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国有资产流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各种形式国有资产流失的总称。从时序来看,既包括国有企业注册、投资、生产经营(承包、租赁)、产品交换等环节的流失,也包括国有企业破产、拍卖、变更登记、注销、兼并等终止过程中的流失;从流失的种类来看,既包括因重复建设形成的国有资产闲置、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又包括因管理不科学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率使用、人为侵吞造成国有资产灭失、交易中的合谋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等;从形式上看,既包括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损失,也包括国有资产价值形态的损失;从形态上看,既包括有形国有资产的流失,又包括无形国有资产的流失。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发生在退出过程中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特别是在产权变更中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资产不合理地从国有流向非国有的过程。可见,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退出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国有资产流失中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可是在全国3.5亿国有资产中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呢?资料表明,十几年来,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流失约5000亿元。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还不包括其隐性流失——国有企业的亏损。据统计,1980年到1994年仅国有工业企业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为此,本文就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方面作简要的对策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决定了资产产权隶属关系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主导作用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已成为广大有识之士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从当前来看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一、国有企业在合资、合作经营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 .企业在合资、合作前对未来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 ,盲目对外投资 ,这样投出的资产如同泥牛入海 ,时隔几年以后 ,不用说投资分利 ,就连投资成本也无法…  相似文献   

4.
<正>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艰苦创业,积累了巨额的国有资产.截止1994年底,全市(包括区属)国有资产总额(净值)为619.78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242.41亿元,占总额的39%;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净值57.37亿元,占总额的9.0%;资源性国有资产净值320亿元,占总额的52%.又据1994年底报表统计,经营性国有资产中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已达1018亿元,是特区建设初期1980年1.6亿元的636倍;净资产200.6亿元,是1980年0.61亿元的328.8倍;实现利润50.5亿元,是1980年0.15亿元的336.7倍.但是,特区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分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及流失原因,研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魏明静 《产权导刊》2006,(11):48-50
目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实施价值形态的管理,以货币量表明资产存量。由于多年来管理条块分割,缺乏专职管理,再者也无专门的国有资产法可依,国有资产管理相对薄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据报载和有关资料分析,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上百亿元,而其中流失最严重的则反映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中,这种流失不是一般的实物资产的流失,主要是国家所有者权益的流失。比如,在中外合资中低估了中方资产,从而导致中方所占股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人曾估算,在80年代,我国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量500亿元,进入90年代,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加上坏帐、偷税漏税、公款消费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等,国有资产的损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陈剑:《流失的中国》),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第1页)。国有资产流失在几乎所有的行业中均有发生,使用非法手段大量侵吞公共财产是对国家权威的公然蔑视,借助合法手段侵占国家资产的往往是公职人员。干部的以权谋私破坏了政府的声誉,降低了国家的合法性。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与反腐被视为助推国企健康发展的“任督二脉”,不偏不倚。一方面守住防止资产流失底线,一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不断增强活力,在市场的风浪搏击中继续做大做强,真正行稳而致远。2015年6月28日,审计署公布了14家央企的专项审计报告,公告显示,14家央企造成损失浪费16.42亿元,形成亏损或资产闲置354.45亿元。在中央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上,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这份意见至少列举了五大措施专治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产权主体缺位监管体制不健全。法人结构不合理,社会价值取向的偏差等诸多原因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分析,按“比较保守”的数据计算。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达500多亿元,这意味着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达1.3亿元以上。仅1994年,全国清产核算12.4万户国有企业的资产损失及挂账就达4438亿元。而近几年,每年国有资产流失已达360亿元至72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如此惊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国有资产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对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有资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流失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监管不到位、产权归属不清等多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并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及原因国有资产流失是指任何国有资产占用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造成的国有资产或其应得收益的损失。这里我们所谈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一种非法(或非正常)流失,它与国有资产在产权市场的产权交易流通是有本质区别的。国有资产正常的产权交易变更,使其保值、增值,从量上看资产价值仍然是存在甚至是增加的,资产利益没有受到侵害。而国有资产流失则是对国有资产的掠夺,从总量看减少了国家控制、拥有的经济资源。据权威部门估算,1982—  相似文献   

