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险峰 《中国物价》2011,(11):28-29
去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升,今年前三季度,国际粮价总体在去年年底的高位小幅上涨。从今年后期情况来看,全球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产需形势将呈现一定程度的改善,小麦、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而大米价格受最近东南亚水灾及泰国米价新方案的影响,将可能呈趋升走势。  相似文献   

2.
有关分析机构在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国际粮价近两年还将高位运行,我国粮价今年涨幅不会超过10%,明年粮价可能会出现10%~15%左右涨幅。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价也将显著上涨。这份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粮食库存下降到近30年的低点,国际粮价上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下半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走势 国际油价将自高位回落 由反映国际市场主要大宗产品价格的Reuters/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RJ/CRB)走势图可以看出,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主要大宗产品价格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上涨势头,在波动中持续攀高,多种产品连续突破历史最高价位,特别是国际油价和粮价的快速上涨都大大超出了预期。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国际粮价延续了去年的低位波动走势,6月份价格低于去年底水平。从今后一段时间看,全球粮食市场仍处于产高于需态势,库存充裕,预计粮食价格走势仍将以低位震荡走势为主。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倒V”型走势,其他品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则呈现高位震荡态势,这对国内CPI的上涨形成较大压力。下半年,国际油价可能回到90-100美元/桶的区间,农产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第三季度以后工业原材料价格将有所上涨,除农产品外其他品种对CPI的上涨压力将有所缓解。建议密切监测重点品种库存和产量变化,着力疏导储备与流通体系的薄弱环节,审慎引导企业参与大宗商品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  相似文献   

6.
朱险峰 《中国物价》2010,(11):25-26,17
一、前三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情况 今年前6个月,国际粮价总体仍呈现低位小幅波动走势,7月份开始突破上升,尤其是小麦价格出现大幅飙升,并带动玉米、大米价格上行。9月份,小麦、玉米、大米3种粮食现货、期货价格比去年12月分别上升了15%、35%,同比分别上涨23%、40%。1~9月份粮食现货、期货价格同比分别低3%左右。  相似文献   

7.
由反映国际市场主要大宗产品价格的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RJ/CRB)走势图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主要大宗产品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跌再涨的N字型走势,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多种产品价格连续突破历史高位,特别是国际油价、金价和粮价的快速上涨都超出了预期。国际市场主要大宗产品价格飚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若愚 《中国物价》2011,(9):32-35,10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存在关联,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2011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9.
预计2008年国际粮价将继续保持上涨的态势。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孔鹏 《新财富》2007,(1):20-21
2006年第四季度中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普涨”行情,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政府托市收购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预计后市主要品种上涨趋缓,而玉米等个别品种则可能持续上涨。2007年,基本金属市场可能会维一持高位震荡,贵金属的表现可能强于基本金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对粮食市场影响的因素陡然增多,国内外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生物燃料、石油价格、政策导向、天气、收入和投机等因素对粮价的影响交互相织,这给2013粮食价格走向判断带来了复杂性。2013粮价是涨还是不涨?未来走向何方?一、2012,国内外粮价先弱后强出现联动2012年,国际粮食价格先弱后强,2012年前6个月,国际市场玉米、小麦价格总体呈小幅震荡下行走势。下半年国际粮食市场一直处于升势之中。7月份开始,美国中西部、黑海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天气,国际机构连续下调2012/2013年度美国玉米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一季度,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资源供应充足,总体供需形势宽松,价格高位上涨.预计全年市场形势将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供需两旺,总体供需格局基本平衡,略显宽松;二是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多,风险增大;三是价格高位运行,继续上涨阻力增加,下半年有望高位企稳,但由于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估计市场阶段性、局部性波动甚至震荡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朱险峰 《中国物价》2011,(2):28-29,56
2010年,国际粮价先抑后扬,下半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年底回升至两年来的最高位。2011年,预计世界粮食产量将小幅下降,需求继续增加,当年产量低于需求量,供需关系趋紧,国际粮价总体将呈上升走势。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低位运行,粮价总体水平较去年底小幅上升。后期。全球经济可能维持低迷.国际粮食市场将面临粮食产量增加,库存庞大等不利因素,预计价格将延续震荡回落走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全球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粮食价格飞涨时期,致使数十亿人受到冲击。国际粮价之所以一路走高,有其多方面的因素驱动,其中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发展、发达国家高额农业补贴、全球气候变化、粮食投机等方面都是粮价上涨的推手。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猪牛羊肉和鸡蛋价格先降后升.全年平均猪肉价格小幅上涨,羊肉、鸡蛋价格涨幅较大;蔬菜价格年内多数月份环比上涨,总体价格水平大幅高于上年。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猪肉价格将呈震荡上涨之势.牛羊肉和鸡蛋、蔬菜价格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市场近年来强势震荡,诸多因素互动突出,油市前景扑朔迷离。特别是近半年来,国际油价已上涨了25 %以上。当前驱动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石油需求增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势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对油价造成新的  相似文献   

18.
保障粮食供应、确保粮食安全,再次被党中央作为头等大事郑重强调。去年,我国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粮食增产,总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但受国内需求增长、国际粮价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粮食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供需状况已转变为偏紧平衡。在粮食、食用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下,2007年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带动其他一些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9.
朱险峰 《中国物价》2005,(9):11-12,21
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先稳后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先涨后跌”。预计下半年粮价将维持高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现震荡走高的特征。其中,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高涨,农产品价格后起勃发。受美元走弱、需求回升、投机增强以及涨价预期等因素影响,2011年国际商品价格总体维持高位震荡,甚至有继续冲高的可能。国际原材料进入高成本时代,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风险,对此应制定防范策略.做好提前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