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旭 《中国经贸》2012,(7):34-3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一定的机遇。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资金缺乏,中国投资机会增多;国外资产价格大幅缩水,投资成本下降。但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提速,我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着投资目标欠清晰、投资结构待优化、投资效益不高、缺乏企业间有机协调等诸多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特点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对  相似文献   

3.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广泛实施,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较大成就。在当今世界各国疲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中国资本显示出较强的信心和实力,掀起了新一轮对外投资热潮。然而,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国家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激励,税收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但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涉税制度还比较滞后,需要认真研究企业在对外投资存在的涉税问题与需求,有针对性加快相关税制改革,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许多辉煌的成绩,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成绩,并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肖利秋  许晶 《特区经济》2010,(9):220-222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缓解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而长远的重要意义。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有条件的本土企业选择"走出去"投资战略。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以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提供战略投资和路径选择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是否能成功"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国际化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首先,初步分析了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及投资主体分布等现状,然后总结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企业稳中向好"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走出去"是党和国家确立并实施的国家战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广泛实施,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当今世界各国疲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中国资本显示出较强的信心和实力,掀起了新一轮对外投资热潮。然而,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国家各方面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激励,税收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如何加快税制改革,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目前理论界和有关实际部门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宋泽楠 《改革》2013,(1):41-49
基于"走出去"战略、转型期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四个维度分析中国OFDI东道国响应机制的母国制度效应,并基于2002~2010年中国OFDI在全球99个国家的区位分布进行反向验证,结果表明:"走出去"战略使大规模OFDI在企业未形成所有权优势的情况下提前出现,大多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能够发挥自身非市场能力的制度环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了中国企业拥有更多潜在关系网络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从双边经贸制度安排来看,同发展中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5年上市企业匹配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道国资本管制对中国企业OFDI二元边际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是资本管制放松会降低资本使用成本,方便企业在当地融资,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上。另外,在拥有较高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特别是政府治理水平的东道国,资本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更大。文章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融资约束紧的企业更适合选择到资本管制较轻的国家或地区投资。  相似文献   

10.
刘忠广 《特区经济》2011,(1):195-196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新层次,对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企业"走出去"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涉及的市场范围宽广,也形成了较大的企业集团。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思念观念保守、资金短缺、人才缺乏以及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因此,河南应在对外工程承包、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劳务合作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走出去"战略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一般来说,"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步GMM系统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加速器。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增强,显著地提升了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我国应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步GMM系统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加速器。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与研发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增强,显著地提升了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要实现"走出去"战略与"贸易强国"战略的协同发展,我国应注重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中国家是中国企业在未来几十年"走出去"过程中大有可为的地区。因此,制定完善、合理的政策体系引导和扶持中国企业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属性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OFDI政策的基本特征,进而从政策总体路线、境外经贸合作区战略、FTA战略和对外援助战略等四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4~2014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母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母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会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银企关联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母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企业规模越小、成立时间越短、债务水平和税负水平越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母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抑制作用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总部所在省份GDP较高时,其对外直接投资受母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文章拓展了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更有效地发挥母国税收政策对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以及增强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出口对于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在全球范围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下,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直接投资所带动的出口异军突起,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出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论文从统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走出去带动出口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调查重点企业等方式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出口的规模进行了实际测算。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将国际贸易统计标准的最新进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提供了“走出去”带动出口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林念 《国际经济评论》2013,(1):152-159,8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与之相伴的是,走出去企业遇到的风险逐渐加大,遭到的歧视也逐渐增多。虽然企业应对自身对外投资负主要责任,但中国政府也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建立全球性多边投资协议,在保障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当权益的同时,为国际直接投资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做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理论认为东道国恶劣的制度环境会降低外国直接投资的经营绩效,进而不利于东道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而后者往往制度环境较为恶劣,制度风险比较突出。本文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上对中国向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呈反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能否融入并利用东道国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关系着企业OFDI的规模乃至成败。文章基于2006~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及商务部发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微观数据集,采用PSM-DID方法,在控制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后,重点考察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提升跨国企业创新能力,即OFDI是否具有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提升跨国企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学习效应;非正式制度即文化、关系网络及人才是影响母国投资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延长企业创新持续期,但非正式制度的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为提高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建议,凸显了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走出去"面临的非正式制度"玻璃幕墙"。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增强,国家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势,提出"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大连市外经贸局审时度势,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使大连市境外投资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举措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逐步提高对"走出去"的重视程度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