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沙 《光彩》1997,(11)
离我家不远的解放路上,有一家新光批发部,私人开的,老板叫李光。前些日子,我在帮人进货时,发现他有三本奇特的帐簿子。依我看,叫它为“旧”存根也许更确切一些。那是一天傍晚。邻居吴奶奶突然跑到我家来,说是自己一时走不开,而家里来人了又急需一些烟酒,请我帮她到新光批发部去进点货。平常,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什么进货、批发,一点也不懂,好在吴奶奶要的货并不多,只是几条好烟、几瓶好酒,还有少量儿童食品,我也就硬着头皮,抱着研究研究的心理试探着去了。辛老板替我配齐了货物之后,拿出他自制的发货…  相似文献   

2.
罗浛予 《创业家》2012,(5):45-46
“科技园就是我的基地,”吴太兵说,“我在深圳,除了科技园,其他地方都很少去。”吴的家离“基地”5分钟车程。每天,吴6点起床,8点半来到他的办公室兼书房,晚上10点回家。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开了一家商场,一天他请我们几个朋友到他刚装修好,正准备开业的商场去参观。他这个店位置不错,经营的商品也属于新潮,装修得确实很高档、豪华,他万事俱备,只准备开业后数钞票了。可是我总感到他的商场的过道宽了些。对他说了后,他说将来客流大,不留大些,会太拥挤的。我看到他这么有信心,又在兴头上,不便多说丧气话。  相似文献   

4.
危若  五木 《市场周刊》2010,(3):118-121
今年52岁的吴超是全国首家社区民间艺术馆“东水艺苑”的馆长。作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联合国授予荣誉称号的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吴超让人熟识的还是他“石头吴”的称号。他是目前南京地区仅有的一名“石画”家。在鹅卵石上画佛画动物,“石头吴”说自己这辈子是跟石头杠上了,一画就画了19年。  相似文献   

5.
关晓蕾 《大经贸》2011,(12):16-20
有一次我去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全球校友日活动,当时吴清辉校长已经卸任,陈新滋担任新任校长。让我没想到的是,陈校长当时专门把我们内地校友会的干部安排在主桌,和一众学校领导坐在一起,可见学校对内地这个MBA校友会的重视程度。校友会的工部当时都有诧异,陈校长后来跟我说,这是吴清辉老校长在卸任的时候专门交代的。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4,(6):137-137
说到记忆,就是父亲,或者是说对上一代我们父辈的记忆。最关键的词就是苦难、坚毅和内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父亲是在我最辉煌的时候去世的,我记得是2001年7月14日,北京申奥成功的第二天,我在办公室,老家给我打电话,说我父亲可能是癌症,那个时刻我永远难以忘怀。因为我在农村长大的,父亲受了很多苦,刚能享福的时候他去了。大家都知道,食道癌在治疗过程当中是极其痛苦的,化疗做手术,但是他从来没跟我说过一次他不舒服,没说过一次。而且他不让任何人去看他,他说因为我职业的关系,别人要来看,会给我带来麻烦,我要还这个人情。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海关私货拍卖是座大金山,还有人声称,自己有门路拿到海关查获的走私货……种种猜测和误解,给海关私货拍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海关私货拍卖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兄弟,别跑!     
我是一名驻镇的工商干部。由于小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镇上的个体户大多是本地人,流动商贩很少。只有到了农闲季节,才零星来一些挑担子走家串户的外地人做点小买卖。去年9月的一天中午,一位熟人告诉我说,信用社里有人在卖门铃,你买不买?我跟着他走过去,看见一名男子正同信用社的女职工讨价还价。我笑着问他有什么东西,他一样一样地拿给我看,有电子计算器、门铃和珍珠项链等等。他问我要不要,我笑了笑,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本县东坪的。我说,口音不像啊,到我们那里报个到吧!信用社的职员告诉他,我是工商所的。他有些紧张了…  相似文献   

9.
品行与发财     
品行与发财[玻利维亚]莫隆伟父亲青少年时是一个一贫如洗的打工仔,后来却成下一个实业家。他几乎缄口不谈他的创业史,但饭后教子,我也多少知道一些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父亲说:“我20来岁时,老板常派他的儿子和我到香港去采购。而老板宁可让我管钱,也不让他儿...  相似文献   

