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对两者并未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对传统能源效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传统指标并没有刻画出"效率"的本质,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同能源生产率相区分和比较,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内在技术效率变化的能源效率指标,并根据各省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将结果同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采用两种指标计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本文提出的能源效率则是一个更优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一、德国能源转型及主要目标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作出全面退出核能的决定,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能源利用结构的全面转型。这标志着"能源转型"正式被确立为德国政府今后40年能源政策的主导方向。作为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费国和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在世界率先高调实施能源转型,是受保障能源安全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和生态等多重目标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德国国内能  相似文献   

3.
<正>"十一五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沼气、秸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要把农村能源和电力建设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位置上。能源确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关注能源贫困国际能源署(IEA)编著的"世界能源展望"从2002年初,专门开辟"能源贫困"一章。2004年版"世界能源展望"强调,"缓解能源贫困迫在眉睫",并指出,  相似文献   

4.
"能源景观"是综合考虑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研究理念,主旨是量化可再生能源载体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空间规划及调控政策、激励机制、财政支持等手段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用地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进行优化。运用"能源景观"方法体系来从空间规划层面对能源规划加以引导与控制,通过生产潜能分析、能源供需分析、时空变异预测构建基于能源规划和空间规划交叉研究的空间规划改进策略,能够改变黑龙江生物质能丰富但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优化生物质能消费结构,间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基于生产潜能分析确立黑龙江生物质能发展定位,在德国、奥地利案例经验基础上建立居民定居点与运输成本关系模型,构建生物质能生产用地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21):252-254
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能源效率偏低。当今许多国家已将"能源效率"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核能等并称为"第五能源"。[1]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理念以来,能源互联网成为业界的热题,谁将成为下一个能源界的马云?导致了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十分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廊坊新朝阳区块泛能微网项目的成功运行实现了能源互联网"泛能网"的最佳实践。项目通过采取系统能效理论以及利用泛能网技术,进而实现新朝阳周边用户互联互通和微网内客户的交易与管理,提高已有供用能设施利用率,从而形成了高效互联的冷热电运行模式,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将整体能源相应利用效率从以往传统热电分产的40%至60%提升至85%以上。是能源互联网"第五能源"的最佳实践案例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作为可代替柴油的一种环保燃料油,是典型"绿色能源"。在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今天,开发和利用绿色能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安全、改善城乡环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能源署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全球可再生能源的77%来源于生物质能源,而生物质能源中的87%是林业生物质能源。可见林业生物质能源是发展"绿色能源"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统筹规划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实现和促进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甘肃省的能源结构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提出立足甘肃省的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能更好地指导甘肃省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劳动力和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关程度及其变动情况。并得出结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的相关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与能源的相关程度则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发展》2006,(4):44-44
在美国能源部"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是美国总统布什关于能源问题的一段呼吁,"我们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就好比加在美国人民头上的一项进口税,大家每天都在为这个进口税付账,而且它还在逐年增加"。能源这本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要求"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什么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本文尝试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革命,能源革命战略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长期战略。江西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能源革命背景下,如何构建江西能源新格局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江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能源需求量大幅增加,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推动能源革命要创新思路,促进能源转型升级,重塑高效、低碳、清洁、多元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构建高效能源流通体系,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强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体制和市场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强能源合作的初步尝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拉动我国的内需,并且推动国内外的经济健康长久发展。因此,国家将"一带一路"建设优先考虑并付诸实践,能有效的开展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共享和保障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对收敛问题的几种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然后对1986~2006年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差异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的总体差异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而是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率收敛特征各异:东部地区差异缩小且较为稳定,中部地区经过小幅波动后也趋于收敛,而西部地区差异呈现出三个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特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总体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巩固和发展这一趋势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增强忧患意识明确任务要求扎实做好2012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本刊讯1月10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会上作了题为"增强忧患意识明确任务要求扎实做好2012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的报告。刘铁男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国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0%,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等,能源统计工作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能源统计工作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开栏的话:"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的目标。能评作为促进能源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置、强制、独立的行政许可,能源"双控"的重要手段,被赋予更高的使命,寄予更多的期望。该项制度施行以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在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能耗不合理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一届政府进一步确立对固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发展正在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由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绿色转型’。"5月22日召开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和绿色革命电力论坛"上,来自国家能源局  相似文献   

18.
<正>"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新思路。多元化发展能源能源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要保证经济安全、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企业》2013,(7):400
《能源世界》杂志是面向世界能源领域发行的权威性、专业性刊物。《能源世界》"以全球大视野、看能源新经济"的理念办刊,旨在以经济全球化的新思维透视能源市场、服务能源产业、促进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世界》具有三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明确了未来中国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向,以及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