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方式变化,体现了一种从固定汇率到中间汇率,又从中间到两极汇率的发展趋势,但两极汇率制度真的像部分经济学家宣扬的那样适合发展中国家吗?本文在分析中间汇率制度缺陷的同时,阐述了两极汇率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并最终对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近几年来已经表现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不是人民币害怕浮动,而是在资本帐户未开放的条件下不需要浮动。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汇率制度在中国进一步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是没有缺陷的。因而,存在汇率制度重新选择的问题。短期和中期,“中间制度消失论”是不适用于中国的;长期,选择独立浮动汇率制将是必然。这需要有一个过渡和路径的安排。钉住一篮子货币和目标区制度可以分别作为短期和中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对外来冲击的隔离能力大小是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作为处于赶超中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我国汇率受到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这一实际变量的冲击,汇率制度又经历了从钉住美元向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重大变革,研究不同汇率制度下外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对于丰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开放经济下,汇率的隔离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汇率的稳定性;二是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本文假设我国汇率所受外来冲击来自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通过对比分析钉住美元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特点,发现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下文简称浮动汇率制)虽然名义汇率波动较大,但由于工资、价格调整幅度较小,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性并不弱于钉住美元汇率制(下文简称钉住汇率制);进一步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发现无论短期或是长期,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小于钉住美元汇率制,影响时滞也相对缩短。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加快了我国汇率调整速度,削弱了汇率对贸易影响,增强了汇率隔离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冲击是影响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框架内引入增长账户,通过增加对供给方面的考察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建立起一个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框架,认为如果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是来自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冲击,则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把握好时机加快改革,向更富有灵活性的浮动汇率制度演进;如果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自于货币部门,则应该继续维持钉住"一篮子"参考货币(或美元)的有弹性的盯住汇率制度。基于结构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演进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在工业化国家发现的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波动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情况相反,相对实际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在样本估计区间内绝大部分的变动,这对于指导目前所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与理论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2002年底以来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之一。作者结合一年多以来国内外有关人民币汇率讨论的几个核心问题的评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和思索,提出了一些的新的看法和研究视角。作者认为在缺乏较自由的外汇市场前提下,难以准确评价现行人民币汇率低估还是高估了,基于主观评价基础上的人民币升值观点缺乏说服力。作者否定了汇率制度向两极化发展的观点,认为中间汇率制度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国际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作权衡组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不是放弃汇率的稳定,应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灵活性。作者建议过渡到爬行浮动。作者还对“三元悖论”作了新的诠释,认为只要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三者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完全可以获得人民币汇率稳定又同时实现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新兴经济强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经济强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汇率制度选择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新兴经济强国的崛起需要一个相时稳定的汇率制度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新兴经济强国的日渐崛起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对本币产生强大的升值压力。如何处理币值稳定与化解升值压力之间的矛盾将是考验一个新兴经济强国能否顺利崛起的关键。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从长期来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但在近期,由于中国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人民币还不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在继续控制资本流动的情况下,通过一些中间性的汇率制度安排,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并逐渐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7.
汇率问题一直是影响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流动量也不断增加;国际短期资本的重要活动场所越来越倾向于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资本尤其是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选择合适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会减轻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的冲击。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浮动汇率制,近期目标和现实选择是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与国际上汇率制度选择的现实相适应,理论界提出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本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中间汇率制度确实存在消失的趋势,从道德风险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可核验性”及政府两难四个方面探讨了它与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汇率制度选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0.
从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涯 《发展》2003,(11):74-75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危机、东亚危机、俄罗斯危机和巴西危机相继爆发,这些危机无不伴随着汇率的调整和汇率制度的变革。经济学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改革问题,争论焦点集中在两极论与中间汇率制度之争上。在国内表现为人民币的盯住汇率制与管理浮动汇率制之争。一、两极论两极论也称为“中间制度消失论”,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上已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其首倡者一般认为是美国加洲大学伯克莱分校的Eichengreen,此后还有Obscfeld和Rogoff。两极论的核心观点:两极论者认为,在金融开放环境中,惟一…  相似文献   

11.
汇率分析范式转换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合理的汇率水平,汇率政策应当围绕均衡汇率来制订,这种分析范式具有局限性。本文指出汇率分析应当贴近现实,应当更关注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均衡汇率并不存在,围绕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因素展开的市场汇率分析更为有效。文章强调汇率决定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我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自主自行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较为现实的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2.
汇率制度的选择:文献综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从一个多维视角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做出理论综述。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而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由这些多因素差异性决定的汇率制度必然呈现出多样化。在围绕汇率制度的选择争论中,形成了几个争议性假说:原罪论、稳定霸权论与汇率变动转移论、浮动论与恐惧浮动论、中间空洞论与反中间空洞论。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变动性,笔者预测,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我国汇率制度产权现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此次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兴国家汇率制度转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分析了汇率制度转型前宏观经济的状况,认为: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并总结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不可能三角”的思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和汇率浮动这三者中只有两者能实现,不可能同时达到.“不可能三角”的解分为“角点解”和“中间状态解”,关于“中间状态解”是否消失尚存在争论.该文通过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汇率制度分析,发现实行“中间状态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或是由“角点解”向“中间汇率制度”转变,或是在各种“中间汇率制度”之间转变.“中间汇率状态”在不同的国家状态不同,即使在同一国不同时期的状态也不一样.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对汇率稳定的偏好程度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组合来选择最优的“中间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2-2010年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数据,本文研究了汇率水平及其不确定性对企业海外投资(OFDI)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对发达经济体OFDI的冲击要大于发展中经济体;本币升值有利于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论只在长期内,对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的经济体,对实行汇率制度的经济体都没有发现支持该论断的证据;汇率不确定性对OFDI的冲击作用随时间逐渐减弱的趋势在各经济体中差异明显;从汇率对OFDI作用的时滞性来看,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时滞最小,钉住汇率制度下最长,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时滞性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汇率制度选择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汇率的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国际上,霸权货币、政治强国、国际组织、国际协作以及国际合作都会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在国内,利益集团、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会影响到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入手,多角度论证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为内在约束,注重汇率的实用性、改革的渐进性、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并且逐渐遵守国际规范和兼顾国际反应,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改革道路。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天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基于金融环境约束的开放经济体跨期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面临不同名义冲击下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浮动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吸收能力依赖于该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条件,因此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退出和转轨决策应当着眼于克服金融约束的关键性门槛.本文的跨国经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