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正观作为重要的文学观念贯穿于《文心雕龙·辨骚》全篇。在以正为主奇为辅的观念指导下,刘勰阐述了《辨骚》篇与宗经的关系,并且指出了屈骚的惊才绝艳,难与并能正是宗经酌奇的结果。针对汉赋作家片面学骚的弊端,刘勰还提出倚《雅》《颂》,驭楚篇的创作观来纠正赋作的浮靡文风。屈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就,是文学创作通变的典范。楚辞奇正华实的兴变理想也为后世文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高红 《魅力中国》2013,(31):102-102,104
用珠玉写文章是《文心雕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文章与珠玉的审美关系来看,其充分显示出了文艺美学中渗透着的珠玉文化,也就是说其文艺美学受珠玉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展示出了珠玉审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文心雕龙》中“雕画”“雕龙”“雕琢”与“雕刻”等很好地将雕琢美玉与修饰文章进行了融通,“珩”“璞”等用语同文章审美的原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本文以听觉维度作为基础。对《文心雕龙》中的珠玉用语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全人类在可持续发展中有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道纪所包含万物的普遍本质,从道家思想的立足点分析人和道的内在本质,从生态对人的反向作用,引导不同地区人群的生态观的反向生成,进一步揭示了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自然之道的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4.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体现了她对创伤与身份问题鞭辟入里的思考.本文拟从小说女主人公们所遭受的创伤为切入点,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们疗治创伤、重塑自我身份和实现文化认同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释忠孝之道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孝作忠"的原因、历史演变和政治功能。认为忠孝之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干,既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又是统治者维持政治安全的重要工具。"孝"道所包含的政治功能和价值取向使得"移孝作忠"成为可能,成为封建君主进行统治的重要杠杆。在今天看来,忠孝之道的消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忠孝之道的...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的书籍在正文之前往往有一段文字,说明写书的经过和旨趣,称为"序",古代的书籍也有"序",或写作"叙",亦称"序传",它是提携纲领的意思。作为古代文献体例的一种形式,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将以《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文心雕龙·序志》为例,简约说明一下古代文献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出发,提出在跨文化语境下体现中国文化主体身份的必要性,并指出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是这一体现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的前提,最后分别从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以及学生等不同角度提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叶丹 《魅力中国》2010,(29):5-5
好莱坞重新洗牌,拷贝“东方”的案例众多,但大多没有“因地制宜”地再造和制定适销对路的策略。2003年,《无间道》其内容与形式兼具的精致成为众多影迷幸福的集体记忆。2007年,改编自《无间道》的好菜坞大片《无间道风云》也风靡全球,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许雪梅 《中国西部》2014,(12):122-123
<正>儿童是谁?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儿童是探索者、思想家、艺术家……儿童是自然之子,历史之子……甚至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之师……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当我读着刘晓东老师的《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正如魔术般的不可思议,自己天天面对的,有时让自己厌、让自己烦、让自己伤,更有  相似文献   

10.
《虹》代表着劳伦斯创作的最高成就,结合《虹》的全文背景,对《虹》的英文片断进行深入分析,从心理状态的描写、艺术特色的表现、自然和谐环境的追求等角度,凸显了劳伦斯创作的独特风格,即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1.
王兰 《魅力中国》2010,(25):177-178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从《神思》到《总术》再加上《物色》篇,“割情析采”,文学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语言表达,进行了系统的规律总结,是我国最早关于创作理论的专著,《神思》篇更是创作的纲要,对现代创作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巍 《特区经济》2007,(2):95-96
传统文化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儒学入手,着重分析儒学思想体系所重视的血缘关系之“姓氏制度”和“孝悌之道”,并用之解释我国家族企业在从创始人到第一代继承人的企业权力更替过程中采用“子承父业”继承模式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一部作品的产生与一个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生并流行于明万历年间的《牡丹亭》就是这样一部处处彰显着时代烙印的作品,尤其是它其中蕴藏着深层的思想文化暗流。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结果,而最激烈的就是反映在作品中的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而这种冲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在其中也潜藏着超时代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下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消费品,电视剧在创造巨大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必然承担着反映现实生活、承载文化内涵与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任务。从这个层面来看,电视剧创作与文化输出有着必然的联系。任何题材的电视剧从故事的发生,到人物的塑造都离不开具体的空间背景,这其中包含的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生存环境等等,都可以理解为某个地域文化的具体表象。地域文化在电视剧中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无论哪种题材,都应该在充分理解影视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在扎实的剧作中形成文化自觉,才能立足于地域、超越地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连续发表的三部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1990年)、《歌星日本来》(1990年)和《乌托邦诗篇》(1991年)的详细分析,试图走进王安忆的精神世界。因为这三部作品分别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向度采重新整合80年代破碎了的精神传统,从时间的向度上能较为清晰的看到王安忆的精神轨迹。透过这种努力我们看到王安忆的精神内迹充满了矛盾和困惑,而这样的精神救赎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最终使她陷入“高处不胜寒”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卜俊兰 《科学决策》2021,(7):147-148
伦理道德哲学形态是当今哲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包含了四个关键词,对应着伦理道德哲学形态的四层递进关系,分别是伦理道德、精神、精神哲学和哲学形态,其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精神哲学与哲学形态研究课题,关键点在于明确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伦理道德-精神-哲学的转化和精神-精神哲学-精神哲学的转化,通过哲学研究明确这些关系能够找到精神哲学的最原始形态,从而理清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根本面目,这是找到人类社会构建依据、人际关系构建基础的哲学考量.  相似文献   

17.
奴隶制结束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种种身份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身份认同、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主义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弘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是非洲民族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以其关于情景语境的论述分析语篇与情景语境的关系,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进一步体会情景语境对语篇产生的特殊语言意义和独特的黑色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为我们研究战国秦的吏治制度及其特点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结合简文与相关传世文献.《为吏之道》反映出秦的吏治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兼容并包和忠君亲民。  相似文献   

20.
张瑞 《魅力中国》2011,(6):64-64
《白鹿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并以全新的话语诠释了历史。从小说主题到思想内容,从叙事方式到人物格调,《白鹿原》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新历史精神,《白鹿原》也正是在新历史精神的指引下,开辟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发现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