10.
我大学毕业后前往深圳发展,那里有很多外资企业,我顺利地进了一家美国人开的公司,那里的工作气氛很活跃,同事之间相处也很随便。一天生产线上的一台电机坏了,一位修理工正在那里检查故障,我从他旁边经过时,他对我说:“请帮我一起把电机抬到检修台上去好吗?”我看见电机上布满了油污,  相似文献   

11.
想发点小财也不易华力老爹从福建出差回来,说顺昌、南平一带香菇特便宜,10元钱一斤。他说时我并不在意。说也巧,第二天在市场上逛,碰上一个香菇摊主正进货,我跟着那卖主出了市场,一问,好家伙,一斤16.5元,货还极差,尽是平菇。市场上的价格和老爹带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前年,公司派我去成都推销“省钱通”电话。我是浙江人,第一次去成都,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无奈之下,我买了一张成都地图,选择了最笨的一招:扫街,即每天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推销。这天,我赶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吴站长以为我是客户,便很热情地招呼我进了他的办公室。可等他知道我是来推销电话机时,脸色立即一变,冷冰冰地甩了一句:“出去!”他180度的大转弯让我尴尬地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走出吴站长的办公室,我的心如同坠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13.
陈波 《商》2014,(22):298-298
前不久,公司招聘销售主管,我下面的一个业务员平时工作表现及个人能力都不错,我决定动员他去考试,给他一次发展的机会。当我和他说的时候,他却没有表现出有很大的兴趣。进一步沟通,他说了心里话,他说他以前的一个主管,也就是之前他的上司曾经多次和他说。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告诉一个女孩,吃苹果对身体有好处,她也许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我说,吃苹果可以使皮肤更好、脸色更红润,她也许就会有点动心了;如果我告诉一位男士,多运动可强身健体,他也许会当作没听见,但如果我说,每天5分钟仰卧起坐,可以消除啤酒肚,他也许会去试一试;如果我告诉一个小孩子,喝牛奶有助于身体健康,他也许会当作耳旁风,但如果我说,每天一杯牛奶,可以长得更高,他也许就会行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宋新宇 《华商》2014,(22):70-70
一次,与一位老板交谈,他跟我诉苦说,他的企业有近十年的历史,一年有几千万元的营业额。前些年公司发展很快,但最近两三年不知为何,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不仅如此,作为老板他还感到越来越忙——产品的设计要亲自去抓,不然就出不来好产品;产品的销售也要亲自管,不然销售不但上升不了,还会下降;生产也离不开他,因为自己不在现场管理,就会出质量问题。他问我,  相似文献   

16.
善在刹那间     
一天早晨七点半,下着小雨,我披着雨衣骑着电动车往单位赶。在一个学校门口,看到很多人聚集着。我凑近一看,同事小朱倒在地上,他的摩托车倒在一旁。小朱的一个脚指在流血,膝盖也擦破了。我忙问他,要不要紧?小朱说,不要紧,就是手脚擦破了皮。  相似文献   

17.
李福成 《糖烟酒周刊》2005,(23):A006-A006
有两件事深深印在我的大脑中。一次跟澳洲一家大型啤酒集团谈合作,他问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多少,我说达到了65%,他又问你在河北达到多少,我说不到10%,他说不到10%那怎么行,我说河北有豪门啤酒、唐山啤酒、钟楼啤酒,有非常多当地知名的品牌,要把市场占有率一下子提到跟北京似的,那几家啤酒怎么办呢?他张嘴就说,吃掉它。后来我想,你今天过来不就是吃我来了吗?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客户,前几天买了我一批货,说实话我是赚了他一些钱,多少嘛、呵呵!也不好意思说,但我对他的一句承诺却让我付出了我二天的休闲时间,至于货物的价值讲了你或许会不以为然,只是区区十元钱罢了,但承诺过的一句话的价值又岂能是十元钱能匹敌的,往往生意就是在承诺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9.
徐老师一直以为自己购买的是“大金”空调,未料搬回家的却是“大金阪本”。直到空调屡出问题后,徐老师方知“大金”和“大金阪本”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20.
都沛 《中国工商》2001,(10):111-120
张贤亮曾说过“荒凉也是一种商品,我要出卖荒凉”。这几年,张贤亮出卖荒凉之美,他的西部影城每年招徕15万游客之多!他出卖荒凉的同时,也改变了这里的荒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