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欢 《北方经贸》2013,(8):38-39
完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关系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成效。倡导参与式社区治理的解决对策:加强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建设;营造环境条件;拓展有效途径;增强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剖析了BOT项目公众参与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公众参与BOT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BOT项目公众参与机制的五个建议:项目信息公开;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参与式评价;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准确把握公众参与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公众参与环境建设也逐渐的形成、发展,但是公众参与在社区环境建设中又面临着诸多的阻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方面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城市环境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益、慈善,在中国仿佛占据了相当的道德高度。公益、慈善成了普通大众的举手之劳,不再是有权、有钱人才关心和从事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6.
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使用公众参与的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环境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扬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呈现出公众参与的良好态势,但有效性还不足。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着力培育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并积极探索社区参与建设的有效模式,从而形成扬州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
王新  李晓南 《中国市场》2009,(44):56-58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公众是水资源最大利益相关者,应当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权益,成为节水型社会建设主体。节水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亟需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新机制,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2)
公众参与是公民关注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活动,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强这一群体的公众参与能力、引导他们的公众参与行为,将有助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1.
刘佳 《商》2014,(41):73-7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篇章系统进行论述,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正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福祉,因此,公众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当代、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本文以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生态环境达成辩证统一、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群众路线理论的生动体现,也是解决“公有地悲剧”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疏通参与渠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公众的参与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方学者的实践与探索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公众参与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维度下,真正的公众参与并未得到推广。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多个领域,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和谐社会构建目标实现的进程。公众参与不仅能给政府决策和治理提供丰富的制度资本,也为更好地实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供良好的公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吴梦茹 《商》2012,(22):116+76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公民的环境主体地位的凸显,但如今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律层面存在着法律笼统的规定赋予行政执法人员过大的裁量权,法定的信息公开难以做到有效的信息传达,法律对参与主体的要求过严的情况,制约着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在立法层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会提出,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公众的立法参与在我国现阶段的立法活动中的作用还不能及时的有效的得到体现。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包括公众参与的程序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公众意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考察等,公众自身的法律素质的高低也是一个制约参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问卷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得力量,是一种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力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哈尔滨进行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问卷调查表明,广大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关心.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从中凸显出来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NGO组织发展滞后、公众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应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力度发展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促进对我国公众环境权的确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范小西 《中国市场》2007,(39):20-23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生的国际背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背景是实践的发展以及严峻的现实所使然;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群众路线的原理,公众参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促进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从认识、实践、法律、制度、组织层面上加强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樊辉 《商业时代》2012,(29):113-1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流域管理过程中"公众"和"参与"的内涵,然后提出了公众参与流域管理的三个具体阶段,最后总结了我国公众参与流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商》2015,(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施以来,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企业经营、工业生产等经济行为多受到国家或地区政策、战略目标的影响,长期来看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实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将有利于政府进行更合理、科学的规划决策,将地区战略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对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建设的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的控制和监管的作用。环境问题必然会涉及公利益,所以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一定要有公众的参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我国法律虽然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