11.
万俭明 《产权导刊》2005,(11):48-49
一、审计投资项目的效益性,防止因缺乏科学论证、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某企业不按照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1994年在茂名电白买了一片土地,建了商贸城,如今大部分房屋处于烂尾楼状态,部分建成的房屋一套未卖出,由于管理不善,铝合金门窗被人撬走,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5000万元.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保龄球馆,由于市场变化,从国外进口的400万元的保龄球设备至今未安装投入使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情国力》1999,(12):21-22
国有资产每年在流失。据对海南省1445户企业的调查,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国有资产净损失分别为6.03亿元、4.11亿元和4.04亿元,分别占当年统计户所有者权益的4.31%、2.45%和2.77%。若加上资金挂帐及其他不良资产,占到统计户所有者权益的近一半。国有资产流失主要集中在国有独资企业。流失的渠道很多,原因复杂,应采取得力措施,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渠道1.经营过程流失。这是国有资产最主要的流失方式。主要表现形式如下:其一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具体表现为:企业经营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是国有经济存在发展的载体。经过四十多年的投资和积累,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达到41320亿元,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和国民经济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一大批经营资产大最闲置,造成巨大隐性浪费,令为数不少的企业背上了一个不轻的包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据估算,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约流失500亿元,90年代以来,每年流失800—1 000亿元。这种大规模流失不是小范围、偶尔的现象,而是从多个渠道,通过合法的、准合法的及非法的手段,众人下手分割造成。一、国有资产流失形成巨大黑洞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佳的后面隐藏着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占有权和使用权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国有资产不受侵犯,制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探索"非转经"资产管理模式,走出一条规范管理的路子。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建立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起规范的闲置资产调剂机制,加快资产的合理流动,一方面可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资产原拥有单位换来一些经济上的收益,同时可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充分利用好资产使用期限内的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16.
高昆 《辽宁经济》2005,(9):51-5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便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凸现的一个“黑洞”。国资委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抽样调查和典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至少达五百多亿元,如果加上设备闲置、坏账、偷税漏税,以及决策失误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这个数字更加惊人。本文将从国有资产流失的影响和解决方法两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我国国有资产至少已有5000亿元,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了所有权性质,也就是说,改革15年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天要流失1个亿。因此,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手段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股份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当前,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产权虚置、错位,亏损严重,后继乏力等问题,股份制改革无疑是治疗这些'痼疾'的良方。我国股份制改革试点从1984年开始。  相似文献   

18.
余茂奎 《特区经济》1994,(9):32-32,34
<正>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样,择其要者,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投资决策失误.有的经营者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进行科学决策,对项目的原料供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产品的生产成本等因素未作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便草率决定项目上马,造成重大投资无法进行回收.二是资产评估失误.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有的企业急于与外商合作成功,以较低的帐面净值作价投资,或者仅评估了有形资产,未评估无形资产,造成财产流失.三是玩忽职守.有的企业经营者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期货交易造成巨额损失,或在不了解合作方资金货源和信誉的情况下草率签订合同,造成巨额国家资财被骗走.四是内外勾结,化公为私.有的企业人员趁旧的体制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健全,管理混乱之机,在经营活动中内外串通,将国有资产一部分“变相私分”,落入个人腰包.五是借用、挪用公款.六是公款旅游,大吃大喝.七是贪污受贿,携款外逃.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需 《上海经济》2012,(6):68-69
事业单位的房屋出租行为是指单位在保证事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办公性用房、商业(生产)性用房、仓储性用房、居住性用房及临时性建筑物等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行为.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利用出租房屋取得的收入弥补单位经费不足;对财政部门而言,能够在现行经费预算管理体制下,将事业单位出租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可减轻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压力. 目前,在事业单位房屋出租行为中存在一些管理混乱的问题,多为一些单位和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疏于管理造成,不仅使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条件.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国有资产使用、收益管理,是政府职能部门和出租单位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快速递增,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每年大约高达800多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为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