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分析认为,今年国内粮食供应存在逐步趋紧的可能,而粮食的消费需求仍将缓慢增加,因此全年的粮食供求关系将由连续数年的供大于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甚至可能在年底出现供给偏紧的局面。主要理由如下:   一、影响今年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 )2000年全国粮食减产幅度大。 2000年是我国粮食一个大幅度减产的年份,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0年年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全年粮食减产 9%左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发现,减产的幅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 (上一次发生在 1985年,当年粮食产量比大丰收的 1984年减产约 7% )…  相似文献   

2.
2000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成果也很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新问题,防止片面性,对农作物结构调整的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如何看待粮食产量的高与低   2000年我国粮食减产幅度较大。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减产幅度为 9%,减产总量达 4500万吨。有些产粮省产量下降幅度更大。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都减产,吉林省减产三成,其中高产作物玉米减产五成,这么大的减产幅度,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怎样看待去年的粮食减产 ?除了自然灾害因素外,就农作物结构调整而言,尚属正常现象,也可以说是必…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减幅达9%之多,但并未牵动粮价大幅上扬,而且许多专家学也认为去年粮食减产不会导致今年粮价大动荡,其最主要依据是,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在总量上基本还是供大于求格局,只要这一势不变,粮价仍将保持相对平衡或稳中略升,笔认为我国是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还是多一点冷思考为好,现有粮情深处潜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因素。“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是正理。  相似文献   

4.
正据国家统计局8月末发布消息,2016年全国早稻总产量655.5亿斤,比2015年减产18.2亿斤,减产幅度为2.7%。无独有偶,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2016年夏粮总产量2785.2亿斤,比上年减产32.4亿斤,减产幅度为1.2%。粮食减产,本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今年的夏粮及早稻减产,与常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把今年的夏粮、早稻减产放到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大盘子里来研究,顺至延伸到全  相似文献   

5.
《农村展望》1991,(2):22-25,39
建国以来,全省粮食产量曲线由九组波动周期构成,它揭示了粮食生产发展历程呈不稳定性发展规律。上涨幅度大的多出现在七十、八十年代,可见,近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业技术改造的推进,促使粮食生产增长幅度加大,由于中制约因素作用造成粮食歉收减产,致使粮食产量出现九次滑坡。下滑机率为22.5%,就是说平均3-5年下一次,其下滑的周期恰好与全省性的自然灾害周期相近.这种波动基本是属于以气候变化为基础的季节性活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由于洪涝为主因造成滑坡的占6/9;由于旱灾造成滑坡的占5/9;由于低温冷害造成滑坡的占5/9。可,洪涝、旱灾、低温等自然灾害是黑龙江省粮食歉收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大量缩减粮食播种面积。200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约16.07亿亩,比上年减少9000万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全国粮食总产约4600亿公斤,比上年减产450亿公斤,减幅达9%有余。今年,各地的粮食种植面积仍有较大幅度调减。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要及早采取措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粮食安全态势和趋势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以来,我同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最,产不抵淌,需动用库存。但是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最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  相似文献   

8.
1 2004年国内稻米市场回顾,1.1受政策支持,2004年国内粮食大幅增产。3大谷物产量同时增加。1.1.1 全国粮食总产激增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每667平方米308公斤,比上年增长6.6%: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在国家库存大幅增长的同时,农民家庭的存粮也越来越多,农村储粮由于设施简陋,保管条件差,虫鼠危害严重,储粮损失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国库粮食损耗率仅为0.2%,而农村储粮损耗率却高达6-9%,以此推算,每年农业增产的粮食,由于在储藏过程中的损耗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增产或减产。农村作为粮食的生产基地,是保证粮食增产增收的主要环节,因此农村防治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2000年中国粮食减产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首次大幅度减产,对粮食供求关系、农业形势甚至国民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影响可能会滞后几年才逐渐显现出来。针对中国粮食减产及其暴露的问题,现在必须未雨绸缪,以确保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光跃 《农村经济》2003,(12):38-38
1999年— 2 0 0 1年 ,我国粮食连续 3年减产 ,2 0 0 2年虽有恢复性增长 ,但当年仍产不足需。今年由于粮食面积继续调减 ,全年粮食又是减产趋势。与此同时 ,粮食需求持续增长。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四川省为例 ,探讨粮食增产增收的具体措施。1 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粮食品种 ,是争取粮食增产增收的核心措施。我省农民种植一般水稻品种 ,每亩毛收入仅 5 5 0— 6 0 0元 ,如果改种优质稻 ,收入大大增加。据统计 ,2 0 0 1、2 0 0 2年全省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均在 2 0 0万亩以上 ,近三年累计订单生…  相似文献   

12.
如果农业歉收、粮食减产、供不应求、市场紧张,无疑是令人烦恼的事情。然而,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增产、需求疲软、产区仓容爆满,又面临接收新粮的压力,也被戏称为"愉快的烦恼"。今年6月29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题为"黑龙江粮食库存达历史峰值,仓容爆满,露天存粮隐患多"的报道中提到:"虽然大丰收获得喜悦,但是保证储粮安全和粮食品质的压力也不小"。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爆发导致部分国家粮食减产并伴生粮食出口国相关农产品限制出口政策,同时因贸易活动减少及疫情防控原因造成了相关农产品海关停滞时间长、物流效率低,使我国粮食进口成本增加且损耗增多.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保证国际粮食市场供应链的稳定是我国针对部分品类进口粮食保持最低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根据目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相关论点     
《齐鲁粮食》2007,(5):43-43
升温影响我国粮食未来小幅减产,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处于瓶颈状态。[编按]  相似文献   

15.
第三,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影响巨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是1946年成立的,51年中,召开过两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一次是在1974年11月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有133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主要的部长参加,有16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罗马宣言》和20多个决议,对缓解七十年代初期世界粮食的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了成立以来的第2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主要是因为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粮食连续3年减产,库存连续4年减少,达到危急程度,粮价不正常地上涨,大有粮食危机即将到来,“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当…  相似文献   

16.
《粮食知识》2000,14(2):17-18
自从国家提出加大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后,对于明年的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各方都十分关注.见仁见智。笔者分析认为,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幅度大致在3%至5%之间。导致明年我国粮食有所减产的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一直紧紧系着国民经济敏感的神经。特别是在1998年粮食总产量登上了一万亿斤的新台阶之后,由于库存充裕、市场供过于求、粮价下跌、耕地减少等原因,后来的几年粮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今年,在粮食市场平稳、总量不会出问题的情况下,党中央未雨绸缪,提出了要保证粮食有个恢复性的增长,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4月起,我省青岛、烟台、威海3市率先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各地为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加强一加快”,即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储备粮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放而不乱”;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定天下、安民心的特殊商品,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1978年到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四个台阶,并一直保持到1999年,使我国粮食供需逐步由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自2000年以后,粮食连续减产,出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四个下降”。同时粮食库存也逐年减少。初步测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约160亿公斤,  相似文献   

20.
一、2005年全省粮食安全的基本情况 1、粮食略有减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180万亩,较上年(省定案)增长2.7%(下同);总产227.9亿斤,下降1.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84.3万亩,增长4.9%,总产87.4亿斤,下降2.7%;秋粮播种面积3095.7万亩,增长1.3%,总产140.5亿斤,下降1.2%。预计全省粮食供给总量为497亿斤,粮食需求总量预计在280亿斤左右,全省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安全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