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部相对落后,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其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西部又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与全局生态安全保障形成冲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有利于破解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也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协调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因此,本文从支撑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揭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西藏新型工业化应该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在西藏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共创西藏可持续未来.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化不仅意味着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大幅度增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增进国民福利,而且意味着将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导入非工产业,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整体进步。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7-148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珠江上游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为了保证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持久地进行下去,需要构建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要以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和总结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从协调发展机制各种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借助产业升级、制度优化、技术创新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共生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由于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生产方式、技术资金等因素综合所致,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经济范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行难度大、阻碍较多、困境重重,短期内尚未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故此,除了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之外,还应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尊重自然环境整体价值为核心,对阻碍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借此寻求更加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绿色贸易与生态文明成为当今世界发展重要议题的背景下,从2006—2015年我国七大地区和各省份的生态文明程度,分析我国绿色贸易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从整体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西南地区,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从生态文明程度演化趋势来看,我国生态文明程度发展大致分为"攀升—下降—稳步上升"三个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的不同省份的绿色贸易与其生态文明的相关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更需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等,以环境产业为抓手,促进绿色贸易发展,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湖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必须要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发展过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生态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审视了湖北城镇化建设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的非生态化问题,提出了湖北新型城镇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追求目标之一.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园区或开发区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本质上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基础。人的文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维护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的全球革命,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族边疆地区的发展要依靠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存和发展方式。它是对应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基础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在新世纪自觉追求和正在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21世纪,是世界,也是中国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新世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将在充分汲取和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逐步走出传统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非生态”困境,走出一条以生态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我国幅员辽阔的民族边疆地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地区,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  相似文献   

14.
陈国富 《经济论坛》2014,(4):99-10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对于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市长寿区来说,发展重化工业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也是发展、壮大第二产业,加快推进重庆市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处理好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破除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循环发展道路,推进重化工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同步发展,是长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提高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工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支撑。文章针对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面临能源消耗粗放、使用效率低,工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的问题,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异大导致环境治理的复杂局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我国工业化范畴,减少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我国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推行的是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给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太湖蓝藻的爆发说明太湖流域必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努力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既是环太湖地区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环太湖地区厚重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实现环太湖流域环保的一体化和有效防治太湖污染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构建了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五个方面共30个指标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变生态产品等同于自然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强调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品市场特征,追求生态产品的生态附加效益,能够起到推动市场产品全面向生态产品升级的作用,从而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阶段,人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成本,经济增长必然产生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转变对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就可以通过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动能统一起来,使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西部新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①,西边地区应按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发展生态经济,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建成我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格局稳步形成,生态环境立法逐步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立法作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有益补充,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经验借鉴。文章以山西为例,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维辨识,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和立法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