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玉宝 《发展》2009,(5):123-124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数学课程体系设置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设置有所侧重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与社会发展出现相当大的反差和严重的不适应,新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当前及未来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刘英 《魅力中国》2010,(10):208-208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国厂 《魅力中国》2010,(19):218-218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谢平 《发展》2010,(4):141-14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三数学复习课应该怎样上才能既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以为,我们要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教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要创造性地设计好教学问题,在课堂中开展有机训练,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康嫚 《西部大开发》2010,(8):116-116
《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既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而又让数学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才能真实地显现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只有让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才能使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陈岑 《魅力中国》2014,(6):220-22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引导学生开展舍作、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对合作学习的依据、原则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高想 《魅力中国》2011,(3):87-87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到每个教师,该怎样才使学生既学得轻松,又提高了质量。文章对此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9.
李贵安 《魅力中国》2013,(14):214-214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究,让学生在游戏中、说说辩辩中、实践操作中、合作互动中、情感体验中应用数学,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广侠 《魅力中国》2013,(19):187-187
数学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一大部分女生,更是不喜欢学习数学。但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乐学数学。乐中求知。  相似文献   

12.
王璐 《魅力中国》2010,(7):186-18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3.
郭俊珍 《魅力中国》2013,(13):197-197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一、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时候,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了要减,少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  相似文献   

14.
李一峰 《魅力中国》2009,(5):151-15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过程”理念是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应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现过程: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孙生辉 《魅力中国》2010,(31):66-66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眭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杨刚 《魅力中国》2013,(8):237-237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初中毕业会考试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测试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考察数学能力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题越来越多,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因此初中毕业班教学也应有相应的对策: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首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开宗明义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五变:一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相似文献   

17.
李璐璐 《魅力中国》2013,(26):134-13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设立数学小组。这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要让学生确实有问题可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其中增加了对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既要用好学生现有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又要让其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要建立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主潜能,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相互研讨,从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董星河 《魅力中国》2013,(34):117-1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又指出:教学要注重“实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