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民币国际化,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环境中政治和经济政策和地位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给予了必要关注和说明,而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展开了讨论,并且在文末进一步点名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的几个方面主要工作。对于加深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的认知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正在国际范围内逐渐被接受,促成人民币尽快实现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外业内的共识。诚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复杂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综合性改革。在充分实现货币国际化之前,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科学合理设计防范举措,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币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日元国际化进程的梳理,总结分析日元国际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而发现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作用,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的标准已经改变,未来标准不仅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而且要有发达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也将会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道路,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在任何时候都能排除外部干扰,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以人民币为主要产品的金融市场,自主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央行利用金融市场传导调控货币汇率政策的水平和能力,牢牢掌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和其他控制权.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迅速崛起、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推进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在这个进程中,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选,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禹思恬 《云南金融》2012,(5X):116-11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和经济条件逐渐成熟,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文章总览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应该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禹思恬 《时代金融》2012,(15):116-11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和经济条件逐渐成熟,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文章总览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国家应该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审慎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其他—些重要条件不能实现,且较长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较低,难以享有成为世界货币之—的比较利益。强调应应审慎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认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经济是当前要务,应在条件成熟时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人民币日益为国际所接受。国际清算银行近期发布的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九大交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初显成效。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继续推进,金融风险也逐步显现,如何控制风险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顺利开展的前提。从日元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看,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国际化初期有相同的经济结构和背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借鉴“日元模式”经验教训。探究分析日元在国际化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有效控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香港:从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到人民币离岸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研究认为,2008年末,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充分显示官方有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继而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的事实上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可兑换性限制,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国际货币惯性与霸权阻滞,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等问题。因此,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有序推动金融市场完善,促进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稳定经济促进金融开放等策略,以期积极、稳妥地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渠道,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硕  林学斌 《福建金融》2003,(12):24-26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多,其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近期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加强了人民币的国际性。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诸多裨益,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着重分析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将面临的挑战,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力图加快政府主导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货币国际化具有客观发展规律,受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日元国际化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背景、发展环境、进程以及主要经验教训,并比较日元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日元国际化历史发展具有局限性,国际环境、战略选择等存在很大缺陷,很难脱离历史语境和自身条件约束,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有其特色优势和可靠路径,未来上升空间较大。研究结论对深刻认识货币国际化曲折性、政策复杂性和路径多元性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建议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进程安排与政策取向具有一定启发性。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对中国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热议,对人民币国际化只能冷思考,因为一来它毕竟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分量不大的举措之一,二来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课题(参看本栏目文章《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和经济前提》,放在中国现有的背景下,这还是一个探索性的前沿问题。但是,在中国货币体系上,人民币国际化毕竟已经起步,应该有相应的关注和思考。货币互换和人民结算试点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参看本栏目文章《从货币互换角度看待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已经具备作为国际化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地位带来新机遇,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在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由来已久,在"美国制造"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契机。本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国货币国际化条件的规定,选取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GDP总量、外汇储备总量、出口总量、汇率波动率和经济自由度这几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由来已久,在“美国制造”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契机.本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国货币国际化条件的规定,选取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GDP总量、外汇储备总量、出口总量、汇率波动率和经济自由度这几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10,(20):20-23
2010年,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发展迅速的一年。一系列举措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正紧锣密鼓地进入“大步跨越期”,正从加快贸易进程开放逐渐向资本项目和金融进程开放迈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美元的币值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欧元区随后也相继出现主权债务危机,而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人民币逐步放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作用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之重点。本文首先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紧接着又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步骤和一些具体的策略从而最终达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中国暴露其在现有国际货币体制中的地位的不稳定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收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论述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过经济的影响,并且通过探讨美元、欧元、日元三种国际货币过去的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