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1,(11):20-23
严峻的物价形势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看,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因此,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我国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同比涨幅先升后降,预计CPI全年上涨5.5%,PPI上涨6.4%。展望2012年,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翘尾因素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劳动力成本上升、高货币存量及负利率刺激投资、通胀预期增强和资源价格改革逐步推进等因素将支撑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2年CPI和PPI涨幅将有所收窄,分别上涨4%和4.5%。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稳步收窄。1-11月,CPI同比上涨2.6%,PPI同比下降2.0%,预计2013年全年CPI上涨2.6%,PPI下降2.0%。展望2014年,国内经济增速稳中略降、产能过剩、输入性通胀压力较轻和粮食丰收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通胀预期增强、蔬菜和猪肉价格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环境稳中偏松和翘尾因素增加将支撑价格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预计2014年CPI上涨3.2%,PPI下降0.5%。2014年物价调控工作的重点应着重管理通胀预期,稳定农产品供给,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执行中性略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1—5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CPI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生产领域通缩迹象明显,PPI同比下降1.9%,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3%,PPT同比下降1.7%。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和粮食丰收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蔬菜价格的大年特征和翘尾因素提高将支撑价格涨幅。初步预计,下半年CPI同比上涨2.6%,全年上涨2。5%,下半年PPI下降0.7%,全年下降1.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管理通胀预期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胀预期的定量化是管理通胀预期的基础性工作。央行的季度储户定性调查数据对监测物价具有一定的先行性,通过时变参数法将调查的定性数据量化为与CPI可比的预期通胀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不是理性预期,波动幅度较实际通胀平稳,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公众对通胀预期的敏感性逐步增强。因此,管理通胀预期的工作应不断加强和完善,稳定预期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较为明确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6.
汪涛 《新财富》2011,(3):28-29
2011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和瑞银预测的5.4%。2011年CPI的权重有所变化,虽然这是5年一次的例行调整,但仍让许多人对“真实”的通胀情况深感困惑。权重调整对CPI有怎样的影响?1月CPI低于预期对市场和政策面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广义噪音信息模型,构建居民通胀预期反应机制方程,并采用Gradient Boosting算法进行模型选择和系数估计,识别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预期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在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中,居民对物价信息的学习内容存在选择差异。面对消费和非消费领域通胀率的结构性分化,居民只关注消费领域的物价信息;而在消费领域内部,食品和非食品通胀率均显著影响居民通胀预期,并且居民对非食品通胀率更敏感。货币供应量、房价和经济产出等信息也显著影响居民通胀预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物价平稳向上,1—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11月当月达到5.1%的年内新高,但物价总水平仍属总体温和基础上的结构性上涨。预计CPI全年上涨3.3%,PPI上涨5.6%。展望2011年,国内外流动性泛滥、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将推动国内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CPI上涨4%.PPI上涨6.2%。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通胀预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天量货币的投放,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和商品房、股票等资产价格出现恢复性反弹和快速上涨所致;2010年,我国经济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温和的通货膨胀,CPI可能运行在3%左右,发生严重通胀的概率极低;但我们也应时刻关注物价的走势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的稳定复苏。  相似文献   

10.
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的物价持续高位运行,通胀压力较大。尽管国家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此轮物价上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大了调控物价的难度。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影响未来物价变动的多种因素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今后几个月以至明年上半年抑制物价上涨的难度要高于前几轮物价上涨,CPI增幅难以显现快速回落,控通胀形势仍较严峻。  相似文献   

11.
<正>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的物价持续高位运行,通胀压力较大。尽管国家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此轮物价上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大了调控物价的难度。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影响未来物价变动的多种因素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今后几个月以至明年上半年抑制物价上涨的难度要高于前几轮物价上涨,CPI增幅难以显现快速回落,控通胀形势仍较严峻。  相似文献   

12.
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的物价持续高位运行,通胀压力较大.尽管国家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此轮物价上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大了调控物价的难度.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影响未来物价变动的多种因素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今后几个月以至明年上半年抑制物价上涨的难度要高于前几轮物价上涨,CPI增幅难以显现快速回落,控通胀形势仍较严峻.  相似文献   

13.
储峥 《商业时代》2012,(18):48-50
本文分析的问题是我国中央银行增加信息披露是否有效地引导了公众预期.文章选取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实际CPI、GDP增速、M2增速等指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居民通胀预期除自身之外主要受到GDP增速的影响,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影响.货币政策透明度虽有形式上的提高,但是,引导预期的关键是提供可靠性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陈志龙 《华商》2013,(8):12-12
7月份CPI于8月9日公布,同比增长2.7%。从数据看,在实体经济疲弱之际,物价形势似乎仍然温和,通胀并不严峻,但数据反映的物价现状与现实相比,偏离度越来越大,与百姓感受日益拇大。物价到处“鼓包”,靠一头猪、一只鸡来管控物价,几成笑谈,探讨对CPI进行“修复性矫正”和系统性改革,足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22,(12):23-26
2022年以来,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者价格高位回落,1-10月CPI上涨2.0%,PPI上涨5.2%,预计全年CPI上涨2.1%,PPI上涨4.2%。展望2023年,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宏观需求回升、货币环境宽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通胀预期减弱、保供稳价政策积极有力等因素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初步判断2023年CPI上涨2.0%,PPI下降1.0%。建议将2023年物价调控目标定为3.0%,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猪肉市场稳价工作,保障大宗商品供给充足,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6.
王军 《中国经贸导刊》2011,(10):21-22,18
一季度物价呈现逐月提高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已经超出全年4%的调控目标,翘尾因素逐月抬高是主要因素,新涨价因素已经出现环比下降的情况;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出32个月新高,环比下降0.2%。一、通胀压力过大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中短期风险因素(一)总供给方面因素一是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因,居住类价格快速上升是我国当前结构性通胀另一个重要表现。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输入性通胀风险,成为来自于外部的成本推动因素。三是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成为来自内部的成本推动因素,通货膨胀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密切相关,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劳动力报酬的不断上升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加大PPI向CPI传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10,(2):1-1
自去年11月CPI“由负转正”后,人们对通胀的担忧由此加深,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管理通胀预期”。有专家指出,管理通胀预期首先需要清晰的政策目标,这有助于市场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从而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否则反而可能导致预期的紊乱以及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4,(10):13-15
2014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1-8月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下降1.6%,PPIRM同比下降1.8%。未来一个时期,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翘尾因素降低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猪肉价格上涨将支撑物价涨幅。初步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上涨2.0%,全年上涨2.1%;四季度PPI下降1.5%,全年下降1.6%。今年后期物价调控重点应是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诸建芳 《新财富》2011,(4):27-28
预计2011年上半年通胀还处于顶峰区域,CPI将上升4.4%左右,但下半年通胀将有所回落,CPI将回落至3.4%左右,2011年全年通胀为3.9%左右。预计PPI总体趋势将回落,但是由于翘尾因素,在6—7月将可能有所回升。从通胀的走势来看,2011年上半年通胀处于顶峰区域,目前正处于跨越通胀高峰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11,(17):76-76
中国CPI通胀同比已达到新高。我们认为,潜在通胀压力依旧很大,这意味着通胀只会缓缓下降。对于早前我们所预测的中国全年5.2%的通胀预期,我们目前认为这存在均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