲击下,学生仍能认清素描对事物内在生命价值的表达,掌握、运用好素描造型的基础语言。  相似文献   

10.
吴华 《消费导刊》2009,(24):221-221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是人类独特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人们常以天气隐喻情感,汉语中很多表示情感和情绪变化的语言都来源于天气词语,因此从天气隐喻能表达喜悦、愤怒、冷酷、悲愁、恐惧等五类情感来解读汉语中天气情感隐喻。  相似文献   

11.
王睿卓 《北方经贸》2010,(8):110-111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方式,与写作这一表达人类思维的语言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内涵,探讨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江诗丝 《商》2014,(36):117-117
工业时代,我们身边都是些快速复制和批量生产的产品,每天都听着"不创新就等死"的口号,创新如何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创意。创意作为一种对现实事物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思维,将无形的思维传达于人需要文字、图形、语言等等,而这些的媒介都是符号。建筑设计中的创意表达也不例外,设计者总是通过符号的组合、解构,利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来表达。  相似文献   

13.
宋淼 《商》2013,(8):241-24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已内化成语言一部分的语言现象,存在于语言的语义、语法和语音层面,因此隐喻相应地分为语义隐喻、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隐喻定义为理论基础,拟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的适用性,来分析当下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文学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被很多学家学者所研究。传统观念认为文学隐喻就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语和词语之间的替代交换。但是随着该领域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研究的不断完善,有了和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现代隐喻学术论,认为文学隐喻并不简单地是一种修辞现象,更多的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文学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普遍性,阐述了商务英语中文学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周玮  李莉 《商业科技》2013,(11):168-168
长久以来,文学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被很多学家学者所研究。传统观念认为文学隐喻就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语和词语之间的替代交换。但是随着该领域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研究的不断完善,有了和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现代隐喻学术论,认为文学隐喻并不简单地是一种修辞现象,更多的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文学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普遍性,阐述了商务英语中文学隐喻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联系密切,许多深层文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来表达,而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运用上又往往有较大差别。在分析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后,阐述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最后比较了英汉不同文化下的隐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隐喻(metaphor)是“从一方传递(transfer)至另一方”的意思,因此隐喻很容易被看成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把已知的与未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以及熟知的与新的东西联系起来(Martin Cortazzi)。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来,人们从没停止过对它的探讨。传统理论把语言分为比喻性(literal)语言和非比喻性(figurative)语言。隐喻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修辞现象。然而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分别对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自lakoff&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思维乃至行为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试图说明隐喻也是具有排它性的,即隐喻的意义只有施喻者才最清楚,受喻者要想理解施喻者的意思,需要做出相当的努力,即使这样也很难保证解读结果的准确性。一、从英汉隐喻对比的哲学基础看我们知道任何具体的科学研究,都需要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感染力是利用我们的视听能力来表达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与表达出自己各种情绪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较为浓厚的描述。作为一名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人员需要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养以及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深入群众的实际生活中,这才是我们增强自己感染力的关键所在,用真情实感来打动观众同时也需要提供自己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艳霞 《商业科技》2010,(24):35-35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20.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