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一些民俗正在走向消亡.尽管令人心痛和无奈,但博物馆注定是它们最后的家。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哲学观念,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其中最典型不过的当属中国传统岁时节日了。春夏秋冬四季.有不同的节日.甚至24个节气,都有不同的祭奠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春节当然是中国人最重大的一个节日.最近文化部公示的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位列需要保护的民俗之首。民俗,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符码:保护民俗.无异于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沟通是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信息沟通的理论,掌握信息沟通技巧与要领,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危机管理信息沟通及反馈机制,以有效地应对危机,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周福 《理论观察》2010,(2):31-32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和学术都与他的政治关怀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他一生很注重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问题,并努力扮演一位政治教育家的角色。以理性化为线索做精细的梳理,探究韦伯的政治教育思想。韦伯的政治教育面对着特定的时代和问题.其政治教育思想的逻辑线索是理性主义:其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形成理性的政治人、成熟的现代政治人:其政治教育的方式因政治家、行政官吏等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异:其政治教育的价值是要促进政治人在民族国家中理性定位,促进政治人与民族国家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民族品牌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责任,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近期,发生在中国百姓身边的品牌事件令国人担忧,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企业已进人一个品牌时代的“红色预警期”。  相似文献   

5.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12,(21):10-11
2012年6月29日,在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号召大家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他表示,国家、民族和时代需要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守诺的人,一个奉献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感恩的人。7月5日,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对此讲话作出了重要批示:“这是一篇立足时代、主题鲜明独到的讲话,这是一篇准确定位、体现人文情怀的讲话。播清新之风,引读者回味!”  相似文献   

6.
刘丽波 《理论观察》2008,(2):145-14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也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就是创新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国家、民族的进步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特区展望》2000,(4):4-7
全面竞争时代呼唤竞争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知识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要素 全面竞争的时代呼唤竞争主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国与国在竞争;国内省与省在竞争;省内市县与市县在竞争;行业与行业在竞争;企业与企业在竞争;人与人之间,更是在竞争。 竞争就有胜负,每一项具体的竞争都会产生优劣胜败的结果。凡是参与具体竞争的一方,不管是国家,是地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种竞争主体。每一种竞争主体,都需要有…  相似文献   

8.
罗平  昂凌 《魅力中国》2011,(8):68-68
回族是一个生命力顽强且适应性极强的民族。本文将从回族群体意识形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群体意识与回族民族理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传桐 《发展》2002,(8):32-32
信用危机产生的文化根源信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较少受到重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和重视个体,宣称人是目的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西方,人们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由契约关系才组成社会,政府和社会这些整体必须体现个体的思想与意志。而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必然是身份社会而不是契约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所讲求的诚实信用并没有受到成文典章律法的约束,因而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道德的教化和宗法力量的约束。这也是我们民族缺乏法治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十分重视个体…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资本经济的时代从整个国际的角度来说,资本的穿透力太强了,他不仅对于我们的公民自然人有诱惑力,而且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他的穿透力也是强大无比,所以我们看到整个国家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这都是资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①:“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这工农兵所利用的.”②这就是毛泽东所界定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半个多世纪以来,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遵照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改造世界观,获取丰富的创作源泉,着力描写“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创作出为数众多的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的优秀作品.但是,建国以后,特别是“反右”以后,在一些…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盲目崇拜和肆意诋毁的时代。 在这个深不可测的商业世界里.成功与失败似乎就在一线之间,也正因为如此.围绕着成功与失败的商业注解正在变得脆弱、轻佻。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决策对信息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企业决策对信息的要求王胜利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彼此之间无一不存在着竞争,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竞争正逐日加剧。人人都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优势地位。正是由于这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企业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阳 《魅力中国》2013,(25):253-253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与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国民素质的强弱密切相关。中央领导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化教育更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切实地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索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人化。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育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强调创新教育体现了知识经济进代的人才素质的需求。对此,我谈一下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跨入新的文明时代,在众多发展变化中教育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其一生中与教育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本身的剧烈震荡,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发展和变革,如何在转变人们教育观念的同时加强教育的投入,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运行机制中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视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为此,人们在回首过去,正视现实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未来,寻求切合本国、适应全球和未来的现代化新教育,各个方面和各种层次的教育改革如时代潮流,势不可挡。一、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为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第一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宋丽丽 《魅力中国》2014,(10):277-277,224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甚至对国民思想也有这不可小视的影响。日本就是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国家之一。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有着莫大的关联。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意识和文化。例如:“物哀之美”“毁灭之美”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人的美意识。日本人认为“死は素晴らしいものだ”(死亡是很美妙的东西)。在日本频发的自杀事件和这种意识也不无关系。那么,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日本人的死生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是解决政治矛盾的暴力行为。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由于受垄断资本各自经济利益的驱使,以掠夺资源,财产,殖民地和推行霸权主义为目的而爆发的战争尤为明鲜,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到二战结束,所发动和参与的一系列战争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盖哲 《魅力中国》2014,(13):12-12
共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正能量。而近年来河南出现的见义勇为青年群体,弘扬的正是中国精神,散发的正是中国正能量。这一群体大多是在市场经淹大潮中奔生活、求发展、无权无势的“草根英雄”;这一群体的壮举彰显的是人之良知善性,传承的是重义轻利的道德文化基因。表现的是“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群体源于“人之向善”的本性和社会公众对“良知良心”的守望;这一群体精神的弘扬也是凝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潘方考 《魅力中国》2011,(12):302-302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一体化时代,它是以智力为主要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核心,这就急切需要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材。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康富强 《中国经贸》2010,(16):261-261
姓名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识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社会状况等各方面的信息。笔者从汉英两大姓名体系着手,通过对姓名语言文化特色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隐含在这两大姓名体系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